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食泄瀉案
【摘要】:據(jù)述因吃了一碗牛肉菜,腹部不適,繼而引起泄瀉,日三四行,腹中轆轆作響,大便呈水樣,無里急后重感。本方以白術(shù)健脾燥濕;車前子利水祛濕;云茯苓淡滲利濕;土炒廣陳皮健脾和胃,尤其經(jīng)過土炒之后,其力尤著;干姜炭、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有溫中消食止瀉之功。此案本屬傷食泄瀉,依據(jù)脈癥,本應以消導為主,因慮其年邁,更值濕氣當令,專用消導有傷正氣,于病不利,故以健脾滲濕為主,輔以消導藥以除宿食,故1劑而愈。
徐某,男,85歲,河北省寧晉縣大召村人。1976年8月21日診。
患者年屆耄耋,身體素健,尤步行1 000米到我家就診。據(jù)述因吃了一碗牛肉菜,腹部不適,繼而引起泄瀉,日三四行,腹中轆轆作響,大便呈水樣,無里急后重感。脈象微滑,舌苔薄白,腋下體溫37℃,小便短少。
時值夏秋之交濕氣當令。治則:健脾利濕,和中消食。以陳士鐸(遠公)《石室秘錄》中之分水丹加味治之。
處方:土炒白術(shù)30克,車前子15克(另包),云茯苓60克,土炒廣陳皮10克,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各10克,干姜炭6克。水煎服。
本方僅服1劑,腹中即舒適而泄瀉痊愈。
按:經(jīng)云:“濕多成五瀉,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敝煺鸷嘣疲骸靶篂a……多因于濕,惟分利小水最為上策。”本方以白術(shù)健脾燥濕;車前子利水祛濕;云茯苓淡滲利濕;土炒廣陳皮健脾和胃,尤其經(jīng)過土炒之后,其力尤著;干姜炭、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有溫中消食止瀉之功。綜合以上諸藥,具有健脾利濕、消食止瀉之效。
此案本屬傷食泄瀉,依據(jù)脈癥,本應以消導為主,因慮其年邁,更值濕氣當令,專用消導有傷正氣,于病不利,故以健脾滲濕為主,輔以消導藥以除宿食,故1劑而愈。
中醫(yī)治病貴在辨證,必須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