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上的深宅大院
武康路上的深宅大院,仿佛是一條古董項鏈上一連串的珠子,一顆隨著一顆在手里捏過去,由于年代久遠,變得不那么緊密,斷斷續(xù)續(xù)的,但每一顆都很陳舊,也都很值錢。那籬笆與梧桐樹后被茂盛的枝葉遮擋著的豪宅,不是一般人能親歷的,所以裝載過的故事大概足夠?qū)懸徊亢I蟼髌妗?/p>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即便在武康路來回走過千百遍,也永遠只能在圍墻之外抬頭看看大花園里房子的尖頂,或者某一扇微微掀開的老虎窗,只不過是企圖窺探一下其中的秘密。哪怕有個人影讓我們看見也好啊。然而,深宅鴉雀無聲,始終不會正面告訴外人里頭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塊又一塊標有“保護建筑”的牌子,提醒人們,這門里的世界與路上的行人之間有著歷史和命運的長長距離,難以靠近。也許,只能通過別人的敘述或文字記載,來了解那神秘的大房子背后的事情。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武康路區(qū)域由于交通、消費等配套設(shè)備的完善,吸引了眾多富有的歐美僑民,形成了一個西區(qū)的“上流生活社區(qū)”。這一時期那里的住戶不是洋行大班、外籍官員,就是身份顯赫并受過西式教育的中國名流。
比如武康路99號,就是英商正廣和洋行大班的房產(chǎn),解放后潘漢年也在里面住過。這座建于1928年的別墅,是典型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住宅,這類風格的建筑曾在當時的上海郊區(qū)非常盛行,顯著特征就是建筑面積較大,尖屋頂高高聳起,紅瓦鋪屋檐,墻面刷成淺色,有大的庭院。要問庭院大到什么程度?舉個例子,比如武康路119號,解放前收藏家張叔馴叔侄的私家花園,據(jù)說當年不僅造了假山、池沼、噴泉,還有網(wǎng)球場和游泳池。
李安在電影《色·戒》中有一個情節(jié)處理得很有意思,當王佳芝一時心軟放走了易先生以后,坐上一輛黃包車,說“去福開森路”。小說原著里并沒有提到福開森路,為什么電影里她要去福開森路呢?李安這么處理,顯然是查閱過很多資料的。1943年以前的武康路,就叫福開森路,孤島時期,那一帶花園洋房獨門獨戶,又安全隱蔽,便成為汪偽政府高官在上海的聚居之地。像湖南別墅,老早就是周佛海的舊居。所以《色·戒》里暗殺汪偽漢奸的故事背景,和福開森路聯(lián)系到一起,是很合情理的。
而歷史上,福開森路的確發(fā)生過一場震驚全國的刺殺事件,那是1938年的“唐紹儀血案”。當時民國第一任內(nèi)閣總理唐紹儀剛剛退休,寓居在福開森路18號(今武康路40弄1號),日本政要企圖籠絡(luò)他,頻繁派人與他接觸。唐紹儀曖昧的態(tài)度招致國民黨的強烈不滿。終于,1938年9月的某一天,他被人暗殺在福開森路家中。傳說是他在俯首看一件青花瓷古玩的時候,被人從背后用斧頭,對準頭頸一斧頭砍下去。
如今武康路40號的弄堂外有新裝修過的竹籬笆,那西班牙式樣的老房子里,只有寧靜又祥和的市民生活,絲毫找不到多年以前血光之災(zāi)的遺痕。而這條路上與那些深邃如迷一般的大宅子共存的,是路邊晾著的破棉被、拖把,沿街不起眼的煙紙店、五金店,還有一個熱鬧的室內(nèi)菜場。庭院深深的神秘與人間庸碌,就是這樣各得其所地彼此兼容著,并且,它們可以繼續(xù)相安無事,天長地久下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