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時刻
47名船員駕駛的滿載著香料、胡椒、豆蔻和桂皮的“維多利亞”號,告別留在島上維修的“特里尼達”號的51名船員,孤獨的航行在太平洋海面上,沿途擬要經(jīng)過的港口,例如馬六甲、莫三鼻給,佛得角群島,都屬于葡萄牙管轄,因為葡萄牙國王伊曼紐爾早就下令追捕麥哲倫的船只,所以埃里卡諾率領的“維多利亞”號不但不能利用葡萄牙人的基地和港口,反而還要遠遠地避開他們,以躲避殺身之禍。這樣滿載貨物的“維多利亞”號一口氣渡過整個印度洋,然后繞過好望角和整個非洲,中途一次也沒有停留。這條航路,就是今天的機械化船只,走起來也是大膽和冒險的。
1522年1月26日,“維多利亞”號在帝汶島補充了淡水和糧食之后,為了逃避葡萄牙人的迫害,也不得不遠離陸岸,橫渡印度洋。幾乎又是半年的漂泊,船上彈盡糧絕,饑餓又威脅著船員,蔬菜和淡水奇缺,許多人又患上壞血病,人員大量死亡。至5月初,一部分船員要求船長駛往最近的莫三鼻給,把船交給葡萄牙人,不再航行。但是,再任船長埃里卡諾繼承了麥哲倫鋼鐵般的意志,要求大家克服困難去爭取最后的勝利。船員們聽從他的勸告,服從了他的意志,努力去完成任務。因此,后來他驕傲地向國王報告說:“我們決定寧死也不向葡萄牙人投降?!?/p>
“維多利亞”號繼續(xù)在印度洋上航行。當船行至好望角附近時,他們遇上了猛烈的風暴,前桅桿被刮斷,中桅桿也裂了口。虛弱得幾乎站不住的水手們,使出全身力氣才把桅桿修好。船咯咯吱吱地直響,緩慢地沿著非洲海岸繼續(xù)向北行駛,他們好容易戰(zhàn)勝了好望角附近的狂風惡浪,于6月8日越過赤道,7月9日到達佛得角群島。這個群島是葡萄牙的領地,西班牙船只在這里補充淡水和糧食時,又被葡萄牙當局發(fā)現(xiàn),抓去12名船員。船只丟下這12名被俘的船員趕緊逃離虎口,這時原來47個西班牙人,還有31人活著,前些時候俘虜?shù)?9名島民在船上當勞力,現(xiàn)在只剩3人活著了。
在佛得角附近,比加費德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奇而又具有重要意義的現(xiàn)象,這現(xiàn)象后來引起了世界人士的關注。上岸購買食物的船員帶回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陸地上今天是星期四,而他們船上卻說是星期三,差一天。是船隊行駛了近3年來,比加費德記錯了呢?還是船員在岸上聽錯了呢?3年來比加費德在船上天天記日記,他一天不差地又數(shù)了一遍,是不會漏記一天的。他又詢問阿里色,這人也是每天記航海日志。結果:根據(jù)阿里色的記錄,也是星期三,船員們在不斷往西航行期間,竟不知不覺地從日歷上丟了一天。
比加費德講的這個奇特現(xiàn)象,震動了整個知識界。秘密揭開了,關于這個秘密的存在,無論是希臘的哲人或是托勒玫(地心說的創(chuàng)始人),還是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家)都不知道,只是由于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的推動,才使真相大白,是一個具有科學道理的現(xiàn)象。
船只繞地球向西航行一周,時間少一天的事實,確鑿地證明了公元前5世紀赫拉克賴托(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猜想,證實了地球在宇宙中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以等速運動圍繞地軸旋轉(zhuǎn),如果一個人順著它的自轉(zhuǎn)方向往西航行,就可以從無窮的時間中失去極少的一點。這個重新被人們認識的真理,震動了16世紀的人文主義者,就好像相對論震動了我們當今的人一樣。因此,經(jīng)過長期的環(huán)球航行,探險隊給人類帶回來的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新的科學真理,這一發(fā)現(xiàn)與經(jīng)過航行證明地球是圓形的一樣,是麥哲倫不朽的功績之一。
“維多利亞”號鼓足最后的力氣,繼續(xù)在海上緩慢地航行,只剩下18個疲勞而虛弱的海員了。9月4日,從船的桅樓上發(fā)出了嘶啞的歡呼聲:哨兵看見了圣維森提角。大家不約而同地走出船艙,來到甲板上,互相擁抱,個個高興得流出了熱淚。遠處爪達爾基維河,像一條銀白色的帶子,鑲嵌在大陸的土地上,3年前他們在麥哲倫的率領下從這里出航,如今又是在這里拋錨停泊,怎不引起這些飽經(jīng)苦難的海員們的聯(lián)想哩!
1522年9月6日,破漏的“維多利亞”號和18名船員,勝利的回到西班牙原來出發(fā)地圣路卡爾迪馬拉麥達港了。從1519年9月20日至1522年9月6日,這次航行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這個史無前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任務。船長埃里卡諾上岸的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書國王,報告這次偉大勝利的消息。船員們在盡情地飽餐著美味佳肴,然后滿足地睡著了。翌晨,這艘凱旋歸來的船由另一艘船拖著,沿瓜達爾基維爾河逆流而上,到達塞維利亞,埃里卡諾船長下令:“準備射擊!”
頓時河上響起了隆隆的禮炮聲。炮聲象征著勝利的喜悅,炮聲在向人們宣告:我們回來了,我們做了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業(yè),我們是第一次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人。事實證明,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