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發(fā)黃的棗樹葉
佚 名
關鍵詞 孫爺爺 棗樹 送棗 艱苦 真情
一天,我打開日記本,一片已發(fā)黃的棗樹葉映入眼簾,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憶。
那是一年級的時候,正值金秋時節(jié),孫爺爺家院內的幾棵棗樹上,熟透了的棗子掛滿了枝頭。這棗紅得像初升的朝陽,特別惹人喜愛。我們這些小鬼每當上學路過這里,便停住腳步欣賞一番,還一個勁兒地在嘴里咽口水。可是,總在我們對棗子充滿渴望時,孫爺爺就把我們趕跑了。
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孫爺爺不在家,便趁機爬過墻頭摘棗子吃。有的拿起竹竿向棗子打去,有的干脆爬上棗樹摘食。哇,真甜!我們美美地品嘗著棗子,嘴里還不停地發(fā)出嘖嘖聲。打呀,摘呀,吃呀,不知過了多久,孫爺爺回來了,我們有的迅速地從樹上跳下來,有的匆匆地扔掉手中的竹竿,個個像受驚的小鳥,東奔西撞,最后還是越墻跑掉了。(把“我們”比作“愛驚的小鳥”比喻手法的運用,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我們”落荒而逃的狼狽)
過了幾日,我們路過孫爺爺家,看到他家的棗樹竟然不見了。后來聽說那幾棵棗樹被人砍了,我們便去看“熱鬧”。來到孫爺爺家,我們不敢接近他,可他卻招呼我們過去。我們走近他,此刻,孫爺爺那渾濁的眼睛濕潤了,手里捧著棗子,哽咽道:“孩子們,別怪爺爺,那是……那是因為你們孫奶奶有病,我……我不讓你們吃,是為了留住棗子賣點錢給你們孫奶奶治病??涩F(xiàn)在,要債人把棗樹砍了,我想你們愛吃棗子,好求賴求才要了這么一小把,吃吧……吃……”(“渾濁的眼睛濕潤了”“好求賴求才要了這么一小把”生動的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體現(xiàn)出孫爺爺生活的艱難和他對孩子們的關愛)我拿起棗子,放在嘴里,卻覺得是那么苦澀……望著那被砍掉的棗樹,看著那幾個紅紅的棗子,我想了很久,也想到很多……
我執(zhí)著地撿了一片還有綠意的棗樹葉,小心翼翼地放在日記本里。我一直珍藏著,它給我留下了永恒的記憶。
素材營養(yǎng)餐
【我終于學會了給予】我曾是個沉默寡言、不太愛幫助人的孩子。在學校,我從沒有向別人說過“我來幫助你!”或“我借你橡皮吧!”之類的話。但后來的那一件小事,使我走出了沒有熱情和幫助的世界,從而變得熱愛給予了。
思維導圖
思路剖析
通紅的棗子,象征的是人們心中的真情。文章從一片棗葉引發(fā)“我”的回憶,然后飽含深情地敘述了我們與孫爺爺?shù)墓适?。當孫爺爺在棗樹被砍后,要來一小把棗子給我們吃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對孩子們的愛與關心。文章通過具體事例,運用多種細節(jié)描寫和修辭手法,表達了人們之間真切的情感,感動人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