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把梁柱做好以后,就要選擇黃道吉日將梁柱拼裝豎立起來,這個過程稱為“豎屋”。這是做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儀式也最為隆重。整個工作要分兩天進行,第一天為“排列”,即把梁和柱擺放到設計的位置。第二天稱“上梁”,整個過程包括架梁、敬梁、祭錘、祭梁、撒五谷、踏梁、上梁、釘椽、蓋瓦等部分。
前面提到許村民國時期的房屋都為江西木匠所建,我們有幸走訪了江西幫的傳人蔣申豐(61歲)和蔣申斌,他們向我介紹了豎屋的整個過程,并回憶了豎屋時所念的《踏梁經(jīng)》。
第一天“排列”時,第一步,眾人將成型的梁柱搬運到屋場,按設計的位置擺放整齊后,東家在屋場擺上供桌,桌上擺放爐瓶燭臺五什件。作頭師傅上香后,就要邊撒五谷邊念《排列經(jīng)》:
伏以:一把米豆撒滿天,魯班先師下凡來。(眾人應:好)
一把米豆撒下來,東家人馬都齊備。(眾人應:好)
一把米豆撒上東,東家家人豎向東。(眾人應:好)
一把米豆撒上西,東家家人豎向西。(眾人應:好)
一把米豆撒上地,東家一家都吉利。(眾人應:好)
第二步是敬磉,“磉”即柱子下端的石礎。作頭師傅再上香,然后邊撒利市紙,邊念《敬磉經(jīng)》:
一把金錢滿天開,如今道士下凡來。(眾人應:好)
二把金錢滿天開,香爐花燭擺下來。(眾人應:好)
三把金錢滿天開,伏乞魯班先師下凡來。(眾人應:好)
第三步是將柱與梁按列拼裝起來,并用二黃竹篾[12]在每根柱子的頂部兩側各扎起一根竹撐桿,以便第二天豎起時有個支撐。這樣,一切就都準備妥當了,只等第二天豎屋了。
第二天是豎屋,第一步是將排好的四列逐一豎起,并移上石磉,用撐桿將它們固定。第二步是上梁,即大廳中間的那根正梁。上梁這天,東家要為上梁師傅提供全套的“上梁服”。包括一頂黑色的帽子、一件藍色的上衣、一條黑褲、一雙白襪、一雙黑布鞋。師傅沐浴更衣之后,才能開始主持上梁之禮。上梁要按以下幾步來進行:
第一是“架梁”。正梁是一屋之關鍵,是日,正梁要披紅掛彩,中間披紅綢,上書“紫微高照”四字,兩側插一對金花。梁的兩頭,要包上代表五行的“青赤黃白黑”的五種彩布?!凹芰骸奔窗颜杭芸?,焚香祭辦,唱《架梁經(jīng)》:
伏以:吉師剛將天地開,賢東選了年 月 日立,起造萬年樓臺,前面造個涼亭間,后面造個鳳凰樓,鳳凰缺少一枝紫金梁。此木出在何處?江南有名之山,何人看見?魯班師傅游山看見。上有駐頭頂,下有九龍盤架。魯班師傅抬頭一看,正好一根紫金梁。魯班師傅打馬回轉,報到賢東,手拿千兩黃金,出城取此木。此木何人之寶?山神土地之寶,何人開斧?張班老師開斧。一斧開的金雞叫,二斧開的鳳凰啼,三斧四斧開得天下大小都平安。大頭一鋸,鋸了十二個月,小頭一鋸,鋸了半來年。六六三十六名虎將,抬的抬,拖的拖。拖到何日?五月五日五時。登了洋,拖下大水,搖搖擺擺,擺擺搖搖。搖到五湖四海,搖搖擺擺,擺到四海龍王。四海龍王助了三分潮水,一推推到浦河之上。魯班師傅請了二十四名虎將,一抬抬到作場里。何人擋住?二位木馬將軍擋住。魯班師傅用了五尺長尺,從大頭量到小頭,一分不長;小頭量到大頭,一分不短。用錛一錛,錛了個龍鋸花甲,用刨一刨,刨了一個金獅柳葉。用鑿一鑿,大頭鑿個鰲魚吞日,小頭鑿了個丹鳳朝陽。大頭上有人財兩勝,小頭上有富貴發(fā)家。鰲魚吞日出貴子,丹鳳朝陽出皇娘。
《架梁經(jīng)》是對這支梁的由來及制作過程向眾人作個交代,以示其不凡的來歷,并表達對東家的美好祝愿。同樣師傅每說一句利市話,眾人都要應和一聲“好”(以下皆同)。
第二是“敬梁”?!凹芰骸敝?,就是“敬梁”,俗稱“敬酒”,敬酒時同樣要說利市話:
手拿東家一瓶酒,千里遙遙出大臣。上面造了個金獅蓋,下面有個蓮花托酒瓶。酒瓶內(nèi)祭何物?所要三位美事:一要榮華富貴,二要子孫滿堂,三要起造萬年樓臺。酒敬天,天上有神仙。酒敬地,地上有龍神土地。酒敬東南西北方,萬戶加新蓋,富貴發(fā)了人。酒敬中堂,富貴萬年。酒敬梁頭,長命富貴萬代有。酒朝梁中,代代兒孫在朝中。酒敬梁尾,祝東家富貴多有。酒瓶擺下去,代代子孫多富裕。
第三是“祭錘”。敬酒之后便是“祭錘”,錘為一對八菱形的大木錘,是為上梁專門制作的,它是用來敲鉚榫、釘木鍵的。另外,還有許多按比例縮小的一對對的小錘子,俗稱“子孫錘”。錘被染成紅色,小錘柄用竹筷制成,兩個一對用紅頭繩串起。上梁后,師傅把一對對的小錘從梁上拋下,供小孩拾去當玩具。因“對”字在許村話中與“代”字同音,有“傳代發(fā)家”之意。大錘上梁之后,則被掛在梁頭的兩端。祭錘時也有一段利市話:
左手拿起祭錘來,八八六寸四,一錘祭得天門開。右手拿起祭錘來,二錘祭得地龍來。三錘發(fā)來千萬代,四錘發(fā)來東家好,五錘發(fā)來登科第,六錘六寸四,七錘發(fā)下登九子,八錘發(fā)來長壽府,九錘發(fā)下九孫侯,十錘發(fā)來代代子孫滿堂。
第四是“祭梁”,也就是用紅毛公雞的血滴濺在正梁之上,祭梁的利市話包括“提雞”、“殺雞祭梁”、“拋雞”三個部分。師傅將雞提上手以后,就要唱起《提雞經(jīng)》:
手拿東家雞,此雞不是非凡雞,是王母娘娘的報曉雞。頭又高,尾又翹,頭戴紫金冠,身穿五彩衣,腳踏金獅,十對鳳凰蹄。一更不要叫,二更不要啼,三更四更正當時。文官聽著金雞叫,正是上朝時,武官聽著金雞叫,正是披鞍上馬時,東家姑娘聽著金雞叫,正好桃花繡朵時,妻娘聽著金雞叫,正好生兒養(yǎng)兒時,小兒聽著金雞叫,正好讀書出考時。魯班先師聽著金雞叫,正好上梁時。
《提雞經(jīng)》念完之后,就是“殺雞祭梁”。師傅用鑿子殺雞以后,就將雞血從梁頭滴到梁尾,最后將雞拋空落地,每滴一處都要說一句利市話:
雞血點梁頭,一年紅到頭。
雞血點梁中,代代兒孫做富翁。
雞血點梁腳,代代兒孫不愁吃和穿。
金雞落地,大吉大利。
第五是“撒五谷”。師傅要向空中拋撒十一把五谷,眾子孫用雙手拉開前襟來接收五谷,《撒五谷經(jīng)》具體如下:
一把五谷撒上前,龍神土地聽我言:一要人財兩勝,二要子孫滿堂,三要榮華富貴,四要起造萬年樓臺,五要五子登科,六要六上臣相,七要七子團圓,八要八仙成壽,九要九代同居,十要十全十美。五谷撒得許許多,子孫就有許許多。
第六是“踏梁”。師傅穿著東家提供“踏梁服”,手拿大木錘,踏上正梁,眾人就利用盤車將大梁拉升。師傅就開始唱《踏梁經(jīng)》:
伏以魯班先師踏梁頭,魯班先師叫了伏以踏梁頭,左腳踏起右腳高,腳踏梁頭步步高,手拿金盤踏仙桃,仙桃仙果落在金盤里,脫掉藍彩換紫袍。腳踏梁頭錦如綿,黃龍背上會三拳,會在左邊出貴子,會在右邊出貴凡,一拳會向前,魁星點點中狀元。料馬大家來,搬起料科郎,接你坐中堂,料兄老令公,東家好日好時辰,接你料月,今日登龍位,何人來保駕?三將軍保駕臣。魯班先師叫了伏以接漢鐘離下凡來,拿來寶,(眾問:)什么寶?芭扇寶,助仙力,取正梁。二接呂洞賓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腰劍寶,助仙力。取正梁。三接鐵拐李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葫蘆寶,助仙力,取正梁。四接曹國舅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玉板寶,助仙力,取正梁。五接張果老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魚鼓寶。助仙力,取正梁。六接韓湘子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橫笛寶,助仙力,取正梁。七接藍采和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花籃寶,助仙力,取正梁。八接何仙姑下凡來,拿了寶,(眾問:)什么寶?笊籬寶,助仙力,取正梁。請了八位仙人坐中堂,人見寶具拜四方,魯班先師叫了伏以取正梁。
請經(jīng)象兄,搬搬起起,起起搬搬,魯班先師叫我報花名:
正月梅花開,梅公子下凡來,采一枝拿回去,進書房,來讀書,做文章,文章好,考童生。連科生,考舉人,下南京,中翰林,連科上,中狀元。點了梅樓如,文狀元,游內(nèi)公,武處公,一游游到里七門,處八門,五朝門,五洞橋。
二月里,蘭花開,蘭金連,蘭寶,蘭維子,后來時,來連毫,逢城了萬里毫。
三月里,桃花開,開桃園三結義,寶連長,問是非,作樹抬根起,大哥了,在這里。
四月里,茶花開,墻里香,墻外開,何人愛小姑娘愛倒了。
五月里,石榴開,樓枝連,后來時,趙子龍來保主。
六月里,荷花開,向人愛,白姑娘愛倒了。采了一枝拿回去,進繡房,來姑繡,繡了一朵好繡花,滿天開。
七月里,菱花開,菱同子,下凡來,后來時,拜臣相。
八月里,桂花開,桂公子,下凡來,采了一支,拿回去,進書房,做文章,文章好,考秀才,連科上,中狀元。文狀元,武狀元。
九月里,菊花開,菊小妹,采一支,拿回去,進繡房,見大娘,大娘看見小姑娘,看了喜旺旺。
十月里,霜花開,霜公子,下凡來,后來時,做成遠朝元老。
十一月里芙蓉開,芙蓉寶鬧三同,打回去高淇,寶勝處國小太婆糊會,一家人大團圓。
十二月里雪花開,薛仁貴,在朝中逢了五十八春,一路上箭,恭敬天子,打回去,小孩童?;刂僬教幰娖拮樱f撬胸,打雁人回親子。到后來,天子門,同相會,一家人大團圓。
十三月,閏閏年,姜太公,渭水河釣大魚,大魚釣了千千萬,小魚釣了萬萬千,大家團圓,丹鳳朝陽,子孫滿堂。
《踏梁經(jīng)》包括“八仙助力”和“報花名”兩部分?!短ち航?jīng)》唱完,就是拼接榫鉚,然后就是鳴炮,師傅從梁上拋下“子孫錘”,眾人搶接“子孫錘”。至此,整個儀式結束。
緊接著就是眾人一起幫助拼接其他橫梁,最后是釘椽蓋瓦。整個屋架豎好之后,才是外圍的封墻,封墻之后,才是內(nèi)部的裝修。內(nèi)部的裝修完成以外,整座房子才算完工。
【注釋】
[1]道光《歙縣志》載:“(任公寺)久圮,康熙三年重建?!?/p>
[2]部分資料由歙縣文物局提供。
[3]《新安歙北許氏東支世譜·墓道宮室橋梁考》。
[4]《新安歙北許氏東支世譜·墓道宮室橋梁考》。
[5]許家修在《重修四義祠記》中記載邦伯門修繕歷時七年,自民國七年到十三年;而現(xiàn)存祠內(nèi)的碑文落款則記為“民國十八年”。民國十八年,該祠理主完畢。過去修祠以后往往要理主,理主完畢,修祠的整個過程才算結束。許家修記的是修祠時間,祠內(nèi)碑文的落款記的則是理主結束的時間。
[6]弘治《徽州府志》卷2《地理二·橋梁》。
[7]“勝利公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50年發(fā)行的一種以實物為計算標準的公債,每分以上海、天津、漢口、西安、廣州、重慶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為小米)3千克、面粉0.75千克、白細布1.33米和煤炭8千克的批發(fā)價,用加權平均的辦法計算。
[9]② 《新安歙北許氏東支世譜·墓道宮室橋梁考》。
[11]《新安歙北許氏東支世譜·墓道宮室橋梁考》。
[12]即竹子除掉內(nèi)外兩層的中間部分,這部分韌性好,不易斷裂。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