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太在意稱呼
誤區(qū):各種稱呼太過繁瑣,不必太在意稱呼,像西方人一樣,直接叫名字最簡單。
西方人對任何人都直呼其名,即便是孩子叫父母也是如此,但是,我們是中國人,不是西方人,必須注意稱呼,否則就是不懂禮貌,就是沒有教養(yǎng)。
稱呼有稱呼對方和稱呼自己之分,稱呼對方用敬稱,稱自己用謙稱。
1.敬稱
敬稱有以下幾種:
(1)從輩分上尊稱對方。例如“叔叔”、“伯伯”、“阿姨”、“哥哥”、“姐姐”等。有時稱對方“兄”、“姐”,但自己未必比對方年齡小。如果對方為女性,且比自己年齡大,可通稱為“阿姨”、“大姐”,這種稱呼避免了對方是否結(jié)婚的問題。
(2)稱對方的身份時加上“令”、“賢”、“尊”、“高”等字。例如稱對方的侄子為“賢侄”,稱對方的父親為“令尊”、“令嚴”,稱對方的母親為“令慈”,問對方的年齡稱“高壽”等。
(3)以對方的職業(yè)相稱,如“李老師”、“王大夫”、“張師傅”等。
(4)以對方的職務(wù)相稱。如“處長”、“校長”、“趙鄉(xiāng)長”、“孫經(jīng)理”等。
(5)以“老”、“大”、“小”等稱呼對方。對長輩或比較熟悉的同輩之間,可在姓氏前加“老”。如“老張”、“老李”,亦可在對方職務(wù)前加“大”或“老”,如“大作家”、“老經(jīng)理”等;而在對方姓氏后加“老”則更顯尊敬,如“郭老”、“錢老”等;對小于自己的平輩或晚輩可在對方姓氏前加“小”以示親切,如“小王”、“小賈”等。
⑥直接稱呼對方的姓名。一般年紀較大、職務(wù)較高、輩分較高的人對年齡較小、職務(wù)較低、輩分較低的人可直呼其姓名,也可以不帶姓稱呼,這樣會顯得更親切。
2.謙稱
古時有以下幾種,現(xiàn)多已不用。
(1)用“自己不聰明”的說法來稱呼。如用“鄙人”等稱呼自己,以“愚弟”、“愚兄”等稱呼自己的親屬。
(2)用“輩分低”來稱呼。如自稱為“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不高”的說法來稱呼。如自稱為“卑職”,稱自己的妻子為“內(nèi)人”,稱自己的孩子為“小女”、“犬子”,稱自己住處為“寒舍”、“敝宅”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