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吳子高速公路防排水工程建設
“拉個話話容易,見個面面難”。陜北大地,黃土高原,在雨水長年累月的沖刷下,形成了溝壑縱橫交錯的地形地貌。這首信天游就是其真實寫照。
吳子高速公路就穿越在溝壑縱橫交錯的陜北黃土高原地區(qū),沿線地形破碎,多為雞爪地形,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大,溝壁陡峭,溝道狹窄彎曲。濕陷性黃土、淤積壩、滑坡、落水洞等不良地質(zhì)路段較多,地形地質(zhì)條件非常復雜。吳子高速全線有大中橋106座,互通式立交4座,隧道33道,橋隧長度占總里程的44%。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教授說,68公里分布33座隧道,在高速公路中可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黃土隧道群。因而使吳子高速成為黃土地區(qū)高速公路構造物的“博物館”。同時,特殊的地形地貌也使全線最大高邊坡高達60米共12級,其中8米以上的高邊坡長度達到4.728公里;最大高填方46米,8米以上的高填方路段共計11.71公里。從高山上遠眺,可以看出人類的鬼斧神工,從遠處看,吳子高速就像一條巨龍穿梭于溝壑群山之間。
吳子高速高邊坡及高填方之多,高填路堤、深挖路塹規(guī)模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比較罕見。加之全線穿越的地段全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地形地貌復雜,區(qū)內(nèi)以黃綿土為主,土質(zhì)疏松,植被極少,坡面水蝕以及溝谷邊坡重力侵蝕和潛蝕均很活躍,屬黃河中游丘陵溝壑區(qū)第一副區(qū),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是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域。所以有專家說,吳子高速公路建設的成敗,防排水是關鍵。因為防排水系統(tǒng)關系到工程的質(zhì)量、使用和安全,如果路基上下邊坡排水系統(tǒng)不完善,就會被雨水沖刷,形成沖溝,甚至造成坍塌,嚴重危及高速公路的質(zhì)量和安全。
吳子高速的防排水工程
防排水優(yōu)化設計,貫穿了吳子路建設的始終,項目一開始就將其列為影響高速公路安全運營的致命因素來考慮。因為地形地貌復雜,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原設計圖根本無法達到防排水的要求,不僅影響公路安全,還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和居住安全。在 施工過程中,不斷根據(jù)地形特點、雨水流向,現(xiàn)場勘查,多次組織設計、監(jiān)理、施工單位對全線的防排水系統(tǒng)進行專題分析,反復進行完善設計,增加投入3000多萬元,增設、加固排水溝、排洪渠。按照高接遠送、防排結合的理念,路面排水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兩種形式;路基排水結合橋、涵和自然溝渠,采用截、排等方式,自成排水系統(tǒng)。
在工地采訪
工人們正在栽植苗木
米脂李自成行宮
米脂楊家溝革命舊址
吳子高速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楊健對記者說,為了進一步完善吳子高速路基防護和排水設施,管理處多次進行了全面排查。尤其是今年,每下一次大雨過后,管理處就會逐段對高接遠送、排水溝、急流槽等排水系統(tǒng)進行查看,并召開專題會議,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缺陷,提出完善處理方案和整治措施,安排專人具體負責,督促落實。今年7月下旬,綏德地區(qū)連降大雨,是近20年來少有的,由于防排水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吳子高速公路沿線防排水系統(tǒng)經(jīng)受住了嚴重的考驗,也顯現(xiàn)出防水治水的顯著成效。
建設中的吳子高速
防排水系統(tǒng)是吳子高速公路的一大亮點。記者在吳子高速公路沿線看到,高邊坡、高線位和特殊的地形特點,長接長送,高接遠送,依山而走,高邊坡的引水溝依山而成,高填方的急流槽、多式樣的排洪渠遍布于線路的始末,形成了多形式、多線條、全方位的防排系統(tǒng),宛若長龍在溝壑山林間流動,氣勢恢宏,雄偉壯美,自成一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