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被……給”句式中的助詞“給”

        “被……給”句式中的助詞“給”

        時間:2023-03-31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王文認為,“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給”是一個助詞,“給”的作用是加強“把”字句的結(jié)果意義,并凸顯“把”字句的附加意義。可見介詞“把”、“被”是決定句式的標記,助詞“給”是可以省略的,不影響句式的判定。

        “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助詞“給”

        (韓)金效先

        提 要:“給”在現(xiàn)代漢語中具有相當獨特的用法,既可以用作被動標記引入施事,又可以用作處置標記引入受事,同時它還可以單獨出現(xiàn)在被動式和處置式的謂語動詞之前。本文主要分析“把……給V”,“被……給V”句式中助詞“給”的性質(zhì)和特點,并討論如何對韓國學生進行助詞“給”的教學。

        關鍵詞:助詞“給” “把……給V” “被……給V” 口語

        1.問題的提出

        先看下面四個例子:

        (1)A我B剛洗的衣服都C孩子D弄臟了。(給)

        (2)A他考試不及格,B叫C爸爸D罵了一頓。(給)

        (3)A釘子把B他的衣服C撕破了。(給)

        (4)A我B電視機C修好了。(給)

        在《HSK》考試語法部分里面有這樣的題型:選擇“給”的位置。“給”在現(xiàn)代漢語中具有相當獨特的用法,既可以用作被動標記引入施事,如(1);又可以用作處置標記引入受事,如(4);同時它還可以單獨出現(xiàn)在被動式和處置式的謂語動詞之前,如(2)和(3)。而且(1)的“給”能替換“被”,(4)的“給”能替換“把”,(2)、(3)的“給”可以省略??梢姡敖o”在句子中有很多用法功能,對外國人來說是習得難度比較高的一個詞。

        現(xiàn)代漢語中“給”有三種詞性:動詞、介詞、助詞。其中韓國學生對助詞的用法有點陌生。因為與韓語相比,漢語里面的“給”除了助詞的用法以外,動詞、介詞的用法都具有等同的韓語標記詞,而助詞“給”沒有等同的韓語標記詞,所以韓國學生理解助詞“給”不是很容易。例如:

        (一)動詞的用法:使對方得到某些東西或出現(xiàn)某種遭遇。

        img24

        (二)介詞的用法

        ①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交與,付出。

        img25

        ②為。=(替)

        img26

        ③引進動作的對象,與‘向’相近。

        img27

        ④叫;讓。表示使對方做某件事。

        img28

        ⑤叫;讓。表示容許對方做某種動作。

        img29

        ⑥叫;讓、被。表示某種遭遇。

        img30

        (三)助詞的用法:直接用在表示被動、處置等意思的句子的謂語動詞前面,以加強語氣。

        img31

        img32

        學習外語的時候,我們在頭腦里不斷進行著互譯。如果在第二語言里的一個詞沒有等同的母語,對學習者來說就很困難,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對母語不是漢語的韓國留學生來說,學習“給”的時候,很難完全掌握“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助詞“給”的用法,所以本文打算考察助詞“給”在“把……給V”,“被……給V”句式里的用法和功能,以期對韓國人學習助詞“給”有所幫助。

        2.“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助詞“給”

        2.1 介詞說和助詞說

        對“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給”有不同的觀點:助詞說和介詞說。

        2.1.1 介詞說

        石毓智(2004),齊滬揚(1995)認為,被動式和處置式謂語動詞之前的“給”是一個介詞,并且其后省略了一個代詞。例如:

        (5)送上門的財神爺讓你們給放跑了→送上門的財神爺讓你們給他放跑了

        (6)他們害怕真理,把電給掐了→他們害怕真理,把電給我掐了

        根據(jù)兩位先生的考察,在《紅樓夢》出現(xiàn)的時代,沒有“把……給V”,“被……給V”的句式。這種句式是五四以后受到歐化的影響而發(fā)展成型的。

        2.1.2 助詞說

        王彥杰(2001)采用了“助詞說”。王文認為,“把……給V”、“被……給V”句式中的“給”是一個助詞,“給”的作用是加強“把”字句的結(jié)果意義,并凸顯“把”字句的附加意義。我們同意助詞說,“把……給V”,“被……給V”句式里確定的介詞是“把”、“被”,動詞前“給”是加強語氣的助詞。如:

        (7)新買的書叫弟弟給弄臟了。

        助詞是附著在詞、短語或句子上,表示某種附加意義,起輔助作用的一類詞;而介詞是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的前面,合起來表示方向、對象等的詞。我們認為,例(7)中的“給”不是后面省略了一個代詞的介詞。例(7)中的介詞就是用在“弟弟”前面表示“對象”的“叫”。我們比較下面兩組句子:

        (8)a我記性不好,保不住把你托的事忘了呢。

        b我記性不好,保不住把你托的事給忘了呢。

        (9)a前些天,方小姐被他騙了。

        b前些天,方小姐被他給騙了。

        上面兩組例句中,a式增加“給”變成b式后,句式仍然分別是處置式或被動式。而去掉處置式標記“把”和被動式標記“被”后,兩句不通,也不再是處置式和被動式了??梢娊樵~“把”、“被”是決定句式的標記,助詞“給”是可以省略的,不影響句式的判定。那么,助詞“給”在句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2.2 “給”在句子中的功能

        以往的研究多是在口語語境中討論助詞“給”的功能。本文也認為助詞“給”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里面具有加強語氣的表達功能。

        (10)a1我把杯子打破了?!  ?a2我把杯子給打破了。

        b1杯子叫(讓/被)我打破了。  /b2杯子叫(讓/被)我給打破了。

        左右兩邊的句子理性意義是一樣的,但仔細體味一下就能感覺到a1的處置意味沒有a2那么強、b1的被動意味沒有b2那么強。即a2、b2比a1、b1的處置意味和被動意味更強,口語色彩也更重。上文介紹過王彥杰(2001)的看法:助詞“給”的表達功能是加強“把”字句的結(jié)果意義;凸顯“把”字句的附加意義———意外。王文只談到助詞“給”在“把”字句里面的體現(xiàn)。我們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王彥杰(2001)所說的助詞“給”的功能同樣可以代入“被”字句,即“被”字句里面的助詞“給”也有加強“被”字句被動意味的功能。一般被動式里“給”后成分語義上具有被動的性質(zhì),表示被陳述對象遭受某種動作行為后產(chǎn)生的結(jié)果與狀態(tài),“給”的出現(xiàn),更加強了這種被動的意味。

        呂叔湘(1981)說過,助詞“給”用于口語,在句子中有口語色彩。呂先生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句子中的“給”可以省略,那這“可以省略”是怎么回事呢?溫鎖林、范群(2006)把助詞“給”看成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的自然焦點標記詞。焦點是一句話中說話人最關注的信息,以小句內(nèi)部其他成分為背景時,焦點的性質(zhì)可以描述為“突出”,這樣的焦點稱為自然焦點。焦點標記詞的作用只體現(xiàn)在語用上,在句法、語義上都不是必有的成分,因此凡是作焦點標記詞的都可以省略,且省略后句子仍然成立,焦點的表達也不受影響。溫鎖林、范群(2006)進一步指出,助詞“給”一般只出現(xiàn)于口語或口語性強的陳述體文本中,很少見于政論性文體。焦點標記詞并不是句法和語義結(jié)構中的強制性成分,只有當它語法化為語法、語義結(jié)構中的必有成分后,才能在書面語中扎根。從“給”后動詞來看,目前尚以單音節(jié)動詞為主。如果把“給”后的單音節(jié)動詞分別改成口語性的雙音節(jié)動詞和典型的書面性雙音節(jié)動詞,句子的可接受性呈下降趨勢,這說明助詞“給”目前只在口語中使用。

        3.助詞“給”的對韓教學

        一般“給”的助詞用法常出現(xiàn)在“把……給V”,“被……給V”句式中,在句子中有口語色彩;加強處置意味、被動意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句子中的“給”可以省略,但不影響結(jié)構的完整。因此,教母語里面沒有跟助詞“給”等同的標記詞的韓國學生助詞“給”的時候,我們應該更慎重一些。

        首先,我們讓學生分辨清楚“給”的三種詞性:動詞、介詞、助詞。然后再給學生強調(diào)助詞“給”的特征。特別在解釋選擇題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但要解釋正確答案的原理,而且還要說明錯誤的答案為什么是錯的??蠢?)、例(2):

        (1)A我B剛洗的衣服都C孩子D弄臟了。(給)

        在這個句子中,我們知道“我剛洗的衣服”是一個短語,是受事,所以B不能作答案?!昂⒆印笔鞘┦?,但不是主語,前面應該有被動標記詞,所以答案是C,即這“給”是“被”的意思。如果“孩子”前面有“被”、“叫”之類的被動標記詞的話,“給”能插入D,加強被動的意味。

        (2)A他考試不及格,B叫C爸爸D罵了一頓。(給)

        這個句子本身沒有語法和語義的問題,是一個自足的、正確的句子?!八荚嚥患案瘛笔且粋€小句,是后面小句的原因。后一小句省略受事,只出現(xiàn)施事“爸爸”,“爸爸”前有被動標記詞“叫”。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求讓學生插入“給”,這“給”必定是一個助詞,用在動詞前面加強語氣。因此,D是正確答案。

        現(xiàn)代漢語里面“給”的動詞、介詞的用法占的比例比較大,而“給”的助詞用法沒有動詞、介詞那么多。句子里面助詞“給”可有可無,因此助詞“給”的用法對外國學生來說成了一個難理解的問題。我們教外國學生“給”的最好的方法是先給學生說明“給”的三種詞性,然后通過比較帶有助詞“給”和不帶助詞“給”的句子,反復說明兩個句子的差異,幫助學生形成語感。因為,為了理解“加強語氣”,形成語感是非常重要的。

        4.結(jié)  語

        助詞“給”的用法與動詞和介詞的用法有所不同,它是一個自然焦點標記,在句子中可以省略,而且不影響句子結(jié)構和語義的完整。漢語是第二語言的外國人,尤其是韓國人學習助詞“給”有比較大的困難。韓國人學習漢語“給“的用法的時候,容易混亂,搞不清楚在完整的句子里面到底什么時候可以出現(xiàn)助詞“給”或者在什么條件下可以省略,不容易準確掌握助詞“給”的用法。因為韓語里面沒有跟漢語助詞“給”等同的標記。因此,我們教韓國留學生助詞“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利用比較的方法,幫助他們形成語感。

        參考文獻:

        李 煒 2004加強處置/被動語勢的助詞“給”,《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

        呂叔湘 1981《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齊滬揚 1995有關介詞“給”的支配成分省略的問題,《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第4期

        王 健 2004“給”字句表處置的來源,《語文研究》第4期

        王彥杰 2001“把……給V”句式中組詞“給”的使用條件和表達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溫鎖林 范 群2006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自然焦點標記詞“給”,《中國語文》第1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