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姥姥經(jīng)常對我說,要翻陰陽,要知深淺,要有底子。當時我并不十分理解其中的真正涵義。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閱歷的不斷豐富,我漸漸明白了所謂“翻陰陽”,就是要明辨是非,分清正反,確定方向,這是為人立足、處世的前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忽視,更不能忘記;所謂“知深淺”,就是無論做什么,都要注意把握一個“限度”,否則就會把事情搞糟,好事也會辦壞;所謂“有底子”,就是為人要有底線,辦事要有底數(shù)。
我想,人生在世,為人處事要做到穩(wěn)妥、有效,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翻陰陽、知深淺、有底子,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必須先研究一下數(shù)這個概念。
數(shù)是什么?我查了一下詞典。詞典上說,數(shù),是數(shù)學上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概念,如自然數(shù)、整數(shù)、分數(shù)、有理數(shù)、無理數(shù)、實數(shù)、復數(shù)等。我們說的“心中有數(shù)”,一般情況下,不必搞那么復雜,但至少要有這樣幾個觀念:一是原點觀念。這就是說,應當明白數(shù)軸上的原點就像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基本立足點,首要的是必須弄清正負。任何一個中學生都明白,從原點往左是負數(shù),從原點往右是正數(shù)。我們若把成功人生或實現(xiàn)一個具體目標當成正數(shù)的積累,把失敗人生或一個具體目標上的失敗當成負數(shù)的積累,那么,從原點往左走,不管你多么盡心盡力,也越走離目標越遠;只有從原點往右走才是正數(shù),才能越走離目標越近。二是數(shù)的大小或多少觀念。它是表明事物的狀態(tài)、進程或程度的。一定的量代表一定的質,最好能掌握百分率情況。因為從百分率中我們不僅能了解事物的狀態(tài)、進程或程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性質。三是底數(shù)觀念。人生在世,雖然由于人們的經(jīng)濟、社會地位不同,所處的具體時間、地點、條件各異,說話辦事的方法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也有很大差異,但總有一點是任何人也不例外的,即:他們的語言行動都必然受到社會、團體、家庭和個人這樣或那樣的限制,而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誠然,我們倡導解放思想,要敢想、敢干、敢闖,敢冒風險,敢承擔責任,但任何人,不論他們的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財富有多少、能力有多強,他們說話辦事都應當毫無例外地有一個底數(shù)或底線。倘若超越了底線,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甚至遭遇滅頂之災。
我以為,認真嚴格的數(shù)學學習訓練,可以使我們樹立明確的數(shù)量概念,凡事“胸中有數(shù)”。就這個意義上講,學好數(shù)學,對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立身處世要想達到預想目標,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特別是不犯大錯,因素很多,就“心中有數(shù)”而言,至少要牢固樹立并認真踐行以上三個觀念。
(2006.9.27)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