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木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因其具有劇毒,因而也被稱為見血封喉。生長于西雙版納的常綠林中。當?shù)厣贁?shù)民族在歷史上曾將見血封喉的枝葉、樹皮等搗爛取其汁液涂在箭頭,射獵野獸。據(jù)說,凡被射中的野獸,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就必死無疑,當?shù)厝朔Q為“七上八下九不活”。據(jù)分析,見血封喉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強心、加速心律、增加血液輸出量的功能,是一種有較好開發(fā)前景的藥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jīng)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痹,導致心率失常。
古代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生長箭毒木,當?shù)厝司徒?jīng)常在樹木的樹干部分割開一個傷口,讓樹脂流出,然后用這種樹脂涂在箭頭上來捕殺獵物。后來英國殖民者侵入此地,印第安人便用這種涂了樹脂的弓箭來抵抗英國侵略者,英軍被這種弓箭射中后立即中毒身亡,從此再也沒有人來侵略他們了。
在兩個世紀前,爪哇有個酋長用涂有一種樹的乳汁的針,刺扎“犯人”的胸部做實驗,不一會兒,“犯人”窒息而死,從此這種樹聞名全世界。中國給這種樹取名“見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的猛烈。這種樹體含白色乳汁,汁液有劇毒,能使人心臟停跳,眼睛失明。它的毒性遠遠超過有劇毒的巴豆和苦杏仁等,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樹木。
箭毒木
相傳在西雙版納,是一位傣族獵人最早發(fā)現(xiàn)箭毒木汁液含有劇毒的。這位傣族獵人在一次狩獵時被一只狗熊緊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樹,而狗熊也跟著爬上樹來。獵人折斷一枝杈刺向狗熊的嘴里。奇跡發(fā)生了,狗熊立即倒斃。從那以后,西雙版納的傣族獵人在狩獵前,常把箭毒木的汁液涂在箭頭上,制成毒箭來對抗猛獸的侵害,凡被獵入射中的野獸,走上三五步就會倒斃。每逢人們提到箭毒木時,往往是“談樹色變”,把它稱為“死亡之樹”。
箭毒木屬桑科,當?shù)厣贁?shù)民族稱它為加獨,箭毒木的葉子呈橢圓形,長幾十厘米,于春夏之際開黃色花朵,雄雌同株,梨形果實,肉質為紫黑色,時不時散發(fā)出一股菠蘿蜜的芬芳,樹皮纖維性好,經(jīng)精心處理,可以織成麻布,當?shù)厣贁?shù)民族婦女用它做成各種筒裙。但其樹上白色的乳汁含毛皮黃毒苷,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臟跳動減緩,最后導致死亡,因此箭毒木有一個可怕的外號“見血封喉”。
箭毒木
除在非洲一些地方生長外,箭毒木主要還分布在東南亞及中國的西雙版納等地方。
箭毒木的干、枝、葉子等都含有劇毒的白漿。用這種毒漿(特別是以幾種毒藥摻合)涂在箭頭上,箭頭一旦射中野獸,野獸很快就會因鮮血凝固而倒斃。如果不小心將此液濺進眼里,可以使眼睛頓時失明,甚至這種樹在燃燒時,煙氣入眼里,也會引起失明。
箭毒木雖有劇毒,但其樹皮厚,纖維多,且纖維柔軟而富彈性,是做褥墊的上等材料。云南省西雙版納的少數(shù)民族常巧妙地利用箭毒木制作褥墊、衣服或筒裙。取長度適宜的一段樹干,用小木棒翻來覆去地均勻敲打,當樹皮與木質層分離時,就像蛇蛻皮一樣取下整段樹皮,或用刀將其剖開,以整塊剝取,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個月左右,再放到清水中邊敲打邊沖洗,這樣可以除去毒液,脫去膠質,曬干就會得到一塊潔白、厚實、柔軟的纖維層。用箭毒木制作的褥墊,既舒適又耐用,睡上幾十年也還具有很好的彈性;用箭毒木制作的衣服或筒裙,既輕柔又保曖,深受當?shù)鼐用裣矏邸?/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