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名著接龍
詩詞名著接龍
1 成語釋義館
2 接龍身
3 成語游樂園
(1)請在空格里填上一個字組成成語。
(2)我們使用的成語,很多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精簡濃縮而成。如果能知道原來句子的意義,對成語的了解,一定更有幫助。下面我們列出的是原句,你能寫出濃縮后的成語嗎?
(3)成語連連看。
4 成語故事
終南捷徑
唐代的時候,有位叫司馬承禎的人,他在距都城長安不遠的終南山住了幾十年。他雅號為白云,以示高潔、脫俗。唐玄宗知道后請他為官,被他拒絕了,于是命人給他蓋了一個院落,請他在里面抄寫并校正《老子》這本書。完成這項任務(wù)后,司馬承禎到長安拜見唐玄宗。在長安,司馬承禎遇到了也曾在終南山隱居,但現(xiàn)在為官的盧藏用。盧藏用早年求官不得,故意跑到終南山隱居。他認為隱居在終南山上,可以引起皇上注意,所以很快就達到了做官的目的。兩人見面,說了幾句閑話。之后,盧藏用抬手指著南面的終南山,開玩笑說:“這里面確實有無窮無盡的樂趣??!”司馬承禎實在是不想做官,這與盧藏用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所以司馬承禎諷刺盧藏用說:“不錯,依我看,那里何止是有趣,簡直就是做官的‘捷徑’啊!”這就是成語“終南捷徑”的來歷。
茅塞頓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個叫高子的人。他人雖很聰明,并且躊躇滿志,可是他天生惰性,在學(xué)習過程中,總是不能持之以恒、吃苦耐勞,而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情緒忽高忽低,因此總是不成大器。于是孟子想出一個辦法教育他。
一天,孟子帶高子到郊外的山上去散步。孟子故意帶他走一條山間小道。孟子一邊走一邊問高子說:“你知道這條小路是怎么來的嗎?”高子回答說:“是人走出來的?!泵献诱f:“對呀,如果再有人不畏山路崎嶇,披荊斬棘,那么它就會變成一條很寬敞的大道?!泵献佑謳Ц咦幼叩揭粭l雜草叢生的小道上,繼續(xù)說:“如果有一條小路,很久沒人去走,那么這條路就會像現(xiàn)在這條路一樣被茅草堵塞。現(xiàn)在,茅草不僅堵塞了這條小路,而且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p>
這句成語形容一下子解開了心中的疑難,對問題能夠理解、領(lǐng)會。
聞一知十
孔子有兩個得意的學(xué)生,一個叫子貢,另一個叫顏回。有一次,魯國受到齊國的武力威脅??鬃拥膶W(xué)生中有很多人想去游說齊國,想勸說他不要攻打魯國,最后孔子只同意了子貢的請求。子貢不但去了齊國,還到了南方的吳國、越國和北方的晉國。子貢“挑唆”起這幾個大國間的混戰(zhàn),小小的魯國就免去了一場浩劫。
雖然子貢這么能干,但孔子還是認為他比顏回要差一些。有一天,孔子故意問子貢:“你和顏回相比,到底哪個強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聞一知十,我呢,聞一知二。”孔子點頭說:“是不如他,我同意。”這段話在《論語·公冶長》中有記載。
知道了一件,就能由此推論而知道十件,叫作“聞一知十”。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