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結構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結構

        時間:2023-09-04 百科知識 版權反饋
        【摘要】:《標準》所采用的均是受技術因素和主觀因素影響較小,重復測量結果一致程度較高的測試項目?!稑藴省凡捎玫臏y試項目簡便易行,測試項目雖少,但具有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現(xiàn)在的《標準》仍以運動項目為主,其目的在于通過測試和評價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高體質健康水平。針對這一狀況,《標準》規(guī)定從小學到大學都要進行身高、體重的測試,采用身高標準體重評

        第一節(jié)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結構

        (一)設置《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和評價指標的原則

        在研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過程中,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同時考慮到體育鍛煉與體質健康的密切關系等因素,在設置《標準》的測試項目和評價指標時,遵循了以下原則:

        1.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是指在同等條件下,對同一批受試者重復測量時,測量結果的一致程度?!稑藴省匪捎玫木鞘芗夹g因素和主觀因素影響較小,重復測量結果一致程度較高的測試項目。

        從理論上講,在相同條件下(受試者本身不發(fā)生變化),對同一受試者進行兩次測量,應該得到相同的測量結果。然而,即使最嚴格保證標準化的測量條件,使用最精密的儀器,測量的結果總會存在一定誤差。這種誤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測量的可靠性的高低。如果測試者沒有熟練掌握測量方法的技巧和要領、使用不合格的儀器、受試者不配合,測試項目本身的技術要求高等,都會降低測量的可靠性。例如急行跳遠,需要準確地踏在起跳線后才能取得好成績,如果碰了起跳線或過了起跳線屬犯規(guī),不能計量成績,如果離起跳線很遠起跳,則影響了跳遠的成績。相比之下,握力就不存在上述的問題,因此可以說握力這一測試項目比急行跳遠的可靠性高。為了保證測量的可靠性,《標準》里沒有設置受技術因素影響較大的測試項目。

        2.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指某一測試在測量某一種特性(質量、能力、特征等)時所具有的準確程度。也就是說我們想測量到的是否一致。例如我們想測量學生跑的速度,一般用50米跑,它的有效性是很高的;如果用50米跑測量學生的耐力時有效性就低,甚至可以說是無效的。

        《標準》所采用的評價指標均有很強的針對性,是針對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或身體素質中的某一方面的有效評價,能夠有效地測出學生在該方面的特性。

        可靠性和有效性兩者之間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一個可靠的測試項目不一定有效,但凡是有效的測試項目一定是可靠的。例如用50米跑測驗耐力時,能較好地體現(xiàn)可靠性原則,但卻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有效性原則;如果用50米跑測速度,它是有效的,也是可靠的。

        3.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指不同的測量人員,按照統(tǒng)一的測試方法對同一批受試者實施測試時,測量和評價結果的一致程度。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發(fā)展水平不同,為了保證不同的地區(qū),不同測試者只要按照統(tǒng)一的要求進行測量,都能夠測得可靠的數(shù)據(jù)?!稑藴省匪O置的測試項目都是規(guī)范化的項目,依照規(guī)定的測量程序和方法,測量結果就能準確定量。

        4.一致性和個別性原則

        《標準》所采用的測試項目均適合受試者的能力,采用的評價指標既能適應年齡、性別特征,又使之盡可能一致,以便進行縱向和橫向研究;測量數(shù)據(jù)能反映個體差異,不同階段測量結果能較準確反映出被測者體質健康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

        《標準》的測試對象涵蓋了從小學到大學16個年齡段(學段),部分測試項目是一致的,保持了一定的連貫性。通過每次測試結果的上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就可以把握各地區(qū)、各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能夠根據(jù)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采取科學的干預措施,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可靠的政策和法規(guī)。家長和老師通過了解自己子女或學生的測試情況和評價結果,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們科學鍛煉。學生通過了解自己每次測試和評價的結果,可以知道自己體質健康水平的狀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制定今后的努力目標;同時通過與上一次測試和評價結果進行比較,還可以知道自己這一階段體質健康水平的發(fā)展變化狀況。

        5.標準化原則

        《標準》采用的測試項目和評價指標,盡可能選用國際上通用的指標,以利于研究和比較。

        6.可代表性和操作性原則

        《標準》采用的測試項目簡便易行,測試項目雖少,但具有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從1979年以來,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wèi)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五部委(局)直接組織領導下,我國先后于1979年、1985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組織了五次學生體質健康調查,每次測試指標均在20項以上。我國有近兩億多學生,如果《標準》中的測試項目和評價指標過多,會導致測試和評價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不利于《標準》的實施。就目前的實際情況,即使再多一些測試項目,也不可能完全精確地反映出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因此,精選了具有代表性,同時又便于操作的項目作為《標準》的測試項目,做到少而精。

        (二)測試對象分組、評價指標及各項指標在綜合評分中的權重

        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和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組織了有經(jīng)驗的專家學者和第一線的體育教師組成課題組,通過座談、填寫調查表等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制定《標準》進行了多方面的科學論證,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預試驗和較大規(guī)模的實地試驗,最終確定了評價指標及各項指標在綜合評分中的權重。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于那些進行科學的鍛煉可以明顯改變其狀況的項目予以較大的權重,適當提高它們在綜合評價中的價值和地位。2000年6月在遼寧省營口市對2400名學生進行了試驗,通過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算以及評分,對測試指標值的分布特征等進行了分析,并以此作為設立權重的初步標準。然后在2000年10月的嘉興會議上對試驗結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讀,對《標準》初稿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訂,制定了新的《標準》試驗方案。2001年5月開始在北京市、黑龍江省、遼寧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廣東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部分城市或農村的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男、女學生以及北方交通大學、青島海洋大學進行了擴大規(guī)模的試驗,以檢驗《標準》(試驗方案)在實際測試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各項指標評分標準的合理性。通過對上述地區(qū)的31 943人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反復論證,最后確定了現(xiàn)在的測試對象分組、評價指標及各項指標在綜合評分中的權重(如表11-1所示)。

        表11-1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價指標

        img328

        (三)測試項目和評價指標的解說

        《標準》中反映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評價指標和測試項目繼承了《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測試項目的基本精神,并對評價指標和測試項目進行精選。現(xiàn)在的《標準》仍以運動項目為主,其目的在于通過測試和評價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另外,為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根據(jù)目前學生體質健康的實際狀況增加了形態(tài)、機能的項目和指標。

        1.身高標準體重

        根據(jù)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預計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學生的體重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肥胖學生的比例也將進一步增大,肥胖將會成為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已經(jīng)刻不容緩。針對這一狀況,《標準》規(guī)定從小學到大學都要進行身高、體重的測試,采用身高標準體重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間接反映學生的身體成分、肥胖狀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和肥胖狀況。

        過去對身高和體重采用單一指標分別評價的方法,這種評價難以反映學生生長發(fā)育的勻稱度及相互關系。也有指數(shù)法進行評價的,如體重(千克)/身高(米),但這種方法在評價處于生長發(fā)育中的兒童青少年時,不夠準確。身高標準體重將身高和體重綜合起來,以每厘米身高的體重分布,確定學生的體形勻稱度,可反映學生是營養(yǎng)不良、正常體重,還是超重和肥胖。它以大規(guī)模調查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采用了以學生的每厘米身高為單位,利用標準差,增減間距為1厘米,以Z(讀rui)離差法方式,制定了對身高、體重進行綜合評價的評分表。

        評價該指標時,身高的單位為厘米,測試時保留1位小數(shù);體重的單位為千克,測試時保留1位小數(shù),然后用測試值直接查表評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直接查表就可以判斷學生體形的勻稱度,而且可以知道學生體重是否超重,超了多少千克;是否體重過輕或營養(yǎng)不良,輕了多少千克。該指標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形態(tài)觀具有非常直觀的教育作用。

        2.臺階試驗

        臺階試驗是一項定量負荷機能試驗,主要用以測定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也可以間接推斷機體的耐力。由于臺階的高度和頻度是固定的,因此相對于每個受試者來說,臺階試驗是在固定時間(180秒)內完成固定的負荷,根據(jù)恢復期心跳頻率恢復的快慢計算指數(shù)來反映心臟對運動負荷的承受能力,在運動負荷相對等同的情況下來比較心功能的優(yōu)劣。在完成同樣運動負荷時,動用心輸出量潛力越多,心跳頻率(脈搏頻率)越快,指數(shù)越低,心功能水平也越低,反之越高。

        經(jīng)常進行長跑、足球、籃球、游泳、滑冰等項目的鍛煉能夠明顯地使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得到改善,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具體表現(xiàn)為運動性心臟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心搏徐緩和血壓降低。在完成定量負荷時心血管系統(tǒng)進行活動,以滿足運動的需要;運動后恢復期短,能夠很快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的水平。也就是說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耐力項目的鍛煉能改善心肺功能,加快運動后心率的恢復,提高臺階試驗的水平。

        《標準》所使用的評分表中臺階試驗是整數(shù),因此計算臺階試驗指數(shù)時只保留整數(shù)進行計分。

        3.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作為與臺階試驗相對應的可選指標,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標準》仍然在小學5、6年級設置50米×8往返跑,在初中以上年級設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來評價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也測試無氧耐力的水平。由于耐力是衡量人的體質健康狀況和勞動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從事各項運動必不可少的一種運動素質,因此測試耐力水平對于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001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的調查發(fā)現(xiàn)21.8%的學生不愿意參加長跑鍛煉。在不愿意參加長跑鍛煉的原因方面,76.7%的學生認為太累,30.4%的學生認為枯燥。目前,有些人把學生不愿意跑長跑歸罪于體育考試或“達標”的1000米跑、15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的測驗。認為這種測驗運動強度大,持續(xù)時間較長,人體要在接近生理極限狀態(tài)下運動,這種大運動量刺激,使學生感到非常難受,給許多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人認為耐力測驗前的心理壓力,傷害了學生的身心,甚至出現(xiàn)因長跑死亡的事件,建議《標準》中不設置長跑項目。而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與1995年相比我國學生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爆發(fā)力素質、力量素質等均出現(xiàn)全面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質的50米跑成績下降幅度較小外,其余素質均呈明顯下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是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礎上,又繼續(xù)進一步大幅度下降;而速度素質、爆發(fā)力素質和力量素質則是在1995年比1985年提高的基礎上,重新開始的下降。有專家指出:要想阻止學生的運動素質下降的趨勢,首先要阻止耐力素質的進一步下降。同時,過去多發(fā)生在老年期的心、腦血管疾病現(xiàn)在正向低齡青壯年蔓延,有的青少年已患上心、腦血管疾病。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人們飲食中的脂肪攝入量過多,血液中脂類物質大大增加,這些物質逐漸沉淀到血管壁上,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另一方面,運動不足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如長跑,能充分地動員體內脂肪分解供能,有效提高機體分解和利用脂類物質能力,促進身體健康。而且長跑測驗既可以反映肌肉耐力,又可以反映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水平,測試方法簡單易行,有其他測驗項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標準》的要求較低,不要求學生高強度、長時間的進行長跑,而是作為一種手段,用以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耐力和心肺功能,使學生明白怎樣用適宜的運動負荷控制跑的速度和持續(xù)時間,怎樣用多種方法發(fā)展自己的耐力,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參加長跑等體育鍛煉,發(fā)展體能,增強耐力,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我們相信,通過《標準》的引導,老師正確地指導,科學地安排教學方法,學生不愿意長跑的現(xiàn)狀是可以改變的,耐力水平持續(xù)下降的趨勢是可以得到扭轉的。

        《標準》中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的測試和評價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成績,不計小數(shù),然后進行查表評分。例如5分30秒8,按5分30秒查表評分。

        4.肺活量、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力量所呼出的氣體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在20歲前,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20歲后增加量就不明顯了。體育鍛煉可以明顯地提高肺活量,如中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長跑等耐力鍛煉,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標準》將肺活量的測試列為必測項目。

        肺活量的大小與身高、體重、胸圍的關系密切,故在評價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對肺活量大小產生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分時采用了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來進行評價

        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肺活量÷體重

        《標準》規(guī)定計算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時,肺活量的單位為毫升,測試時保留整數(shù);體重的單位為千克,測試時保留1位小數(shù),計算出指數(shù)后,舍去小數(shù),用整數(shù)查表評分。例如肺活量指數(shù)為58.6,按58查表評分。

        5.50米跑

        50米跑是國際上通用的測試項目,通過較短距離的高強度跑測試速度素質。速度素質的測試可以反映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狀態(tài)和神經(jīng)與肌肉的調節(jié)機能,也可以綜合地反映人體的爆發(fā)力、靈敏、反應、柔韌等素質。速度素質有明顯的性別和年齡差異。男性在20歲前、女性在18歲前一般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體重過大或肥胖都會影響速度。

        《標準》中50米跑的測試和評價以秒為單位,保留1位小數(shù),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數(shù)非“0”則進1,例如9.01秒,按9.1秒查表評分。

        6.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測試爆發(fā)力的項目,爆發(fā)力要求在最短時間內發(fā)揮最大的力量。爆發(fā)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力量,而且取決于力量和速度的結合。它在人們日常生活、勞動中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立定跳遠的測試多年來一直被廣泛使用,《標準》保留了這一測試項目。在《標準》中立定跳遠和50米跑的權重比其他評價指標大,一方面體現(xiàn)了它們對于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體育鍛煉對于提高這兩個指標得分的效果明顯,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鍛煉。

        《標準》中立定跳遠的測試和評價以厘米為單位,保留整數(shù),小數(shù)點后四舍五入。例如158.5厘米,按158厘米查表評分。

        7.坐位體前屈

        坐位體前屈是用于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柔韌性是指人體完成動作時,關節(jié)、肌肉、肌腱和韌帶的伸展能力。柔韌素質的好壞,取決于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體積大小及韌帶、肌腱、肌肉及皮膚的伸展性。柔韌素質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柔韌性的提高,對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力量、速度等素質,提高技能和技術,防止運動創(chuàng)傷等都有積極的作用。通過體育鍛煉能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改善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功能以及肌肉、韌帶、肌腱的伸展性,而當人們缺乏體育鍛煉,體質下降時,很多都是從柔韌素質的下降開始的。

        過去在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調查時一般采用立位體前屈的方法測試柔韌性。因為進行立位體前屈測試時,受試者站在離地至少40厘米的測試臺上,恐懼感和潛意識的自我保護等多種因素限制了受試者能力的發(fā)揮。當人體姿勢處于膝關節(jié)伸直為180°、身體軀干向前屈180°站立時,小腿、大腿以及軀干部后群肌肉須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身體重心處在兩腳的支撐面內,這又限制了手臂和軀干前伸的幅度;近年來發(fā)達國家普遍采用坐位體前屈來評價柔韌性,我國國民體質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幼兒、成年及老年人等年齡段柔韌性監(jiān)測也采用了坐位體前屈測試。因此無論從安全性、準確性、真實性,還是從與國民體質監(jiān)測接軌以及利于進行國內外對比等方面來講,坐位體前屈都優(yōu)于立位體前屈。所以,現(xiàn)在設置《標準》的測試項目評價指標時選用坐位體前屈來反映柔韌素質。

        《標準》中坐位體前屈的測試和評價以厘米為單位,保留1位小數(shù),當手指伸過0點時記錄為“+”值,即手指伸過腳尖;到不了0點時記錄為“―”值,即伸不到腳尖。然后根據(jù)測試值查表評分。

        8.握力、握力體重指數(shù)

        《標準》在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初中、高中、大學都設置了握力的測試,這是一個新設置的測試項目,用于反映被測者的力量素質。過去我們測試上肢力量一般采用引體向上,可是近年來,有的學生無論怎么練習,連一個引體向上都拉不上去。從某種程度上說,引體向上這一指標區(qū)分度較差,測試引體向上對于促進學生積極鍛煉已經(jīng)失去意義。但是力量素質又十分重要,而且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握力與其全身力量成高度相關,所以《標準》中將握力列入了測試項目。此外,還有研究表明握力能夠間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握力增長或維持在較高水平時,健康狀況就好,握力下降時健康狀況就不好。握力與體重的大小有關,一個身材魁梧的學生與瘦小的學生相比,握力有著很大的差異,為了公平起見,采用了握力體重指數(shù)進行評分

        握力體重指數(shù)=握力÷體重×100

        《標準》規(guī)定計算握力體重指數(shù)時,握力的單位為千克,測試時保留1位小數(shù),體重的單位為千克,測試時保留1位小數(shù)。計算出指數(shù)后,舍去小數(shù),用整數(shù)查表評分,例如計算得到的指數(shù)為58.6,按58查表評分。

        9.仰臥起坐(女)

        仰臥起坐是測試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個項目。測試方法簡單易行,多年來在學校體育鍛煉和測驗中一直受到重視。尤其是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對她們將來在生育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仰臥起坐的測試,促使她們在青少年時期積極地發(fā)展腰腹肌力量。因此,《標準》中設置了仰臥起坐為女生的可選測項目。

        《標準》中規(guī)定仰臥起坐的測試和評價以次為單位,測試值直接查表評分。

        (四)《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分表

        評分表的制定是在對各項指標進行了大樣本測試的基礎上,采用百分數(shù)區(qū)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等級(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用與百分數(shù)相應的百分值(F)乘以權重系數(shù)(Wi)得到的分值(Zi)作為學生在各評分指標上的評分值。在具體評分時,為了減少體育教師的計算,評分表里已經(jīng)將權重系數(shù)折算在內,使用評分表時不必再進行計算。

        等級評定方法是各單項評分指標的百分值(F)乘以權重系數(shù)(Wi)得到各單項評分指標的得分值(Zij),即Zij=Fij×Wi。在各年級性別組內,對規(guī)定項數(shù)的各單項評分指標的得分值(Zij)求和即得總分(Z),即Z=∑Zij,j=1,2,3,…,nn為各年級性別組內規(guī)定需測評的評分指標的項數(shù))。根據(jù)學生所得的總分(Z)的高低評定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等相應等級。即《標準》以測得的數(shù)據(jù)按百分位數(shù)法分別劃分各單項指標的等級,然后采用了百分制綜合評價等級的方法,對單項指標的各等級進行加權,把100分根據(jù)權重系數(shù)分配到各單項里,求出了各等級的單項分值;再將各項得分相加計算總分,最后根據(jù)總分評價等級,優(yōu)秀(86分以上),良好(76~85分),及格(60~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

        例如:小學5年級的臺階試驗的權重系數(shù)為0.20,0.20×100分=20分,為臺階試驗的滿分分值;權重系數(shù)乘以86分,0.20×86分=17分,為優(yōu)秀的下限分值;良好的下限分值為0.20×76分=15分;及格的下限分值為0.20×60分=12分。其中,優(yōu)秀、良好、及格根據(jù)均差法又把每個等級分為兩檔進行評分,以提高區(qū)分度。

        使用上述方法制訂的評分表可以減少使用中的計算工作量,簡單方便。具體使用時,將測得的成績直接或計算出指數(shù)后查出單項的分值,然后,將各單項的分值相加求出總分,按總分進行等級評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