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8號”成功之后,市場迅猛拓展,占據(jù)了雜交水稻種子在東南亞國家銷售的很大份額,形勢大好、令人振奮。而種子的生產(chǎn),主要還是依賴中國。
張昭東每年回國的次數(shù)逐漸增多。2014年秋天,他計劃在國內出差一周時間,看看海南和廣西的兩個基地,一忙碌起來,五天瞬間過去,回到長沙,已是華燈初上,夜市繁華。張昭東與家人一陣寒暄之后,便取車直奔早安星城的沁軒茶館。這次回國前,他就向楊耀松預訂了幾盒安化“片片金”黑茶和幾盒德康綠茶,打算帶去菲律賓。
楊耀松坐在茶館大廳的茶臺前,正在聚精會神地把玩著一個量米的竹升子,張昭東看他這么專注,半開玩笑地說:“這種過時的玩意,有什么好看?我們老家多的是。”
楊耀松緩緩地抬起頭,見昭東來了,立刻起身迎了上去并一同將米升遞給昭東:“昭東,別看這小玩意,這可是很有代表性很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民俗用品呢!這東西現(xiàn)在還真是稀罕物了,恐怕你老家打燈籠火把都難找到這寶貝了!”
張昭東覺得這話里有因,忙捧起米升仔細端詳,只見升子外壁雕工精細,一兒童在專心讀書,母親單跪著正在用縫衣針撥起油燈的燈芯,畫面左側,豎刻著四個大字“挑燈夜讀”。
觀看良久,張昭東連連贊嘆:“有意思!有意思!以前我總認為挑燈夜讀,是書童為書生掌著燈籠讀書呢,哪里知道是慈母為兒子讀書挑亮燈芯?!?/p>
楊耀松略有沉思,接過話頭:“是的,中國人自古就有讀書習俗,回溯中國歷史,自科舉制度建立以來,人們就崇尚學而優(yōu)則仕,讀書也成了跳龍門改變人生命運的最佳途徑。人生最大的喜事,莫過于金榜題名時和洞房花燭夜??稍谶^去的農耕時代,生產(chǎn)力低下,老百姓大多數(shù)處于貧窮狀態(tài)。那時全靠油燈過夜,這油燈的燈芯,短了燈太暗,看不清書本,長了燈會亮一些,但又太耗油,經(jīng)濟負擔太重。于是,就出現(xiàn)了孩子讀書,母親挑燈的普遍事實。這個米升,它除了擔負起老百姓計劃用糧的角色以外,還反映了老百姓縱然貧苦,也要靠勤儉節(jié)約,關心、支持下一代讀書的故事。這不僅僅是一種歷史的傳承,更是一個時代的寫照呀。昭東,你現(xiàn)在覺得這玩意稀罕不稀罕!”
“耀松,你這么一說還真有道理,在我印象里,你好像只在乎雜交水稻、茶葉、書法和侃大山。”張昭東興奮地看著楊耀松急切地問道:“說實話,你是什么時候對米升感興趣的?肯定另有隱情。”
這一來一去可撩起了楊耀松的雅興,他興奮地說:“我通過袁隆平老師認識了一個叫楊杰的朋友,這個人不是什么權威學者,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超乎了我的想象,尤其是對農耕民俗器具米升的收藏,可以說是癡迷。他花了近20年時間,從全國各地收集米升、斗斛等量米器具幾千件。他認為神農炎帝把人們從漁獵帶到了刀耕火種的農耕時代,是農耕文化的始祖。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則是現(xiàn)代的神農,他從根本上解決了天下米升‘滿’的問題!他之所以創(chuàng)辦米升博物館,就是想以此來教育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即使是在當今太平盛世的年代,也要懂得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
聽著楊耀松自豪地侃侃而談,張昭東急著說:“我一定要利用這次回來的機會,去看看廬山真面。”楊耀松見昭東真動了心,邊起身邊回應道:“好說,好說?!睆牟杓苌先〕鲈缫褱蕚涞摹捌稹焙诓韬偷驴稻G茶交到張昭東手上。然后對張昭東說:“走,我們兄弟倆喝酒去!”張昭東笑嘻嘻地說:“耀松,我就喜歡喝你過了期的茶、過了期的酒?!睏钜芍钢鴱堈褨|的鼻子:“兄弟你太不識好歹了,喝了我的年份茶,喝了我的年份酒,居然說是喝了我的過期產(chǎn)品!”他們時而斗嘴,時而勾肩搭背,朝著雜交水稻中心附近的那家“兄弟飯莊”走去,浸融在夜色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