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 啶
【臨床特點】
1.眼、呼吸道黏膜刺激癥狀,表現(xiàn)為流淚、咽喉疼痛、咳嗽等。
2.低濃度吸入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高濃度吸入輕者可有欣快感或窒息感,有頭暈、頭脹、口苦、咽干、肌無力、步態(tài)不穩(wěn)、心悸、惡心、嘔吐等,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嘔吐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甚至可出現(xiàn)意識模糊、酒醉樣、大小便失禁、強直性抽搐、昏迷、血壓下降。
3.經(jīng)口中毒。有1例患者誤服半杯商品本品,開始有嘔吐,繼而心前壓痛及腹痛、咽部阻塞感,輕度發(fā)紺、體溫升高、脈搏呼吸加快,經(jīng)43h后死亡,死前有譫妄等表現(xiàn)。尸檢見食管、胃及肺部有病理改變,并見有肝、腎損害。
4.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灼痛、脫脂、皴裂、濕疹樣皮損,有時有光感性皮炎。
【處理措施】
1.防護措施
(1)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防毒口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2)眼防護:佩戴安全防護眼鏡。
(3)身體防護:穿相應的工作服。
(4)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5)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進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對有肝、腎疾患者,一般不宜從事本作業(yè)。
2.急救處理 主要是對癥處理,損傷中毒者,立即脫離現(xiàn)場,脫去污染的衣著,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予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眼和皮膚接觸用清水徹底沖洗,口服者催吐、洗胃導瀉,可用維生素B1治療。
3.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chǎn)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為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禁止使用酸堿滅火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