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摸摸天空(散文)
活動目標
1.感知夜空的美麗,激發(fā)幼兒富有童趣的幻想。
2.理解散文內(nèi)容,體驗散文的語言美。
3.培養(yǎng)幼兒對長輩的敬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按照學前班教材《語言》下冊第14~15頁制作教學掛圖。
2.幼兒準備:學前班教材《語言》下冊第14~15頁,繪畫工具一套。
活動過程
◎認識天空。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天空是什么樣子,天空距離我們有多遠。通過討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教師小結(jié):天空是一個變化無窮的空間,時而晴空萬里,時而烏云密布,時而風卷云涌,時而雨雪交加。天空距離我們時而很遠,時而又很近。天空給有夢的人無限的遐想。
◎戶外活動:觀察天空。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戶外觀察天空,引導幼兒觀察天空的博大與深邃、空曠與寂靜。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天空中的云,感受云的變幻與奇妙,并嘗試說一說天空中云的特點,談談自己的所見所感。
3.教師鼓勵幼兒在晴朗的夜晚觀察天空,并嘗試說一說晴朗的夜空有哪些特點。
◎掛圖展示。
教師展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欣賞掛圖,并說一說在掛圖中自己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否很美麗。
◎?qū)W習詩歌。
1.教師讓幼兒打開學前班教材《語言》下冊第14頁和第15頁,引導幼兒欣賞教材中的圖畫,并認真地聽老師朗誦散文,感受散文語言的文字美和散文內(nèi)容的意境美,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再次朗誦散文,引導幼兒了解散文內(nèi)容的含義,并與幼兒進行如下互動。
(1)散文中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白天和晚上的天空有什么不同?
(2)散文中的小朋友想干什么?
(3)散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想把星星摘下來送給爺爺?
(4)爺爺說天有哪些變化?
(5)天真的會變嗎?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朗誦散文,讓幼兒體會散文中所表達的小朋友對爺爺?shù)膼垡?,并鼓勵幼兒背誦散文。
◎主題繪畫:我的天空。
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天空,并為自己所畫的天空涂上漂亮的顏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