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屋檐下(1)
——城市中的住家保姆
在城市的風景里,保姆用善良、勤勞、樸實演繹著許多美麗而動人的故事,成了眾多現(xiàn)代城市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眾多城市家庭也因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游刃有余。
——作者自題
何為“保姆”?這原本是一個帶有社會歧視的稱呼,它是舊社會出身低賤、無能無用的婦女為養(yǎng)家糊口所從事的侍候人的活,因此也稱為“傭人”“仆人”。這個習慣性稱呼一直沿用至今,《現(xiàn)代漢語詞典》把它解釋為“一般指受雇為人照管兒童、老人等或從事家務勞動的婦女”。但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新的時代背景賦予了“保姆”以更多新的含義。
保姆在當代含義中更多地包含了西方所謂的家政服務業(yè)的內容,它所包括的服務內容也越來越廣泛,諸如服裝洗滌、美容、室內裝潢和布置、家庭婚姻、婦嬰衛(wèi)生、家庭保健、兒童發(fā)展和育兒、家電維修、家庭禮儀、家庭經濟、家庭簿記、接送孩子上下學、上門送餐、陪伴老人、看護小孩、代人購物等。由此可見,如今的“保姆”,既是家庭助理,又是家庭服務員,同時還是家政秘書。
家政服務作為一種職業(yè)在我國似乎是一個新事物,因而不少人仍狹隘地把家政服務僅看做是“保姆”,在他們眼里,家政就是洗衣、做飯、收拾家務等簡單的家庭事務。而事實上,早在1899年美國就召開了第一次家政學會議,明確提出家庭服務職業(yè)化。在西方,家政被視為一門集衣食住行和文化、藝術、教育為一體的科學,受到很高的重視。
很多學者都預測,家政服務業(yè)將是未來我國能吸納大量人口就業(yè)的“朝陽產業(yè)”,一方面社會的需求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有大量的人口需要就業(yè)。因此,消除人們觀念上的對家政服務及家政行業(yè)的誤區(qū),對于促進這個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應該是很重要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