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風景接龍
自然風景接龍
1 成語釋義館
2 接龍身
3 成語游樂園
(2)把下列帶有“風”“雨”的成語補充完整。
(3)選字填空組成語。
(4)填數(shù)拼成語。
(5)請你把成語補充完整后,再組成中、小學所開設(shè)的課程名稱。
看圖猜成語。
4 成語故事
前車之鑒
賈誼是西漢初的一位年輕有為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僅熟讀詩書,擅寫文章,而且關(guān)心朝政,他曾多次上書,針對國家存在的問題向漢文帝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議。賈誼在他的一篇重要政治論文《治安策》里,就深刻地論述了秦王朝在奪取天下后而不改變政策,以至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他指出:“夏、商、周之所以立國長久,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注重對太子的教育培養(yǎng),使禮教深入內(nèi)心,正道成為天性。可是秦王朝卻不是這樣。秦王嬴政竟然叫趙高教他的兒子胡亥,只教如何審訊、判刑等。在胡亥的內(nèi)心里不是殺人頭,割人鼻,就是滅三族。所以在他即位后,今天即位,明天就殺人,把殺人當作砍茅草一樣隨便,別人的忠言一點聽不進去。胡亥也不是天生就是這樣本性殘暴兇狠,而是教導(dǎo)得不好??!秦王朝的車已經(jīng)翻了,后面的車應(yīng)引以為鑒??!”
賈誼在《治安策》這篇文章里,委婉地告誡漢文帝,要接受歷史教訓。形勢不同了,不能只用暴力,而應(yīng)施行仁義,才能不再重復(fù)以前的失敗。
這句成語比喻把先前失敗當成教訓。
道聽途說
從前,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井,每天吃水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后來在自己家院子里打了一口井,用水方便極了,再也不用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了。他高興地對別人說:“我家自從打了這口井,好比多了一個人力?!焙髞磉@事一傳倆,倆傳仨,越傳越離奇,竟被說成:丁家打井,挖出一個人來。
宋國國君聽到這件事,找來最后傳聞的人,問他:“此事是親眼所見嗎?”那人搖搖頭說:“不是,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宋國國君狠狠教訓了那人一頓,不許他再“道聽途說”。
這句成語是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
居安思危
春秋時代,鄭國出兵侵犯宋國,引起晉、魯、衛(wèi)、曹、滕、邾、小邾、齊、莒、杞、薛等十一個國家的不滿,派出了軍隊,圍住鄭國的都城,逼迫鄭國停止進攻宋國。鄭國害怕了,就同宋國以及這十一個國家訂立了和好盟約。
鄭國和楚國原來的邦交很和睦。當時被中原國家(包括這十一個國家)認為是野蠻的地方,都不肯和楚國有什么往來。楚國見鄭國和這些國家和好了,就向秦國借兵攻打鄭國。鄭國又對楚國表示降服。鄭國既和中原十二個國家訂有和好盟約,現(xiàn)在又降服楚國,在這些國家看來,就是背棄盟約的行為。于是,這十二個國家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首先請求最強大的晉國準許講和,晉國答應(yīng)了鄭國的要求,并且轉(zhuǎn)告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了。
鄭國為了感謝晉國的幫助和支持,贈給晉國許多兵車、樂器、樂師和歌女。晉國君主把一半歌女分送給他的功臣魏絳。魏絳不肯接受,說:“現(xiàn)在您能夠團結(jié)和統(tǒng)率許多國家,這是您的能耐,也是另外幾個人的功勞,我并沒有什么貢獻。不過,我很愿意您在享受快樂的時候,能夠想到國家以后的許多事情。聽人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抑斢眠@個道理來規(guī)勸您?!币馑际钦f,在享受安逸快樂的時候,應(yīng)該想到一些危險的事情,也就是在看到事情有利方面的時候,要想到一些不利和困難的情況,能夠這樣,才可以避免失敗和災(zāi)禍的到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