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又叫地蠶、切根蟲,是中國分布最廣、危害最重的地下害蟲。食性極雜,除危害瓜類外,還為害番茄、豆類及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
(1)主要特征
成蟲:是暗褐色的蛾子,前翅有6對“之”形橫紋,翅中部有黑色的腎形紋,外側有3個三角形黑斑,后翅灰白色。
幼蟲:灰褐色至黑褐色。體表粗糙有顆粒,各體節(jié)上有4個形如“∷”的小黑點。
(2)危害癥狀小地老虎以幼蟲危害,1~2齡幼蟲取食頂芽和嫩葉,形成小孔,危害較小。3齡后,幼蟲入土,晝伏夜出,咬斷嫩莖、嫩梢,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種重播。
(3)防治方法
①農業(yè)防治。地老虎喜歡產(chǎn)卵在小白菜和莧菜上,可利用這些植物誘集成蟲產(chǎn)卵,當誘集植物出苗后,每天噴藥1次,20天后處理掉,防治效果顯著,也可在瓜田埂種芝麻誘集地老虎。
②誘殺成蟲和幼蟲。
a.利用糖蜜誘殺器或黑燈誘殺成蟲。
b.利用江蘇省激素研究所研制的性誘劑,誘捕小地老虎成蟲,效果良好。使用時要注意以下3點:第一,做好組織工作,統(tǒng)一時間,每667米2安放性誘劑誘捕器2~3個。第二,性誘劑誘捕器安放下地后,必須經(jīng)常添加水和洗衣粉,增強滅蛾作用。第三,性誘劑誘捕器安放在地里必須固定好,并經(jīng)常查看,發(fā)現(xiàn)丟失或損壞,必須及時補裝,以免雌蛾漏網(wǎng)。
c.利用泡桐葉誘殺幼蟲。將新鮮泡桐葉片在90%敵百蟲150倍液中浸泡后,傍晚時分放在田間,每667米2 80~100張葉片,次晨在葉下捕捉,連續(xù)3~5天。每次捕捉后,將桐樹葉收藏在陰暗潮濕處,以備傍晚時再用。此法對小地老虎各齡幼蟲誘殺效果均佳。
③毒餌誘殺。4齡以上幼蟲防治比較困難,可采用毒餌誘殺。用2.5%敵百蟲粉1.5千克或90%敵百蟲0.5千克(用開水化開),加水5千克,噴在100千克炒香的麥麩或油渣上,攪拌均勻,傍晚順行撒于苗根附近,每667米2使用4~5千克,也可將廢萵苣葉、苜蓿等鍘碎代替麥麩和油渣,但要適當加大用量,并分小堆施放。
④藥劑防治。發(fā)生時即可用40%治敵1000倍液,或新拔跳1500倍液,2.5%氟虎水乳劑2000倍液,或2.5%采喜乳油3000倍液,或用10%殲滅3000倍液、5%杜邦普尊1000倍液,或20%杜邦康寬3000倍液,或39%奧得騰8000倍液進行噴霧,灌根效果更理想。
⑤撒施毒土。用15%地將顆粒劑,每667米2用1.5~2千克,或2.5%敵百蟲粉,每667米2用1.5~2千克,拌細土10千克左右,撒在心葉里。
⑥藥劑灌根。蟲齡較大時可用40%治敵1000倍液、90%萬靈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15%安打懸乳劑3000倍液灌根。
⑦人工捕捉。發(fā)現(xiàn)小地老虎危害根莖部,田間出現(xiàn)斷苗時,可組織人力,于清晨撥開斷苗附近的表土,捕捉幼蟲,也可收到一定效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