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剛過,麥哲倫就派遣忠實可靠的謝蘭船長所指揮的“圣地亞哥”號去偵察。船只去探查時遇難,沒能按時返回。但從死里逃生的謝蘭船長口中得知他們發(fā)現(xiàn)了圣克魯斯河。那次他們損失了一艘最適于偵察用的快速船!
1520年8月24日,寒冷的冬季迫使艦隊在圣胡利安灣停留了將近5個月。 整整一年的時光一事無成。艦隊駛離圣胡利安灣時,所有人都默默無言,不知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什么。而麥哲倫也第一次給自己留了退路,第一次對自己的船長們承認他們尋找的這個海峽可能根本不存在,也許在南極水域。當時麥哲倫的處境恐怕是歷史上最捉弄人、最令人難堪的了。
兩天之后,艦隊停在了謝蘭船長發(fā)現(xiàn)的圣克魯斯河口附近,他們又得在這兒進行兩個月的修整。其實這一天麥哲倫已經(jīng)到達了目的,但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當麥哲倫在這漫長的兩個月中苦苦思索著他是否能找到“海峽”的時候,那個使他名垂青史的海峽離他卻只有2天的路程。
10月18日麥哲倫下令起錨。舉行了隆重的彌撒,全體船員進過圣餐,然后揚帆起航向南駛去。不久,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很深的海灣,麥哲倫下令“圣安東尼奧”號和“康塞普遜”號進入海灣深處進行勘察,并且需在5天內返回。旗艦和“維多利亞”號則留下勘查瀕臨大海的海灣,這是他為最后一次嘗試尚能投下的最后一個賭注。
一個偉大而富于戲劇性的時刻到來了。5天過去了,兩艘船一艘也沒有回來。而且還一次又一次地放著禮炮,要知道他們平時把一小撮火藥都視如珍寶。麥哲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在向他們報告勝利的消息。
麥哲倫命令他的兩艘艦船向神秘莫測的海域挺進!他們沿著迂回曲折的水路,迅速前進!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這是一條通往汪洋大海的航路。他們征服了一個個峽谷、一個個隘路,勝利就在眼前。
麥哲倫派出了一只小艇做初步偵察,要求在3天之內返回。果然在第3天,他派出的小艇按時返回。他們終于找到了海峽的出口,他們還親眼看見了海峽連接的那個大海——“大南海”!
這一刻是麥哲倫一生中的最偉大的時刻,是最高興的時刻,也是一個人一生中只能享受一次的時刻。一切都將如愿以償,他實現(xiàn)了向國王許下的諾言,實現(xiàn)了無數(shù)前人夢寐以求的夢想:他找到了通向另一個前人不知的海洋的航路。由于發(fā)現(xiàn)海峽的那天恰好是萬圣節(jié),因此麥哲倫把海峽命名為“萬圣海峽”。 后人為了紀念麥哲倫這次探航的功績,把這條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如果你打開世界地圖,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緯52度的地方找到它?
不久,忠實的謝蘭率領的“康塞普遜”號也回來了,但最大的那艘“圣安東尼奧”號卻沒有回來,關于“圣安東尼奧”號的消息他們無法得知,不知是遇難了還是發(fā)生了其他什么事情(其實是逃跑回國了)。麥哲倫在征得大家同意的情況下,于1520年11月22日,率領三艘艦船緩緩駛出沙丁魚河口,數(shù)日后穿過了麥哲倫海峽,進入這個完全陌生的大洋!這是歐洲人從未涉足的地球上的另一個洋,也是最大最古老的洋。哥倫布升起西班牙國旗,向著大洋鳴禮炮致意。從這一天起,人類終于弄清了自己星球的模樣,在這顆星球上,大洋都是相連的,陸地不能也不可能分割它們。
麥哲倫的船隊駛入了一望無際、一無所知的大洋,海面上是那么的風平浪寧,麥哲倫于是親切地將這片大南海稱為“太平洋”。這便是太平洋名稱的由來。
船隊在這片大洋中航行了3個多月,數(shù)月以來船員們備嘗艱辛,已經(jīng)虛弱不堪。他們面臨著饑餓和苦難的威脅,好幾個月未見過酒、新鮮的肉和面包。他們一無地圖,二無測量數(shù)據(jù),在死一般的寂靜中,在永遠不變的單調生活中煎熬著,這對人是一種多么殘酷的刑罰啊!在這漫長的航行中,糧食儲備越來越少,處境十分困難。司務長每天發(fā)給船員的食物,早已像糞便一樣臭氣熏天。就連淡水,也由于日光的曝曬,早已在骯臟的皮囊和水桶里變了味。這些可憐的人為了潤一潤冒煙的嗓子,一天也就只能捏著鼻子喝一口。面包干早已變成灰色,其中蛆蟲糜集,還摻雜著老鼠屎。為了轆轆饑腸,船員們甚至會把可憎的老鼠生吞下去。船員中患壞血病的人日益增加,很多人相繼死去。
孤獨的艦隊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整整3個月零20天,船員們受盡了人們難以想象的一切苦難,包括人間最可怕的痛苦:絕望的痛苦。
1521年3月6日,桅樓上又發(fā)出了歡呼聲:“陸地!陸地!”這是3個多月來他們首次見到陸地。船隊在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首次登陸,100多天以來第一次弄到了新鮮食品。3月9日,船隊繼續(xù)起航,向西南方向進發(fā)。最后在今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登陸,面對岸上聚集的大量土著人,麥哲倫命令自己的馬來亞奴仆亨利先上岸去打探一下情況,亨利走到土人中間,這是海洋探險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亨利竟然聽懂了島民們的話語,那是他本民族的語言,這些土人都是他的同胞,亨利揚起頭,淚水在他的面頰上流淌,從多年前離開蘇門答臘,跟隨麥哲倫從印度到歐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他整整繞了地球一周,終于又回到了家鄉(xiāng)。
4月7日,艦隊駛進宿務島。外交事宜辦妥之后,開始了正式的禮儀往來和商品交換。在此期間,麥哲倫始終試圖通過和平途徑促使這些地區(qū)歸屬西班牙。4月17日這一天,在剛剛勸服宿務島酋長皈依天主教后麥哲倫躊躇滿志地登上不遠處的麥克坦島,希望同樣能說服此處的土著。但島上的土王西拉布拉布早就對宿務島的統(tǒng)治者不服,麥哲倫本不想真正使用武力,希望和那個土王講和,但是土王不服,最后麥哲倫只有付諸武力。
4月27日,在準備一個小小的軍事行動的過程中,麥哲倫有生以來第一次忽略了他自己最大的特點:謹慎細致和深謀遠慮。一次輕率的冒險活動,使這位上將丟掉了性命。船員們看著島上的土著居民將他們的上將打倒在地,并用長矛刺向他的心臟,就這樣殺死了他們的心中的明鏡,他們的光明,他們的安慰,他們的首領。
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在自己最榮耀的時刻,在同一群赤身裸體的島民的小沖突中,毫無意義地犧牲了。而且最后也無人知道麥哲倫的遺體是怎樣被處理的。這個探索出茫茫大洋最后一個秘密的人的蹤跡,就這樣神秘地湮沒無聞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