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的“劉巧兒”
剪窗花的“劉巧兒”——“劉巧兒”的生活原型封芝琴
● 劉巧兒的窗花
封芝琴,《劉巧兒》的生活原型,1929年生于甘肅省華池縣,因為她的故事被搬上銀幕備受矚目,成為慶陽對外的一張名片。2002年“心連心”藝術(shù)團到隴東革命老區(qū)慰問演出,她作為特邀嘉賓接受倪萍采訪;2009年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隴東視察工作專程到她家看望了她。封芝琴拉著我的手向我訴說當時感人的場面,主席一聲聲“姨……姨……”叫得她好溫暖。
前年(2009年),我隨一幫人貿(mào)然去封芝琴的家,進門后大家四下散開瞧新鮮,滿足了好奇心,又一窩蜂離開,好像幾個懵懂的孩子。老人挪動著小腳跟著我們走前走后招呼,在封芝琴面前我們就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
封芝琴
前不久,我在舊書攤淘到王光普編著的《隴東民俗剪紙》,里面收錄了封芝琴《雞下蛋》《小老虎》《鴨子》《鳥》《茶壺》幾幅剪紙,我反復(fù)看這些樸實的剪紙,又想到她那幾孔窯和老邁的腳步以及刻滿皺紋蒼老的臉。
當年,她也是位能繡、會剪的巧媳婦,除過她的抗婚故事外,還有什么樣的故事被人們遺忘了?封芝琴八十多歲,三年過去了,她身體怎樣?依舊那么健康嗎?我決定再去看看。
2010年12月27日我動身去封芝琴家。
看見“巧兒舊居”大牌子我知道到了。
河邊的橋叫“柔遠橋”,過橋進溝是“鑰匙溝”,里面有油井。20年前我經(jīng)常出入這條溝,卻不知道“劉巧兒”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無數(shù)次從“劉巧兒”家門口過,就是不認識她。
封芝琴家旁邊多出了一院新房面對柏油路,門樓醒目寫著“巧兒福居”幾個字,應(yīng)該是老人新居。
叩門,久聽不見腳步聲走近,我只好去老莊問情況。
大門從里面插著,叩過門后,不一會兒聽到腳步聲,接著門被打開一條縫,一個瘦男人伸出頭來,詢問我干什么。我說明情況,他驚訝地說:“早不剪了。”并告訴我,他是封芝琴的兒子,讓我進窯里說話。
封芝琴住了半輩子的窯洞
我們說著話,封芝琴挑開門簾走進窯洞。我急忙迎上去同老人握手,招呼老人坐在炕沿邊。老人端詳了我半天,說:“不認識,不認識?!蔽艺f:“我認得您,書中,電視中見過,熟悉得很哩!”
老人兒子向我解釋:“我媽耳朵背,聽不清你說的話?!闭f完嘴湊近封芝琴耳邊說:“考察您剪紙的人。”老人猛然醒悟說:“眼睛看不著了,再沒有剪?!?/p>
我大聲說:“您剪得好,王光普編的《隴東民俗剪紙》有您剪的雞、鳥、老虎,您的手巧哩!”老人聽我夸她,滿是皺紋的臉掛上滿足的笑。
我問封芝琴有沒有過去剪的剪紙,我想看看。他兒子插話說:“算剪算拿走了,沒有一張了?!?/p>
我詢問老人:“王光普在怎樣的情況下收集您的剪紙?”封芝琴想了想回答:“在寧縣早勝鄉(xiāng)剪紙培訓班收的。我回來的時候,人家還把我送到了西峰?!?/p>
老人可能把別的老師或者工作人員當成了王光普。據(jù)我所知那個培訓班是甘肅群藝館在寧縣舉辦的,時間是20世紀70年代初。封芝琴當時已經(jīng)聲名遠播,政府將她作為人才培養(yǎng),慶陽地區(qū)許多有成就的剪紙藝術(shù)家就是從那個培訓班畢業(yè)的。王光普熱衷收集民間文物,20世紀80年代他慢慢才被人知曉,有可能不知道舉辦這個培訓班,即使知道他不過是一位普通教師,從馬嶺鎮(zhèn)到早勝鎮(zhèn)學習班收集剪紙有可能,路那么遠我認為他沒有能力幫助別人。
蝴蝶
● 政府的關(guān)懷
我問封芝琴:“現(xiàn)在生活怎么樣?政府對您照顧得好不好?”
老人回答:“好!不久前,趙書記給我500塊錢,還拿了拿頭(禮品),送了一盆花。我是老黨員,1963年就入黨了,什么事都走在群眾前面,是個合格的黨員,有困難自己能解決絕不向組織張口?!?/p>
兒子接過母親的話說:“我和我兒子常年在外邊打工,掙死掙活地掙錢,再困難沒有找縣上領(lǐng)導?!?/p>
雞
我說:“有困難自己無法解決該找還是應(yīng)該找的,政府有義務(wù)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讓老人過好幸福的晚年。老人為《婚姻法》做出一個老百姓應(yīng)有的貢獻使民眾受惠,應(yīng)該得到人們的愛戴和政府幫助?!?/p>
我詢問老人怎么沒有住進新房。
兒子搶著回話:“11間房,10間漏水沒法住。”我問:“蓋時你們怎么沒有把好質(zhì)量關(guān)?”他生氣地說:“咱說什么呢?鄉(xiāng)上指人看,那些人慫管娃,轉(zhuǎn)轉(zhuǎn)就走了,由著匠人弄。咱說兩句,匠人說有你說的啥?你掏了一分還是兩分?他們不知道內(nèi)情,鄉(xiāng)上硬叫我去信用社貸了兩萬塊錢給他們,還讓我不要給誰說。蓋房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現(xiàn)在我們也不知道。蓋房、打井,匠人做活都在我們家吃,白吃了許多天,名義上給咱收拾房子,就收拾這樣的房子?習近平主席沒來前,炕上鋪的、蓋的好好的,鄉(xiāng)上硬拉我到悅樂買新鋪蓋,全換成新的。”
我們待的窯洞就是接待國家領(lǐng)導的窯洞。他指著被褥讓我看,說:“蓋房是習主席走后實施的?!?/p>
豬頭花
封芝琴插話說:“有的領(lǐng)導好,有的領(lǐng)導不好,說的一套,背地里干的一套,我們討厭,不愿意接待?!?/p>
聽老人這么說,我心里酸酸的。個別干部損壞了政府形象。將本應(yīng)該干好、能夠干好的事情卻干不好,讓人心寒。封芝琴不是普通人,她早已經(jīng)上升為一個形象,一個文化符號。老人還是一個流動的窗口,好的、不好的信息從她這里播撒到四面八方。
據(jù)我所知政府一直關(guān)懷封芝琴一家生活,20世紀80年代初期,幫助她從居住了四十多年的破爛小窯洞搬出來,建了3孔寬敞明亮的大窯洞。門上、窗戶上灰色油漆暗淡了,依舊可以感受到來自政府的悉心愛護,現(xiàn)在又給老人蓋敞亮的新房子安度晚年,這是一件大好事,怎么就做不好?做不到位?無非是個別公職人員私心作怪損壞了政府形象。
作者與封芝琴
老人兒子讓我跟隨他去對面的平房。我在展廳看到中國民間工藝美術(shù)學院頒給封芝琴的“剪紙大師”證書。玻璃柜陳列著老人的剪紙作品,有文字提示“巧兒剪紙”,一幅回頭張望的剪紙《?!?,牛好像聽到主人叫它?!杜!匪闹芘帕兄t艷艷的剪紙:有《雞》、有《豬頭花》、有飛翔的《蝴蝶》、有《老鳥喂小鳥》、有《菊花瓣》和《壽花》,是“劉巧兒”作為剪紙大師留在世上的最后窗花,顯得十分珍貴。
封芝琴與兒子將我送出院門,兒子返回了家。老人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目送我離開。我上了客車,老人還坐在石頭上向我張望,我感覺出老人的孤獨來。
巧兒窗花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