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笑聲歡
我的三個子女工作都很忙,常常無暇照顧孩子,于是我這老屋就成了他們首選的托兒所,孫子外孫三天兩頭來搭伙。
清晨,老伴將浸透脹足的黃豆放進粉碎機里,輕輕一按電鈕,豆就成了漿。過濾、去渣、煮沸,老屋里頓時香氣四溢。孫子愛喝甜漿,老伴給他放一勺紅糖;外孫想喝咸漿,老伴為他添上一勺佐餐王。
三個孩子一臺戲,小家伙們說著笑著,不一會兒就把一鍋豆?jié){喝了個底朝天。
有一天,孫子問我:“爺爺,你小時候也天天喝豆?jié){嗎?”
“哪有這么好的福氣,不過豆子倒是常吃?!苯又?,我向孩子們講起兩件陳年往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鬼子企圖餓死四明山區(qū)的抗日軍民,在鄞江橋、烏頭門等地層層設卡,隔絕了山里與山外的聯(lián)系。樟村只種貝母不產(chǎn)稻米,更沒有鹽,再加上我父親生病,真可謂是貧病交加。母親把地里收上來的黃豆煮熟,也沒有放鹽,就讓大家充饑。初吃黃豆味道還可以,漸漸地就覺得難以下咽。我每天吵著鬧著要吃米飯,母親只好抱著我默默垂淚。
另一件事情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是個冬天,我和幾個村民用手拉車拉著干柴到寧波沿街叫賣,行程百里,載重千斤,路又崎嶇不平。傍晚動身,次日早晨才到達城里。正當饑腸轆轆之際,街邊的豆?jié){店里飄出陣陣濃香,令人垂涎欲滴,然而摸摸自己干癟的口袋,無錢高攀,便悄悄地走到一個角落,打開隨身帶來的冷飯包……
撫今追昔,真叫人感慨萬千。三個孩子聽了,都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為了調(diào)節(jié)一下氣氛,我說:“爺爺讓你們猜個謎語。土里生,水里撈,石頭縫里走一遭,搖身一變白又凈,沒有骨頭營養(yǎng)高?!?/p>
三個孩子想了老半天,怎么也猜不出,我只好自己說出了答案:“做豆?jié){。”
“不對,豆?jié){不是從石頭縫里走出來的?!睂O子一臉自信地說。
我這才意識到,小家伙們從沒見過石磨,更沒看到過這種傳統(tǒng)的磨豆?jié){方式,難怪他們不理解了。外孫問我石磨是怎么樣的。我一邊解釋一邊在紙上畫了一幅草圖,孩子們看了,哈哈大笑??粗绱颂煺鏍€漫的笑臉,我也笑了。
俗話說:若問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我為自己如今不必再出這樣的苦力而笑,為眼前這美好的生活而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