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相告
在強者如林的當今社會,示弱也是一種智慧。自然界和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為了事業(yè)更高的發(fā)展,應當學會示弱。
示弱,不是懦弱,更不是沉默寡言,而是謙虛恭謹。示弱,是自我修養(yǎng)的成熟,體現(xiàn)了人格的深度與廣度,他的影響力猶如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巋然不動的磐石。示弱,是做事情的時候不過分張揚,不自高自大,以免失去合作伙伴以及他人的信任。
甘于示弱的人,都是一些能夠克制自己情感的人,都是一些很穩(wěn)健冷靜的人,而且都是成功路上的贏家。這樣做,不易引起他人的嫉妒,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當你對某項事業(yè)非常熟悉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些事情做得非常完美。一個能夠示弱并在話語上從不冒犯別人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擁有謙遜品格的人,一生都會嚴于律己,沉穩(wěn)低調。他們認真、謹慎,鄙棄邪惡、積極向上。他們能夠將旺盛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輝煌的事業(yè)當中,一旦時機成熟了,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贏家氣概和強大的魄力無人能敵。
向人逞強示威,孩子都會。人生的幸福成功不是靠一帆風順,而是能把握好強弱的結合度。需要勇氣和能量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能做得到,而懂得示弱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它既需要勇氣又需要智慧。
先看自然界給我們的啟示。
海灘上有兩種不同性格的藍甲蟹:一種是較兇猛的,從不知躲避危險,與誰都敢較量;一種是溫和的,不善于抵抗,遇到敵人,便翻過身子,四腳朝天,任你怎么踢它、踩它,它不跑不動,一味裝死。千百年后,人們發(fā)現(xiàn),強悍兇猛的藍甲蟹成了瀕危動物,性情溫和的藍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上許多海灘。經科學家研究的結果,其原因是,強悍的藍甲蟹一是因為好斗,在相互殘殺中死絕了一半,再是因為其強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敵吃掉了一半。而會裝死的藍甲蟹,因為善于保護自己,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再看一個現(xiàn)實的當代故事。
瑞典的克洛普是一個登山愛好者。1996年春,他來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腳下,與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離峰頂僅剩下300英尺時,他毅然決定放棄此次登峰,返身下山,那意味著前功盡棄、功敗垂成。而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在于,他預定返回時間是下午2點,雖然他僅需45分鐘就可能登上峰頂,但那樣會超過安全返回的時限,無法在夜幕降臨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都無法認同他的明智決定,毅然向上攀登。雖然他們大多數(shù)到達了頂峰,但最終錯過了安全時間,葬身于暴風雪中,讓人扼腕嘆息。而克洛普經過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在第二次征服中輕松地登上了峰頂。如果克洛普也一味地執(zhí)著,不顧一切地去實現(xiàn)目標,那么將遭遇與其他同行者一樣的結局。由此看,示弱不等于軟弱,而是一種人生的清醒和智慧。
在日常處世中,人們往往習慣于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強項、長處和優(yōu)越,然而在很多場合下,能學會低頭、主動示弱,卻能收到令人欣慰的結果。不管有多大的本領,也不可當作驕傲的本錢。學會示弱,才能獲得人們的敬重。
懂得示弱,就懂得向別人學習。能夠不斷地向別人學習,就能夠悟出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道理。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天地只有三尺,高于三尺的人要想長久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比彳浀厥救?,以免鋒芒傷了自己。示弱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示弱是保護自己,是用潛伏來積蓄發(fā)展力量。一個甘心示弱的人,必定不是一個處世短淺的人,而是一個悟世深厚的人。如果有人利用你的示弱攻擊你,利用你的善良欺負你,請不要生氣悲傷。堅信你的示弱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生活的資本,也是你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實支撐。
謹記:示弱是用柔韌取勝的智慧和溫柔謙和的力量經營人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