要又學又問
03. 要又學又問
劉文葦是重慶的青年詩人,有一天他把自己采集后編的川江號子唱給陶行知聽,陶先生聽了高興地說:“好,是勞動者的號子!”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他把劉文葦請來做“育才之友”,半工半讀。
小劉很年輕,學習興趣很高且愛好廣泛。在這所新型學校里,他感到什么都新鮮,樣樣都想學想問。陶先生工作很忙,他為籌款辦學日夜在外奔波,平時住在重慶管家巷,好不容易回學校一次,要處理的事很多,要見的人也很多。小劉總是見縫插針,一有機會就向陶先生請教,有時陶先生處理完了所有的事,已到了深夜,小劉還坐在旁邊等,陶先生不顧勞累總是熱情耐心地回答。有幾次,為了弄懂一個問題,陶行知和他在燈下翻書,一起尋找答案,還爭論起來,害得陶先生不能休息。
有人責備小劉太不懂事,陶先生為此向別人解釋:“小劉以前沒有上學機會,現(xiàn)在他在這兒讀書,有機會在老師指點下學習,他珍惜這機會。大家要鼓勵他才對?!碧障壬膭钚ⅲ骸坝袉栴}盡管來問,做學問就是應(yīng)該要學要問,光學不問只是一半,光問不學,也只是一半。又學又問,才是完整的學問。好比一個人,不能光有右手右腳,也不能光有左手左腳,要左右配合才是完整的人。”小劉得到很大啟發(fā),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仍然一有機會就向陶先生請教,還經(jīng)常向別人提問,每天看書、記筆記至深夜。他進步飛快,后來成為我國有名的詩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