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對世界的各種美好感覺,是經不起任何動蕩的、單薄脆弱的美好,是幼稚的童話般的幻想。很多人會把這種幼稚的幻想帶入成年之后的生活,幻想完美的愛情,一個完美的伴侶,就像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
這是一種前理想的、在生命初期的基礎原型代碼,這個原型很好,保留得越完整對日后人格的形成也越有幫助。但這個原型意識是脆弱和過于簡單的,且只適用于孩童階段。
當孩子們長大后,他們會發(fā)現這個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期待的東西得不到,愿望會落空,別人沒有以他們期待的方式回報他們的善意……他們都會感到失望。這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這些經歷不宜過早,也不宜太晚,在3~18歲有大量不同劑量的挫敗感需要孩子們去體驗。這個時候父母需要保有高度的覺知及智慧,就可以分辨出什么時候該保護,什么時候該放手。同時要警覺的是,父母不需要人為制造出這種失望,那就變成了一種控制,養(yǎng)育者需要做的只是順隨事情自然發(fā)展的節(jié)奏就好,并在孩子失望、悲傷時給予陪伴。這種接納和支持可以給予孩子更大的力量放下對他人的期待而發(fā)展自身的力量。
所有的體驗都是二元的,當你想明白善是什么的時候,必須同時明白惡是什么,要懂得什么是美,必須先要明白丑,要懂得更高層級的美必先要超越更高層級的丑。進化就是彼此交疊遞進的過程。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臨許多失望無力的感覺,有的是步入社會之后感受到的,有些可能經歷得更早些。這種失望相比之前是一種成長。因為你看到了世界不同的側面,你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但是你不能在這個階段停止,然后說,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就是丑的。這不客觀,也不真實,就像說這個世界是純粹的美一樣不真實。
曾經的我其實和威爾一樣都是害怕全情投入被傷害的懦夫。其實誰不會害怕呢?當面對新的未知的事物時每個人都會害怕,哪怕是那些看起來非常有力量的人。但勇士和懦夫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恐懼,而懦夫會否認和粉飾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