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濟源淺山區(qū)的植被特征
鼠類通過取食植物的種子、果實、葉、根等,對植物的更新和植物生物量產生影響。為探明植物群落類型對不同生境中鼠類密度和分布的影響,我們研究了濟源淺山區(qū)植物群落類型及其與鼠類食物組成關系。結果表明,濟源淺山區(qū)的植被類型可分為闊葉林和灌叢及灌草叢兩種。其中闊葉林類型包含一個群叢,灌叢及灌草叢類型包含兩個群叢(表5.6)。
表5.6 濟源淺山區(qū)植物群落的群叢劃分和物種組成
續(xù)表5.6
注:1.喬木層;2.灌木層;3.草本層
(1)闊葉林生境垂直結構闊葉林為栓皮櫟-荊條-白羊草群叢,屬溫性落葉闊葉林。植物群落垂直結構明顯,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3層。喬木層高度10 m,總蓋度50%~80%,優(yōu)勢種為栓皮櫟,重要值為61.7%(表5.6);次優(yōu)勢種為刺槐,重要值為29.2%,此外還有少量的核桃(Juglans regia)及遼寧山楂(Crataegus sanguinea),重要值分別為6.9%和2.2%。灌木層高度0.2~2.5m,蓋度10%~30%,優(yōu)勢種為荊條,重要值為34.8%。草本層高度0.01~0.2 m,蓋度0~10%,優(yōu)勢種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重要值為100%。
(2)灌叢及灌草叢生境垂直結構該生境的第一個群叢為黃刺玫+荊條+黃櫨+鐵桿蒿群叢(灌叢),屬溫性落葉闊葉灌草叢,植物群落垂直結構較為明顯,可分為灌木層和草本層兩層。灌木層高度0.2~3 m,蓋度10%~40%,以黃刺玫(表5.7)、荊條、黃櫨、側柏、卵葉鼠李、酸棗(Ziaiphus jujube var.spinosa)、繡球繡線菊(Spiraea chinensis)等灌木為主。其中優(yōu)勢種為黃刺玫、荊條和黃櫨,重要值分別為18.5%、18.5%和16.5%。草本層高度0.01~0.2 m,蓋度0~10%,優(yōu)勢植物為鐵桿蒿(Artemisia sacrorum var.incana)和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重要值分別為24.4%和14.0%。常見植物還有禿瘡花(Dicranostigmma leptopodum)、紫堇(Corydalis edulis)、麻花頭(Serratula centauroides)、抱莖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等。
該生境的第二個群叢為鐵桿蒿+荊條群叢(退耕地),屬溫性落葉闊葉灌草叢,植物群落垂直結構不明顯,高度0.01~1.5 m,蓋度30%~40%。以鐵桿蒿(表5.7)、荊條、阿爾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鼠尾草(Salvia japonica)、興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黃刺玫、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 folia)等植物為主。其中鐵桿蒿為優(yōu)勢種,重要值為29.0%,其次為荊條,重要值為17.0%。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