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忠誠
□ 第一篇 忠誠
§1子路①問事君。子②曰:“勿欺也而犯之③。”——《憲問》
【注】
①子路:名仲由,孔子學(xué)生。
②子:尊稱,指孔子。
③之:代詞,指國君??鬃右詾椤笆戮灾摇保ㄒ姷谑咂?22),故曰“勿欺”也;以為“事君盡禮”(見第五篇§72),“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見第十三篇§237),故曰“勿犯之”也。子路為人耿直而急躁,故孔子誡之曰:勿欺之也,勿犯之也?!捌邸敝竺上露 爸弊?,“犯”之前蒙上而省“勿”字。舊注犯字誤。請參第十篇§183。
【譯】
子路請教事奉國君的道理??鬃诱f:“不要欺騙他,不要冒犯他。”
§2子曰:“事君,敬①其事而后其食②。”——《衛(wèi)靈公》
【注】
①敬:敬業(yè)之敬,認(rèn)真做好。
②食:俸祿,官吏的報(bào)酬。
【譯】
孔子說“:事奉國君,要認(rèn)真做好他所交代的事,然后接受他給的俸祿?!?/p>
§3子曰:“鄙夫①可與②事君也與③哉?其未得之④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⑤矣?!薄蛾栘洝?/p>
【注】
①鄙夫:見識(shí)淺陋、心胸狹窄的人。
②與:下省“之”字。
③與:同“歟”,表疑問語氣的助詞。
④之:指職位。
⑤無所不至:猶無所不用其極,形容用心險(xiǎn)惡,手段卑鄙。
【譯】
孔子說:“見識(shí)淺陋而心胸狹窄的人,可與他事奉國君嗎?當(dāng)他未得到職位時(shí),老為得不到它而憂慮;當(dāng)他得到了職位,又為可能失去它而憂慮。因此,這種人沒有什么極端卑鄙的手段不會(huì)使用出來?!?/p>
§4子曰:“臧武仲①以防②求為后③于魯,雖④曰不要⑤君,吾不信也⑥?!薄稇梿枴?/p>
【注】
①臧武仲:臧孫紇,魯大夫,封于防。因與卿大夫孟孫結(jié)怨,逃到其領(lǐng)地防,派人要求魯君讓他的兒子繼承爵位與封地,而后自己投奔齊國。此事詳載《春秋左氏傳·襄公二十三年》。
②防:地名,魯邑,臧氏封地。
③后:繼承者。
④雖:即使。
⑤要(音腰):要挾。
⑥吾不信也:因?yàn)殛拔渲儆梦淞φ紦?jù)封地防,然后要求魯君承認(rèn)既成事實(shí),所以在孔子看來,這是不忠的表現(xiàn)。
【譯】
孔子說:“臧武仲依仗領(lǐng)地防向魯君要求封自己的兒子為臧氏爵位與領(lǐng)地的繼承人,即使狡辯這不是要挾國君,我也是不相信的?!?/p>
§5子張①問曰:“令尹②子文③三仕④為令尹,無喜色;三已⑤之,無慍⑥色。舊令尹之政⑦,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痹唬骸叭室雍酰俊痹唬骸拔粗?。焉⑧得仁?”“崔子⑨弒⑩齊君,陳文子
有馬十乘
,棄而違
之。至于他邦
,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之。之
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之。何如?”子曰:“清
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長》
【注】
①子張:復(fù)姓顓(音專)孫,名師,孔子學(xué)生。
②令尹:楚國官名,猶中原諸侯國之上卿,總理朝政。③子文:姓斗,名谷,字於菟,楚國大夫。
④仕:出來為朝廷做事。
⑤已:止,罷免。
⑥慍:生氣。
⑦政:政事。
⑧焉:表疑問的代詞,猶“哪”。
⑨崔子:姓崔,名杼,齊大夫。
⑩弒(音式):殺父殺君皆曰弒。
齊君:齊莊公,名光。
陳文子:名須無,齊大夫。
乘:量名,四匹馬曰“乘”。馬十乘,四十匹馬。
違:背離。
邦:諸侯國。
猶吾大夫崔子也:針對所到之國的當(dāng)政大夫而言,主語省略。
之:到。
清:品行純潔。
【譯】
子張請教說:“令尹子文三次出來為朝廷做事,當(dāng)上令尹,臉上沒有高興的表情;三次被罷了官,也沒有生氣。每當(dāng)解職之際,他總把自己任令尹時(shí)的政事告訴新上任的令尹。您看這個(gè)人怎么樣?”孔子說:“夠忠誠的了?!眴枺骸澳芊Q得上仁嗎?”說:“還不知道。哪談得上仁呢?”“崔大夫殺了齊君,陳文子有四十匹馬,拋下它們就離開了故國。到了另一諸侯國,說:‘這里的當(dāng)政大夫與我國崔大夫差不多?!碗x開了它。到了第三個(gè)諸侯國,又說:‘這里的當(dāng)政大夫與我國的崔大夫差不多?!蛛x開了它。您看這個(gè)人怎么樣?”孔子說:“夠純潔的了?!闭f:“能稱得上仁嗎?”說:“還不知道。哪談得上仁呢?”
§6子張問政①。子曰:“居之②無倦,行之③以忠?!薄额仠Y》
【注】
①政:從政。
②居之:任職。
③行之:處理公事。
【譯】
子張請教如何從政??鬃诱f:“任職期間不要懈怠,處理公事要憑忠誠之心?!?/p>
§7子曰:“人而①無信②,不知其可③也。大車④無輗⑤,小車⑥無軏⑦,其⑧何以行之⑨哉?”——《為政》
【注】
①而:通“如”。
②信:真誠,信用。
③可:宜,好。
④大車:牛車。
⑤輗(音尼):車轅上端橫木,用以縛住套在牛脖子上的軛。
⑥小車:馬車。
⑦軏(音悅):轅端往上彎曲的鉤衡。
⑧其:則,承接連詞。
⑨行之:使之行駛。
【譯】
孔子說“:一個(gè)人要是沒有信用的話,真不知道他怎么辦才好。牛車要是沒有轅端上的橫木,馬車要是沒有轅端上的鉤衡,那么怎樣使車子向前行駛呢?”
§8子曰:“二三子①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②。吾無行③而不與④二三子者⑤,是丘⑥也。”——《述而》
【注】
①二三子:你們,是對學(xué)生的愛稱。
②爾:你們。
③行:行為。
④與(音欲):通“語”,告訴。
⑤者:表肯定語氣的助詞。
⑥丘:孔子名丘,自稱其名是謙遜的表現(xiàn)。孔子為人率直,故有以上之說。
【譯】
孔子說:“你們以為我隱瞞了什么嗎?我不會(huì)對你們有什么隱瞞的。我沒有什么行為不可以告訴你們的,這是我為人的特點(diǎn)?!?/p>
§9子疾病,子路使門人①為臣②。病間③,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④!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⑤?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⑥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⑦予縱⑧不得大葬⑨,予死于道路⑩乎?”——《子罕》
【注】
①門人:孔門中人,子路的同學(xué)。
②臣:家仆??鬃釉?dāng)過魯國大夫,有過家仆,去職之后自然也取消了貴族待遇。子路在孔子生病時(shí)要同學(xué)們充當(dāng)孔府家仆,無非想為孔子增添虛榮。
③病間(音見):病情略有好轉(zhuǎn)。
④久矣哉由之行詐也:即“由之行詐也久矣哉”,倒裝句。
⑤吾誰欺:即“吾欺誰”,倒裝句。下文類此者,依此類推。
⑥無寧:不如。
⑦且:承上連詞。
⑧縱:縱然,即使。
⑨大葬:大夫方可享受的死后的隆重葬禮。
⑩道路:泛指野外??鬃討嵱隰攪倭鸥瘮?,寡廉鮮恥,于定公十三年自動(dòng)去職,離國出走,在外流浪了14年,至老方歸。有感于此,以為不死在野外,而能死于家中,也可聊以自慰了。
【譯】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要孔門中人偽裝成孔府家仆。當(dāng)病情略有好轉(zhuǎn),孔子就說:“仲由(即子路)行使欺詐做法已有好長一段時(shí)間啦!我明明沒有家仆,卻裝作有家仆,叫我欺騙誰呢?欺騙上天嗎?再說,我與其死在家仆手上,不如死在你們手上呀!況且我縱然享受不到大夫死后的隆重葬禮,難道我是死在野外嗎?”
§10子曰:“人之生也直①,罔②之生也幸③而免④?!薄队阂病?/p>
【注】
①直:正直向上,比喻品行正直。
②罔:通“枉”,彎曲,比喻品行不正。
③幸:僥幸。
④免:免于夭折。孔子主張為人正直,反對弄虛作假。
【譯】
孔子說:“人的成長應(yīng)當(dāng)正直向上,要是彎曲地生長,至多只能僥幸地避免夭折的結(jié)局?!?/p>
§11子曰:“孰①謂微生高②直?或③乞醯④焉,乞諸⑤其鄰而與之?!薄豆遍L》
【注】
①孰:誰。
②微生高:也作尾生高,魯人。
③或:有人。
④醯(音西):醋。
⑤諸:之乎。乞諸其鄰而與之,是不誠實(shí)、不正直的做法,因?yàn)槁訆Z了他人美德??鬃又鲝堊鋈藨?yīng)當(dāng)坦誠,不可弄虛作假,沽名釣譽(yù)。
【譯】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為人正直?有人向他要一點(diǎn)兒醋,他竟到鄰居那里討來給對方。”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