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柴是菊科花花柴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6厘米,寬0.5~2.5厘米,金色的頭狀花序,常排列成聚傘狀。圓柱形的瘦果深褐色,被多層白色的冠毛簇擁著。也許因為它的葉厚近肉質,摸起來有一種肥厚的感覺,在甘肅河西走廊一帶老百姓給它起了個別名叫“胖姑娘”。花花柴又是該屬唯一的一個種,所以花花柴屬在植物上稱為單種屬。
花花柴屬于肉質化的耐鹽植物,常聚生在鹽漬化沙地或荒漠帶的鹽生草甸上,也可以長在戈壁灘或灌溉農田里。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寧夏的騰格里沙漠、甘肅河西走廊、新疆吐魯番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都有分布,中亞、蒙古、伊朗、土耳其也有。
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花花柴的形態(tài)、結構有顯著不同。沙地、戈壁上的花花柴高約40~50厘米,枝條灰綠色,葉厚而面積較小,表面粗糙呈深綠色。而麥田里的花花柴能長到一米高,葉片大,表面光滑油亮,呈黃綠色。它們在內部構造上的差別就更明顯了。麥田里的花花柴莖的橫切面上有70~80根表皮毛,細胞排列較疏松,葉表皮氣孔較多,葉肉柵欄組織細胞分化不明顯。而生長在荒漠上的花花柴、莖橫切面上的表皮毛僅有18~20根,細胞排列緊密,葉表皮氣孔較少,葉肉柵欄組織細胞分化明顯,呈橢圓形。
科學工作者對花花柴所進行的試驗也說明,由于外界環(huán)境因子的綜合作用,可以使不同環(huán)境中的同一種植物在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等多方面發(fā)生變異,這種變異是環(huán)境和植物相互作用的結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