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僚書》里的為政真經(jīng)
《睦僚書》是袁了凡為政 “事事為民”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他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出一個真正的儒者為官所具有的獨特風(fēng)景。很多都是經(jīng)過深入思考的如何為民服務(wù)的具體措施,很多基本思想和做法對今天仍然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
專門寫一篇以和睦同僚為主題的論述,包括的內(nèi)容卻是怎樣千方百計地為民服務(wù),這在古人也是鮮見的。我們能從了凡真誠的文字中感受到他樸實無華而又一心為民的政風(fēng)。我們看他的具體論述:
宇宙亦大矣,人生其間特瞬息耳,是故古人有惜陰之說。至于同官暫聚,出入相依,遠則四五年,近則一二年,又瞬息中之瞬息也。及今不相砥礪,共修大業(yè),使同肝協(xié)膽,永訂心期,一朝別去,欲求復(fù)聚,不可得矣。爰列數(shù)條,相與共守之。
宇宙很大,人生很短,所以古人有惜光陰之說,所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爸劣谕贂壕?,出入相依”,至于大家在一起做官,聚在一起,出和入都在一起,有時候跟老婆在一起的時間,還沒有跟下屬的時間多,尤其是一忙起來的話,跟身邊人的時間,有時候比跟家里人的時間要長。遠的四五年,近的一兩年?!坝炙蚕⒅兄蚕⒁??!闭媸莿x那中的剎那,就是特別快?!凹敖癫幌囗频Z,共修大業(yè)”,如果現(xiàn)在不相砥礪,共同去做事業(yè)?!笆雇螀f(xié)膽,永訂心期,一朝別去,欲求復(fù)聚,不可得矣?!边@話講得特別好。我們有時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老覺得眼前的日子好像總會這樣過下去。這是一種假象,其實人與人生活工作在一起無形中變化很大,有時調(diào)出一個單位,以前的同事基本上三五年才見一面,很難見。所以人生的緣分當珍惜。怎么打造一支隊伍,怎么與下屬相處,做好領(lǐng)導(dǎo)干部,你們看,了凡與大家約定了幾條。
一、眾志成城,共建和諧團隊(團隊)
怎么把這個隊伍建立起來,這是“團結(jié)一致法”,是我們做領(lǐng)導(dǎo)要掌握的。我們來看了凡的觀點,了凡首先從理上和情上來講現(xiàn)實。其實中國的文化,看上去是說理,心即理,其實心和理都來自于“情”。情理情理,我們都有感情?!盁o情之理”則太孤僻,太寡淡,所以用好用正情一切都會很好。《詩經(jīng)》里面,就是這個“情”調(diào)理得最好,它出來的東西都特別棒!比如說《漢廣》,你愛一個女人,可是她偏偏不喜歡你,你要愛之敬之,愿意為她秣馬,內(nèi)心還要尊重她,而不是勉強去擁有她。這個“情”很正的話,人的情緒體系就很好。我們來看了凡如何說:
——同官有兄弟之義,較之同年尤為親厚。蓋同年系一日開榜之情,而同官有數(shù)年義聚之樂,其分頗殊。惟同官相聚而不勖以道義,于是情義不洽,邈如路人矣。甚至有背毀而面諛、心非而口諾者,皆世之戮民也。我輩須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患難相恤。毋論今日相與,藹如一家。即他年相別,升沉路殊,亦須敦世講之誼。近則子孫拜候,義篤通家;遠則書問往還,情敦骨肉。此理此義,直逼古人,千萬毋忽。
了凡從“情”入手,說同官有兄弟一般的情義,甚至比 同榜關(guān)系更為親厚?!巴辍?,意思是同榜,科考同一年同一天發(fā)榜,叫作“同年”。但同年只是那一天同時發(fā)榜,同官則有數(shù)年義聚之樂,一日和數(shù)年能比嗎?所以緣分很是特殊。但事實的情況是,如果大家是同事,相聚,不以道義相勉勵,彼此之間沒有一個基本原則,沒有道義,兩人感情就會不好,明爭暗斗。有時候局長與副局長,貌似“路人”。什么叫“路人”?“路人”就是看見別人快餓死了你可以不管,孟子講“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子視君如國人”,國人就是路人。就是了無相關(guān),甚至彼此之間“背毀而面諛”。底下罵你,罵局長、罵市長,當面卻點頭哈腰?!靶姆嵌谥Z者”,嘴上說:“啊,你真好,你真英明,我跟著你干特別開心?!毙睦飬s想:真倒霉,遇到這個領(lǐng)導(dǎo)?!敖允乐畠J民也”,這是世間可憐的“僇民”,又作“戮民”。戮民就是遭遇不好,得不到護佑的人。龔自珍有詩句云:“八十罹饑寒,雖生猶戮民。”意思是80歲的人了還陷入饑寒交迫中,雖然活著,也是天拋之民呀。
那怎么做到呢?“我輩須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患難相恤.毋論今日相與,藹如一家?!本捅舜司珠L副局長也好,上下也好,要做到一個“德業(yè)相勸”,對彼此過失能相互提醒,有困難能相互幫助。不要說我們今日相遇才“藹如一家”,到“即他年相別,升沉路殊”,幾年后,局長副局長分開了,調(diào)任走了,也許你升了他降了,也許他升了你降了,道路不一樣了。“亦須敦世講之誼”,也要講兩人之間的情誼,畢竟一起共過事。如果彼此一直比較近的呢,子孫之間就相互拜候、相互走動?!傲x篤通家”,情義如同同姓通家。老子姓李,唐朝李王朝也姓李,所以姓李的彼此稱為通家,就是同一個姓。離得遠呢,兩個人經(jīng)常寫信,情同骨肉。“此理此義,直逼古人,千萬毋忽?!边@種理這種義,可以直與古人交誼相媲美。千萬別忘記呀。這個了凡,他說“大浪紅塵好修行”,在大浪紅塵里面去悟道,把工作變成一個修道的場所。如果為官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和藹上下關(guān)系。一方面要有手段,把規(guī)章制度制定好,不要搞成一窩賊,一鍋端。現(xiàn)在就有些地方官員相互包庇,那就不對了。同時,在有規(guī)矩的基礎(chǔ)上,如果你做一個地方官,第一件事情就是你怎么去把大家攏成一團,要用一些方法和手段。這是了凡建設(shè)團隊的第一條。你看,把隊伍建設(shè)先放在第一。了凡為政之風(fēng)了不起。
二、參透受賄本質(zhì),清廉風(fēng)氣(戒貪)
接著為政的一大挑戰(zhàn),也是為政的一大考驗就是清廉問題。你往那兒一坐,怎么面對財物?面對給你送錢的你怎么辦?人的級別一動,就有人聞風(fēng)而動,開始送各種東西了。有人恨不得用盡各種辦法奉承你,然后各種“送”。但一旦你不再當領(lǐng)導(dǎo),這些人就突然蒸發(fā)了似的,世路炎涼,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呀。很多單位領(lǐng)導(dǎo)退休之后和退休之前,兩重天。人就是在失去權(quán)力之后,才能看清權(quán)力的本質(zhì),人心的變化。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各種好,是真的好,不一定!你真的好,是你沒有這個位置的時候,別人還能這么對你,才是你的人品等方方面面的好。所以面對“送”,別人因為你是官才來“送”。我們來看了凡怎么看:
——官之受賄,猶女之失節(jié)也。失節(jié)之女,人盡鄙之。官受賄而不恥者,良心盡喪也。我輩既號同心,各當砥礪名節(jié),以清廉自誓。昔范文正公讀書長白寺,掘地見金一窖,亟瘞之。告主僧曰:“吾他日當修此寺?!奔肮珵槲鲙洠蛊渫街]之,公一無所助,但贈書一封、茶一笓而己。僧歸。拆書,則云殿后有金一窖。如言發(fā)之,得銀四萬二千余兩。用修寺,余銀復(fù)造范公橋。后公入相,計所得俸銀,適四萬二千有余。
了凡這句話講得特別狠:“官之受賄,猶女之失節(jié)?!碑敼俚氖談e人的錢,就像女人去偷漢子。過去講“失節(jié)之女”,就是她有老公,還去跟別的男人在一起?!叭吮M鄙之”,大家都看不起她。“官受賄而不恥者,良心盡喪也。”你受賄了,還不感到羞恥,這個當官的沒有廉恥了。我曾聽檢察機關(guān)的人給我講過一些事情,我覺得挺逗的。他說現(xiàn)在有些官員,本來是查某個人的事兒讓他過來問問情況,他嚇得要命,馬上主動說,我收了多少多少錢,在哪兒哪兒,邊說就邊尿褲子,都濕了。然后動不動就開始哭。有時候人坐到一定的位置上其實很虛弱。所以,你收了別人的錢,其實是那個人給了你一個巨大的隱患,在煎熬著你的身體,那才是真的害你。學(xué)了凡的《睦僚書》對今天領(lǐng)導(dǎo)干部會有顯著的作用。因為這個不該是你的東西。古人講,其事好還。就是什么事情呀,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我輩既號同心”,同事在一起,要把隊伍帶好,因為如果一鍋端,人家秘書跟著你十幾年,你大領(lǐng)導(dǎo)倒了,這個秘書也被毀掉了,盡管他沒做什么。所以我們既然要同心,就應(yīng)當“各當砥礪名節(jié),以清廉自誓?!?/p>
這里了凡講了個有意思的故事。就是范仲淹讀書的時候,有段時間他在長白寺里讀書,偶然發(fā)現(xiàn)有個藏了好多黃金的地窖。一般人在這個時候,都會狂喜不已。又不是偷的,突然發(fā)現(xiàn)這么多金子,能不要嗎?凡圣之別,于此處見。
喜歡財、喜歡官,很正常。關(guān)鍵是你怎么對待它。要是我,在我們家菜地里面,或者在某個鄉(xiāng)下居住的時候,到某個后廟里面,自己去上個茅房,無意中一杵,看見一坨黃金,我可能會撿。當然,如果撿了,像我這種人,我可能要做點慈善,因為現(xiàn)在沒撿每年我要做慈善??赡苡械娜藫炝酥螅芏季璜I給國家。還有人可能晚上就請哥們?nèi)ハ丛?、喝大酒,然后包二奶。那范仲淹呢?“亟瘞之”,很快就把黃金埋上了,看看這個人的品德!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我們要去學(xué)他,我們不要假設(shè)自己能做得到,這是兩個情形。我們現(xiàn)在有些人,假設(shè)自己能夠做到,但是不一定真正能做到。這也是自我欺騙,葉公好龍。
范仲淹埋上黃金后跟這個住持說,合適的時候我會幫你把這個廟修起來。后來,范仲淹在戍邊時做西帥。廟里的住持想起這個事兒,就派人去拜謁他,意思想讓他捐點錢。范仲淹只是給他寫了一封信,還送了他一盒茶葉。住持拆信一看,信中告訴寺廟后面有金一窖。按范仲淹所說找到地窖,得銀四萬二千余兩。哇!幾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shù)呀!我有一個朋友,也給我講過一個事兒。他們家祖上有一個地方,埋著上億的金銀,他自己也看見過,他問我怎么辦?我給他列了個完整的方案。一部分捐給國家,一部分設(shè)立讀書基金,一部分怎么怎么樣。我說你如果把自己家悄悄都挖了,就可能有奇災(zāi)大禍。因為從來沒有財富經(jīng)歷的人,突然面對巨大財富很容易出奇災(zāi)大禍。
住持用了這些金銀,修繕了寺廟,又用剩下的錢造了范公橋。后來范仲淹當了宰相,一計全部俸銀,就是四萬二千兩。人生這個數(shù)呀很奇怪。如果當年他在長白寺,悄悄把這四萬二千兩銀子拿走了,可能我們歷史上就沒有范仲淹做宰相了,或許至多歷史上多了一個小富翁。
三、提倡節(jié)儉,以身作則(正風(fēng))
為政如何對待名聞利養(yǎng),為什么古人要以身作則以正風(fēng)。那是因為,衣食聲色容易使人陷落。了凡怎么看待奢儉呢?
——古人有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庇麆盍?,先崇節(jié)儉。糲飯菜羹可以供客,惡衣菲食可以臨民。除小倡俗樂及賞錢等相約久不用外,今后每會,食不過五品:三葷二素,不許宰牲,不許開卓。有隨時鮮果或用一二,不得過豐。蓋民間風(fēng)俗,自當官府敦之。寶坻士風(fēng)頗厚,倘不崇儉素,惟導(dǎo)以奢靡,豈惟有損士風(fēng),兼當?shù)蒙莩薏幌ЦV畧笠印?/p>
諸葛亮說過一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辈贿h離物質(zhì)紛擾,不淡泊一點,志向就顯不出來,內(nèi)心不安靜些,就容易陷入日常,就難以走得更遠。所以要廉潔,節(jié)儉。粗茶淡飯招待客人,不丟臉。衣服簡單一點,吃的簡單一點,不妨礙你去管理百姓。所以了凡來寶坻做的一件事兒就是,“除小倡俗樂及賞錢等相約久不用外,今后每會,食不過五品”。他新到這個地方上任,過去官府會請一些人來唱戲等,搞這些東西要花點錢,他一概不花其余,不像別人的官員花銷超支,他不用。而且吃飯不過五樣,“三葷二素,不許宰牲,不許殺豬,不許開卓。有隨時鮮果或用一二,不得過豐?!彼J為,像寶坻這個地方的風(fēng)氣,如果官府帶頭,就會改變民風(fēng)。寶坻的世風(fēng)淳厚,讀書人的品行還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你不崇尚簡樸,而奢靡浪費,不但有違世風(fēng),有辱士林,“兼當?shù)蒙莩薏幌ЦV畧笠印?,還會引來不惜福之報,就有報應(yīng)。
四、公務(wù)往來減少繁文縟節(jié),又保持雅道(簡政)
古來官場,容易繁文縟節(jié)。如何既能保持必要的禮節(jié),又兼顧文雅之道,了凡作了自己的一些探索。他說:
——書柬往來,只用單帖。有事即書帖上,不必更備副啟。直書本情,不必文飾。要使實意薰蒸,繁縟盡減,庶存雅道。
過去為了講究,書柬往來需要另外附上一封信時稱之為副啟,了凡認為沒必要再附上一道手續(xù),直接“直書本情,不必文飾”,把問題講清楚了就行,不要之乎者也講一大堆,還另封一信。“要使實意薰蒸,繁縟盡減,庶存雅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而減少這種繁文縟節(jié)。庶幾可以保存雅道,這其實是簡政,不要案牘紛紛。了凡這么早知道從百姓和日常出發(fā)方便百姓。我覺得《睦僚書》里這些東西和做法,對應(yīng)我們?yōu)楣僮月?,特別有啟發(fā)。
五、發(fā)動自力更生,家屬無特權(quán)(私用)
了凡的某些為政風(fēng)格,居然很有現(xiàn)代性。比如家屬無特權(quán),他很早就這么做了。一人當官,“七大姑八大姨”都享受,這本是過去官場潛規(guī)則。但了凡無人要求與強迫他,他也做到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舊時各衙小菜,皆系園頭供給,其來已久,受之似不為過。但愿為廉吏,則一針一草,皆不可費民之力,故謝絕之。今與相約:但衙中隙地,皆令種蔬,盡足供給。且不使家人輩無事而食,長其游惰也。
了凡說,以前衙門都是吃園頭供應(yīng)的小菜,接著這樣做,似乎不為過。但我既然想做一個廉官,那么一針一線,我都不要老百姓費力,以后不要給我送了。今后與大家相約:但凡衙門內(nèi)的空地,都可以種上蔬菜供給。
了凡以前的寶坻衙門府在哪兒?現(xiàn)在還在嗎?保留了嗎?原址還在嗎?如果還在是特別有意義的。山西平遙的縣衙就恢復(fù)得特別好。了凡的事跡那么多,值得一條一條收錄起來,作為地域治理的傳統(tǒng)教育基地。
“且不使家人輩無事而食,長其游惰也。”了凡不讓家人不干活就白吃飯,不長他們的惰性。我出去干活、種菜去,老婆雖是官太太,孩子雖是官二代,也都去干活。了凡之心多純粹呀。不與民爭利,家屬無特權(quán),主動帶頭干活,特別好。
六、惠民以利,防止不公(惠民)
在傳統(tǒng)官吏中,能像了凡這樣的真正完全一心為民的也不多見。他似乎在作為一項系統(tǒng)思考工程為民謀利,有的做法甚至是在限制官家權(quán)力。這是讓人詫異的。比如以下的舉措:
——往時買辦,內(nèi)有支房,外有鋪行,取用甚易。今悉革除,各發(fā)銀現(xiàn)買,須稍優(yōu)其值,使小民樂與官為市。不然胥隸出入,緣肆侵欺,自以為平而實尅之矣。
了凡針對過去的買辦,官府內(nèi)部有支房,外面直接就有與官家做生意的店鋪,用起來很方便。我們現(xiàn)在的政府采購就是這樣,由辦公室去做?!敖裣じ锍保朔捕冀o革除了,因為這個買辦,專門給政府買,中間有各種收賄受賄的機會。老百姓的定價其實是低的,買辦居間贏利。了凡決定直接采購,各發(fā)現(xiàn)銀現(xiàn)買?!绊毶詢?yōu)其值”,而且要付給店家多一點錢,五塊錢一斤,給你五塊五分。 “使小民樂與官為市”,使老百姓樂于給官府供應(yīng),取消中間商。防止買辦掙來的利益賄賂官員,使欺壓百姓的利益讓給百姓。他這個做法實際可不可行,我們需要酌量。但至少是他的一個惠民方法。了凡認為底下負責(zé)采購的小官出入,“緣肆侵欺”,使勁壓老百姓的價,“自以為平而實尅之矣”,自以為是講價,實際上是克扣百姓,壓老百姓的價錢??吹竭@一點,我覺得從出發(fā)點上看到也是很好的。
七、治政累德,愛民布德 (官責(zé))
了凡通過強化行政行為的倫理性,在各個方面替老百姓著想。這種思想建立在治政累德,愛民布德上、我們來看:
——官無崇卑,皆民望也。一念愛民,便可布德;一毫不慎,或致播殃。我蒙祖宗福蔭,而受朝廷一命之寄,若不布德而播殃焉,則先世所積之慶自我斬之矣,其何能忍?今日相約:待人求恕,處事求忠,財用求省,刑罰求輕,斷獄一節(jié)尤當加意。事有可惡而尤原其情,情無可矜而尤量其無知,憫其失教。必于死中求生,惡處求愛,斯為邁種德之道。學(xué)中三師,雖無政事之寄,實有教化之責(zé)。一啟口也,無益于人勿言;一舉足也,無益于人勿行;一臨事也,無益于人勿處。積之久久,福將自大。每人各置一籍,每日所行之事,或善或惡,隨手記之。月終一會,出簿互觀,以驗學(xué)問之消長。
了凡說官不分大小,老百姓都對你有期待。你一念愛民,就可以布德;你一點點不謹慎,就會播殃,會帶給老百姓很大的麻煩,這一點是多少為官者缺乏的敬意。在政府機關(guān),一個政策下去,抬高半個點,可能就影響天下很多人。尤其是要害部門,關(guān)系天下民生呀。
“我蒙祖宗福蔭,而受朝廷一命之寄”,我自己蒙祖宗的福而當了這個縣官,我如果不去布德而去造孽,傳播害百姓的東西,“則先世所積之慶自我斬之矣”,我祖宗積的善都被我斬斷了,我怎么能忍心?所以今天相約,待人求寬恕,處事求忠信,財用求節(jié)省,刑罰求輕用。審判斷獄一節(jié)尤其要注意?!笆掠锌蓯憾仍淝椋闊o可矜而尤量其無知,憫其失教?!边@個心思特別好!就是說,他確實干了壞事兒,特別讓人討厭,還要去查明他的動機里有無值得原諒的。他去偷這個東西,如果是他媽快餓死了,他是孝子,給媽偷了幾個包子,那是孝子呀,雖然過去偷是個很大的失節(jié)。如果確實在動機上沒有什么可以原諒的,但是你還要原諒這個人的無知,因為做賊就是無知。在了凡看來,就是“傻”。要“憫其失教”,官府有教化的責(zé)任,民犯法,官府有失教之職。你看,主動限制政府權(quán)力,主動承攬政府責(zé)任,了凡之為民如此。清朝的時候是這樣,我們歷朝歷代的政府也都是這樣。就是如果這個地方總是洪澇災(zāi)害,使百姓不能安居,皇帝就要下“罪己詔”,地方官就要被免職,因為說明這個人的德行不行,失教?,F(xiàn)在我們也搞“問責(zé)制”,地方如有大火、大水、大災(zāi)、大爆炸,縣委書記、市委書記要負責(zé)。
“必于死中求生,惡處求愛,斯為邁種德之道?!鼻懊嬷v過“邁種德”,就是讓百姓有死里求生的機會,對討厭的人也能給他溫暖,這才是長久布德之道。
在學(xué)校里面的三師,就是官學(xué)里的三師,他雖然沒有政績之記,沒有政治上的責(zé)任分工,但是他有教化之責(zé)?!耙粏⒖谝病?,一開口說話,“無益于人勿言”,無益于人的話不要多說?!耙慌e足也,無益于人勿行”,無益于人的事情不要去做?!耙慌R事也,無益于人勿處”,一處理事,無益于人的時候,不要去處理它。
這樣積累久了,你的福氣就大了。每個人把每天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到月底相互來比較一下,以驗學(xué)問之消長。
八、細微處體察民情,不擾民(恤民)
官有權(quán)力,一擾民,百姓害怕就可能來巴結(jié)官府,有些人就開始給官府送禮。了凡主張減征不擾民,體恤民情。尤其可貴的是,了凡深知行政運作機制,主動限制和規(guī)范官府的權(quán)力執(zhí)行方式,以避免擾民。我們來看:
——本縣詞訟,軍匠發(fā)二衙,錢糧馬匹發(fā)三衙,斗毆盜賊發(fā)四衙,其事關(guān)風(fēng)化及豪強難制者,留堂自理。并不差人,皆原告自拘,不服則令保正催拘,頗為省事。今后各衙亦宜遵此,除巡捕強盜許差人密緝外,其余一應(yīng)公事,皆守堂規(guī),庶為得體。
了凡規(guī)定,本縣的詞訟,軍匠事務(wù)發(fā)往二衙,錢糧馬匹發(fā)往三衙,斗毆盜賊發(fā)往四衙,其事關(guān)風(fēng)化以及豪強難制的,由自己直接處理。據(jù)《袁了凡文集》中記載,過去有一個姓王的,是寶坻當?shù)氐暮缽姟.敃r是東廠的一個特務(wù)頭子。他第一次碰到了凡,冷言相遇,根本不把了凡放在眼里,看不起他。這個人在當?shù)厥菣?quán)貴,有好多田地,還不繳稅,對官府是各種刁難。但是跟了凡接觸幾次之后,后來居然就變成了凡的弟子,執(zhí)弟子禮,天天跟著了凡后面學(xué)習(xí)。了凡把一個特務(wù)頭子、一個權(quán)貴變成了他的學(xué)生,所以了凡化人無數(shù),很是厲害。
一般地方犯事,官府動不動就派公差拿人。這樣造成很多官府人員的徇私機會,而且百姓也容易驚懼。了凡主張,“并不差人,皆原告自拘,不服則令保正催拘,頗為省事?!本褪莾扇擞忻埽丛姘驯桓婢羞^來,不服的,就讓鄉(xiāng)里保正也就是鄉(xiāng)干部把被告拘過來,別動不動就派公差出動,這個很省事兒。因為公差一動直接參與,各種“送”就來了。官要刁難百姓很容易。所以,了凡讓各衙門去差人“除巡捕強盜許差人密緝外”,就是除巡捕強盜需要派公差悄悄去抓之外,“其余一應(yīng)公事,皆守堂規(guī),庶為得體?!?/p>
這一條讓我特別感動。盡量不去干擾老百姓。我處理過很多很復(fù)雜的事情,感慨的一點就是,在中國辦事其實很難,相互體恤一點,禮之用,和為貴,真是身在公門好修行。
九、教化為先,不期速效(教化)
一個地方官,非常主動地去關(guān)心地方的文化與教化事業(yè),并親自為士子們講課。如何關(guān)心青年士子,是了凡很用心的一塊?!抖Y記》說,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了凡是積極的踐行者。了凡認為:
——教化是今日急務(wù),朔望為諸生講書,逢九約諸生會課,豈僅僅為舉業(yè)哉?專冀語言文字之外,或有所感發(fā)耳。然教人以言,不若示人以行,我輩誠相興與,實敦行誼,一廉如水,而不矯激,以沽清名;事事為民,而不嚴刑以求速化;處人則寧人負我,毋我負人;處事則務(wù)盡其心,勿期其效;凡我同官,孰非良士?孰非有教化之責(zé)者?愿相與勉之。
了凡認為教化是當時的急務(wù),他每月初一、十五親自為諸生講書,逢九則約學(xué)生上課。不僅僅是為學(xué)生考科舉,主要是在語言文字教育外,對人有所激發(fā)和感化。然而“然教人以言,不若示人以行”,用語言教化,不如在行動上帶頭?!拔逸呎\相興與,實敦行誼,一廉如水,而不矯激,以沽清名。”我們一起相互激發(fā),敦厚行誼,像水一樣清廉,不要矯正過急以顯示你執(zhí)政有方,獲取清名無益。要“事事為民,而不嚴刑以求速化”,要每件事都為老百姓考慮,而不要動不動就著急用刑以求事情很快解決。“處人則寧人負我,毋我負人?!边@也是很好的胸襟。寧肯我們自己吃虧,不讓別人吃虧。處事要盡其心去做,不要馬上期待效果。了凡認為所有的為官者,應(yīng)當都有教化民眾的責(zé)任。我們現(xiàn)在有的政府辦事員,總是一種下了班就和我沒關(guān)系的態(tài)度。
十、以祭祀而感格(重祭)
祭祀是了凡非常關(guān)心的。而且了凡認為祭祀可以“瞬有養(yǎng),息有存”。就是能讓人時時處處很快回到感格天地的狀態(tài)。了凡認為 :
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我輩當祭祀齋戒之日,須真不飲酒食肉,真不妄言妄動,庶有感格。不然,外慢神明,內(nèi)褻心志,其人福慶必不長矣。
了凡說,經(jīng)傳里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币馑际菄掖笫?,就在于祭祀和執(zhí)兵馬。所以,當祭祀齋戒之日,要真的不飲酒,不食肉,不妄言,不妄動,這樣才能感格上天。不然,外輕慢于神明,內(nèi)褻玩于心志,這樣的人就沒有很大很長的福氣了。我們古人教人以正,不是樹立一個司管福禍的神靈看住你。而是一個人輕慢和褻玩容易讓心志流蕩,不利于收攝精氣神。這樣的人日常總是晃晃蕩蕩,隨時把自己變成游魂一樣的心靈流浪者?;袒滩豢山K日,又何來的福氣。
十一、接待合乎禮儀 (接待)
政府接待賓客,在過去百姓是可以觀禮的。這也是教化百姓一途。而參與接待的人,也是一種對自己的鍛造。我很喜歡了凡的一點就是,他能把任何一個哪怕看上去比較枯燥的行政程序,也變得生機盎然。體現(xiàn)著他“案牘紛紛,莫非妙境”的為官理念。
——迎送進退,士民于此乎觀禮。出入三讓,祗依古禮,舉手為揖,雍容退遜,毋傲容,毋惰志,足以明禮矣。若心存忽慢,而外則折腰掃地,情之不衷,亦可恥也。
在迎來送往的時候,老百姓對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看在眼里的?!俺鋈肴專笠拦哦Y,舉手為揖,雍容退遜,毋傲容,毋惰志,足以明禮矣?!蹦愠雠c入的三讓之禮,完全按照古老的禮節(jié)。無論是舉手作揖,還是退步向后,都顯得雍容大度,彬彬有禮。不要顯出驕傲的神情,不要怠惰你的情志,這就足以示人以禮了。而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甚至于有人接見外賓時,握手都不行注目禮,禮儀盡失啊。 “若心存忽慢,而外則折腰掃地”。這是很形象的一幅圖,心中輕忽傲慢,又想應(yīng)付現(xiàn)場顯得自己很有禮貌,彎腰就快彎到地面了。心存忽慢的這些人挺有意思,他喜歡對下屬傲慢,又喜歡對上低頭哈腰,這叫欺上必瞞下。所以“情之不衷,亦可恥也?!眱?nèi)心的不純粹,通過外面輕薄動作顯示出來了。沒有教養(yǎng),沒有禮節(jié)的人真是可恥,但問題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
十二、宴樂大體 (宴禮)
官方宴會,也要有體統(tǒng)。一般在這種時候,容易呈現(xiàn)斗酒、閑扯的情形。了凡說:
——燕會之日,惟許談詩書、說禮樂,或商量民間疾苦,不得說人過失及鄙穢事。犯者以巨觥罰之。
了凡說宴會之日,只允許談詩書、說禮樂,或者商量民間疾苦。古代官府以宴樂禮招待知識分子和七八十歲以上的鄉(xiāng)老吃飯,大家喝酒的時候,很容易因熱鬧而有傷體面。了凡說,“不得說人過失及鄙穢事。犯者以巨觥罰之?!辈灰诤染频臅r候說那些男男女女,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事兒?!胺刚咭跃搛×P之”,觸犯的罰大酒,把他罰倒了算。我覺得很妙的就在這兒。如果說這種事兒,罰你別吃了,或者罰你干別的,掃了大家的興致了也不好。把個宴會弄成僵化死板的低頭吃悶餐也不好。既然有人喝酒時候胡說八道,那么就用一個大杯子灌滿酒讓他喝,讓他喝暈就不說話了。這都是本事,處理事情又得體又有技巧。小事兒里面都能夠看到光輝點。
十三、敢于改過,君子之過(民督)
為官治政,有過錯是難免的,重在能改。而難能可貴的是一個地方首官,與眾人約定一起相互監(jiān)督改過。我們看了凡怎么說:
——改過、遷善原非二事,改一分過便遷一分善。故我輩自朝至暮,只有改過一著工夫。譬如目病,但有去翳藥,并無添光藥也。既為良朋,所貴實心攻病,苦口發(fā)藥。或有所聞,即密規(guī)誨,或貽書箴勸??v使言之不當,亦宜虛懷聽受,痛刷前非。倘怙終不悛,眾共棄之。
了凡認為改過、遷善不是兩回事兒,而是一回事兒,因為改了一分過就添了一分善。他說,我們這些為官的人應(yīng)當從早到晚,只有改過這個功夫。話說得多么惕厲警戒。原來為官,不要做錯了,要能改過,就是對百姓的最大貢獻。西方對公共權(quán)力的限制,是在民主社會形成之后。了凡完全以一個儒者的良知,完成了對官員與民眾之間的權(quán)力與責(zé)任的良知審查?!捌┤缒坎?,但有去翳藥,并無添光藥也?!本拖裱劬τ胁∷频?,比如白內(nèi)障,你做手術(shù)一去掉,你把過一改,眼睛就亮了。治白內(nèi)障這種病就是把眼睛的障礙物拿掉,世界上并沒有一種光藥,撒在你眼睛上,你眼睛就亮了。這個比喻特別好。“既為良朋,所貴實心攻病,苦口發(fā)藥?;蛴兴?,即密規(guī)誨”,發(fā)現(xiàn)有好朋友有問題,貴在真心替他改病,苦口相勸也是藥。一旦聽見或者聞聽他有過錯了,就要悄悄地提醒他,或者“貽書箴勸”,悄悄寫信給他提醒他改正?!翱v使言之不當,亦宜虛懷聽受,痛刷前非?!眲e人給你提醒,即便言語不當,你也要虛心聽受,好好改正?!疤肉锝K不悛,眾共棄之。”有惡就要改,不要堅持不改,不然大家一起別理他。
十四、交厚之化在我(返己)
《睦僚書》皆談同事相處來深論為民父母。發(fā)乎情,止于此處之自省。最后一則,了凡強調(diào)與同僚相處,交往之厚完全取決于我。這也是在官場能得到更多的人的正能量的真心之語。我們往下看:
——《中庸》敘五倫,獨朋交多一“交”字。交者,謂交相通也。我之心彼知之,彼之心我知之;我之事彼能謀之,彼之事我能謀之,夫是之謂交。今同年、同官、白首不相知者,有緩急無所恃者,豈末世之交道衰歟?非然也,由我平日不能先施于朋友耳。凡我同好,胥非薄徒,跡有可疑,務(wù)諒其心;事有難處,務(wù)謀之以忠。大率天下事非一人所能獨運,孰可為股肱,則任奔走之勞;孰可為心膂,則盡籌劃之計。分猷共念,彼此各期于有成,則交自我篤,而世風(fēng)從此厚矣。
了凡認為,《中庸》敘五倫關(guān)系,唯有朋友一倫多了一個‘交’字。交是什么意思呢?說的是人與人要彼此交互相通。我的心你知道,你的心我知道;我的事你能幫助謀劃,你的事我能幫助謀劃,這樣才叫交情。
“今同年、同官、白首不相知者,有緩急無所恃者,豈末世之交道衰歟?”白首不相知,出自“白首如新,冠蓋如舊”。你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沒有,你的鄰居、你周圍的同事,幾十年了,你居然可能一點都不了解他,你們倆都沒有說過一句心里話。你跟這個人天天見,但是“白首如新”。頭發(fā)都白了,還像新認識的人一樣,彼此一點都不了解。所以古人說,白首相交猶按劍,這個人你不了解,頭發(fā)都白了,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手還要放在劍上,防止他先出鞘、先捅你,人心叵測。但是有些人,“冠蓋如舊”,舉個傘出去,在路上碰見一個人,傘碰傘兩人一聊天,好像幾十年前就認識了,一天之內(nèi)倆人就像幾十年的朋友,就是這樣。所以現(xiàn)在同一年發(fā)榜,一起做官的,就是這種白首不相識,彼此“緩急無所恃”,有急事兒這時候彼此靠不上。這難道是因為這是末世,人心澆漓,所以大家的交往之道變衰了嗎? “非然也”,不是的。
了凡認為這是因為“由我平日不能先施于朋友耳”。不要說這個朋友不好,埋怨的是末世,大家對不起我,人心險惡,事實上的原因是我平時沒有先做到。
“凡我同好,胥非薄徒,跡有可疑,務(wù)諒其心?!贝蠹液门笥?,既然跟你是同事,他也不是一貫的菲薄之徒,他稍微有些事情可疑,你就諒解他。
“事有難處,務(wù)謀之以忠?!笔虑橛须y處的時候,就需要與忠心忠誠的人一起商量對策。因為大抵上率天下事不是一個人所能獨運,你一個人干不了所有的事兒。“孰可為股肱,則任奔走之勞?!闭l可以給你做股肱大臣,誰就能幫你奔走解決事兒?!笆肟蔀樾碾觯瑒t盡籌劃之計?!闭l可以做你的心膂,就是心腹,誰就能盡籌劃之計。“分猷共念,彼此各期于有成,則交自我篤,而世風(fēng)從此厚矣。”在交友上,要彼此都有所獲,彼此獻計獻策。這樣從我先開始做起,世風(fēng)就會淳厚起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