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話中傳神的方言
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但也不斷從各方言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來豐富自己。例如,搞、名堂、把戲、扯皮、垃圾、癟三、別扭、尷尬、蹩腳、里手、坍臺、搭檔、二流子、拆爛污、一股腦兒等等,這些方言詞都表示了某種特殊的意義,普通話里沒有相當?shù)脑~來表示,所以把它們吸收進去。
就我所知,昆明話中有一些十分精當傳神的方言詞也可以進入普通話詞匯。比如,洗澡時身上搓下來的臟物用什么詞兒表示恰當呢?據(jù)說,北京話叫 “泥布卷兒”,山東話叫 “布圾兒”,上海、四川、安徽話都叫 “夾夾”或 “夾子”,廣東話叫 “狗夾”,這些叫法都沒有多少道理,唯獨昆明話叫 “鏖糟”是有來頭有根底的。明代“鏖糟彌勒佛”便是明證。又如表示溫度低的近義詞,普通話中有“涼”、“冷”、“冰”,而昆明話在 “冰”之上還有一個 “扎”字,即冷得扎手刺骨之意。真是入木三分!表示速度慢的近義詞,普通話只有 “緩”、“慢”,昆明話還有“悠”,如說 “你悠悠走”。它的內(nèi)涵比普通話的 “悠”字還要豐富,兼有緩慢和閑適雙重意味。 “拉抻(chēn)”具有直截、坦率、公開、徹底等意思,如說 “有意見就拉抻提嘛”。“水”字本是一個名詞,但昆明話中還可用作動詞,如“不要 ‘水’人!”即不要失信于人。這是以水的流動不定來譬喻人說話做事不把穩(wěn)、不可靠、不講信用。
這樣活用詞義是很精當?shù)?。北方方言系統(tǒng)的昆明話漸漸向普通話靠攏,普通話也會從昆明話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方言詞,豐富自己的詞匯。
1983年5月15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