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當培養(yǎng)遭遇抵制
說到這里,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委屈了,“我們不是沒有培養(yǎng)??!你說的提供機會什么的,我們都在做?。】珊⒆痈静宦犖业脑挵?,他只愿意做他想做的事情,如果我讓他做什么他一定不肯的!難道為了讓他快樂,就要事事順著他的意思嗎?”
當然不是。我們要做到只是希望他們在完成我們的要求時能更自愿、更快樂,而不要帶著被強迫或者被逼無奈的心情去做,因為在這兩種情緒狀態(tài)下,他將會取得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快樂的情緒,絕對會提高他成功的概率,也會豐富他的收獲。
所以我們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努力引導應該是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幫助的促進,而不是一種負面的,帶有貶低、控制、強迫甚至憤怒等色彩的“督促”,如果我們硬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整理房間、做額外的家庭作業(yè)、參加各種興趣班等等,寶寶們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憤怒、憎恨、對抗的情緒也會隨之產(chǎn)生。這并不是親子關系出了什么問題,其實只不過是孩子對威脅的一種本能的逃避,但這種逃避卻會蔓延到很多領域,他以后會試圖逃避家長安排的一切任務,不僅如此,這樣的逃避還會大大降低他們的求知欲,阻礙他們產(chǎn)生完成任務的動機,并且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永久的情感傷痕。這對于孩子,甚至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許多家長都看不到問題的實質,問題的實質不是應不應該約束、管理、引導、教育孩子,而是應該如何約束、管理、引導和教育。那種強制的、嚴厲的甚至是負氣的方法,不僅無法教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而他今后的人格也會多少被扭曲;而如果我們嘗試更多的,使用接納的、鼓勵的、較少敵對的、平等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寶寶們也將會更努力、更有能力、有抱負、負責任,這就是積極地培養(yǎng)帶來的結果。
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也許只要你多關注、多微笑、多鼓勵、多參與到他的努力過程中,那些之前他厭惡之極的事情都會重新引起他的興趣。他不愛讀英語是因為怕你說他進步慢、不努力;他不愛早睡覺是因為他覺得你們的家庭都是夜生活的一群,他還想和你們多玩一會兒;他喜歡頂嘴是因為爸爸媽媽都太愛講道理了,在與你們的爭辯中他從來都沒勝利過;他不愛去幼兒園也肯定有很多的原因,只是你都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孩子的興趣欄里幾乎是一片空白,擁有無限的可能,你可以讓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愉快,也可以讓它越來越狹窄、越來越無奈。
所以,你應該去培養(yǎng)你的孩子,用一種正確的、讓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作為父母,你有權利好好管教你的孩子,更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接下來整個一本書的內容,我都會努力和你分享正確的培養(yǎng)方式,也將作為一個孩子的代言人,向你描述寶寶們心里的真實想法,讓我們共同努力,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成為一個既快樂又成功的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