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腎病綜合征能喝黃芪泡水嗎

        腎病綜合征能喝黃芪泡水嗎

        時間:2023-05-03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腎病綜合征,簡稱腎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癥候群,是腎小球疾病的常見表現(xiàn)。本病在兒童腎小球疾病中占70%以上,在成人中占20%左右。根據(jù)期刊所載,現(xiàn)從腎病綜合征、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激素依賴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合并出血熱癥、腎病綜合征水腫癥、腎病綜合征其他合并癥7個方面進行良方集錦。[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Ⅰ型)38例。[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0例。[療效] 腎病綜合征42例。

        【病證概述】

        腎病綜合征,簡稱腎綜(NS),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癥候群,是腎小球疾病的常見表現(xiàn)。其臨床有四大特征:大量蛋白尿(>3.5g/24小時)、低蛋白血癥(≤30g/L)、高脂血癥和水腫。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為診斷必須具備的條件。但由于病因病理和原發(fā)疾病不同,機制和防治各方面又各有特殊性,其病程和預后也不同。本病在兒童腎小球疾病中占70%以上,在成人中占20%左右。本病屬中醫(yī)水腫、水氣病等病證的范疇。多由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七情,使全身氣化功能失常所致。病位多在肺、脾、腎、三焦。其基本病機概括為:其標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其中以脾為制水之臟,實為水腫病機的關鍵。本病臨床常見的有:水濕困脾、脾腎陽虛、腎陽虛衰、氣陰兩虛證4個證型。各證型的臨床特點于下。

        1.水濕困脾證 主癥見頭面肌膚水腫,按之凹陷不起,肢重困倦,脘腹脹悶。舌苔白膩,脈濡緩。治宜燥濕健脾,化氣利水。方選胃苓湯加減。藥用薏苡仁、澤瀉、車前子(包)、茯苓各15g,大腹皮、蒼術、厚樸、桂枝、豬苓、白術各10g,陳皮6g。

        2.脾腎陽虛證 主癥為面色白,神萎倦怠,形寒肢冷,周身水腫,胸腹?jié)M悶痞脹,納少嘔惡,甚則咳逆上氣,不得平臥。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治宜溫陽利水。方選實脾飲加減:藥用車前子(包)30g,茯苓、澤瀉、胡蘆巴各15g,附片(先煎)、白術、大腹皮、厚樸、生姜、半夏各10g。腹水明顯且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10g。肉桂5g。

        3.腎陽虛衰證 主癥見水腫明顯,腰以下尤甚,心悸氣促,腹脹胸悶,腰膝酸軟,神疲怯寒,面色灰滯或白。舌淡體胖,苔白潤,脈沉遲。治宜溫補腎陽,化氣利水。方選真武湯加減。藥用茯苓、黃芪各30g,胡蘆巴、澤瀉各15g,附片、白術、白芍、車前子(包)各10g,肉桂3g,生姜5片。

        4.氣陰兩虛證 主癥見下肢水腫輕微,面色無華,少氣乏力,午后低熱或手足心熱,口干咽燥,或咽痛便結,尿黃。舌質偏紅,苔少,脈細或細數(shù)。多見于久病之后。治宜益氣養(yǎng)陰。方選生脈散合六味地黃湯加減。藥用黃芪、生地黃、山藥、澤瀉、麥冬、茯苓各15g,人參須、山茱萸、牡丹皮、龜甲各10g。水腫甚者可短期使用牽牛子,或加服舟車丸;消除尿蛋白可選加黃芪、益母草、墨旱蓮、芡實等。根據(jù)期刊所載,現(xiàn)從腎病綜合征、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激素依賴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合并出血熱癥、腎病綜合征水腫癥、腎病綜合征其他合并癥7個方面進行良方集錦。

        【驗方集錦】

        (一)腎病綜合征

        [中藥內(nèi)服方]

        1.腎病復康煎

        [方藥] 黃芪、山藥、土茯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益母草、山茱萸、熟地黃各30g,牡丹皮、蟬蛻各10g,水蛭粉5g。倦怠懶言、食少便溏者加炒薏苡仁、肉豆蔻;咽喉腫痛加板藍根、牛蒡子;眩暈耳鳴、口苦、口干加菊花、白蒺藜、石決明;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加附子、肉桂。

        [用法] 上藥加水500ml,水泡1小時,煎取300ml,復煎加清水300ml煎取200ml兌勻。早晚分服。60天為1個療程,1個療程未愈者可進入下1個療程,1個療程期滿后評定療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8例,完全緩解19例,基本緩解17例。(北京中醫(yī),1998,1)

        2.金不換木香丸

        [方藥] 南木香、青木香、大戟、甘遂、益智仁、桑白皮、砂仁、苦葶藶子、去殼去油巴豆、澤瀉、川木通、連翹、炒芫花、生大黃、檳榔、大腹皮、青皮、陳皮、川椒各15g,射干9g,黑丑6g,胡椒3g。研末,醋煮,麥糊為丸,每丸3g。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丸,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3~6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6例。結果:完全緩解、基本緩解各12例,有效、無效各6例,總有效率83.3%。(陜西中醫(yī)藥研究,2000,3)

        3.健脾益腎湯

        [方藥] 附子、肉桂、木香、牡丹皮、赤芍、川牛膝、車前子各10g,山藥、白術、黨參各15g,黃芪、白茅根(煎至香氣大出,取藥液,與他藥共煎)各30g,甘草5g。脾胃氣虛加白扁豆、砂仁;脾陽不足加干姜;腎陽虛衰肉桂、附子增量,加巴戟天;腎陰虧虛去肉桂、附子,加鹽知母、鹽黃柏、山茱萸;肺氣虛寒加細辛、杏仁;氣滯血瘀甚加檳榔、炒枳殼、藏紅花。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1~3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156例。結果:近期痊愈35例,好轉105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89.7%。(浙江中醫(yī)雜志,2004,4)

        4.芪丹活血湯

        [方藥] 黃芪40g,丹參30g,太子參、茯苓各20g,當歸、川芎、熟地黃、淮山藥、牡丹皮各15g,澤瀉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8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20例,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減5mg,漸減量至停用。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Ⅰ型)38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0、3例,基本緩解11、5例,有效15、5例,無效2、7例。療效本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隨訪2年,分別復發(fā)12/30、10/15例。見不良反應分別39%、83%(P<0.05)。(甘肅中醫(yī),2004,6)

        5.苓芪溫腎湯

        [方藥] 茯苓30g,黃芪25g,淫羊藿、芡實、石韋各20g,白術15g,丹參、當歸、連翹各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30例,用腎炎舒片6片,每日3次口服。不用激素及細胞毒藥。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6、3例,基本緩解7、6例,有效8、10例,無效9、11例,總有效率70%、63.3%。(吉林中醫(yī)藥,2005,3)

        6.腎綜湯

        [方藥] 生黃芪、黨參、益母草、茯苓各30g,白術、金櫻子、當歸各20g,山藥18g,丹參15g,芡實、川芎、澤瀉各12g,菟絲子、巴戟天、甘草各10g。氣虛甚黃芪、黨參增量;腎虛甚加生地黃、肉桂、熟附子、肉蓯蓉;水腫甚加車前子、豬苓;蛋白尿甚加桑螵蛸、茺蔚子。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48例。結果:完全緩解32例,部分緩解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1.7%。(四川中醫(yī),2008,2)

        [中西藥并用方]

        1.益氣化濁湯

        [方藥] 黃芪、白術、茯苓、車前子、益母草、生地榆各30g,淫羊藿、山茱萸各15g,熟地黃、益智仁各20g,制大黃、牡丹皮、連翹各10g。濕濁甚加半夏、陳皮;血尿甚加小薊、蒲黃;血瘀甚加丹參、莪術;陰虛合二至丸。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3例,均用潑尼松40~60mg,每日口服。用6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45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1、15例(P<0.05),基本緩解8、9例,部分緩解3、5例,無效3、4例。(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1,5)

        2.黃芪益丹湯

        [方藥] 生黃芪30g,益母草、丹參、當歸、防風、白術、石韋、生地黃、知母各15g,甘草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至潑尼松停用。對照組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用10周后,每兩周減10%,至每日10mg,用6個月,再每2周減2.5mg,至停。并常規(guī)用抗凝及血小板解聚藥。用潑尼松10周。

        [療效] 腎病綜合征42例。結果:兩組均完全緩解。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8、12例(P<0.01)。(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4,4)

        3.益腎復元湯

        [方藥] 生黃芪30g,黨參(或太子參)、山藥、丹參、枸杞子、金銀花、茯苓皮、芡實、益母草各15g,白術、當歸、知母各12g,生甘草6g。大劑量激素治療、陰虛燥熱加生地黃、女貞子、玄參;激素減量加菟絲子、杜仲;停用激素加鹿角霜、巴戟天、淫羊藿;水腫甚加大腹皮、薏苡仁、車前子;尿白細胞增多加蒲公英、野菊花;血尿甚加白茅根、小薊、生蒲黃;長期蛋白尿加金櫻子、山茱萸。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每周用5~6劑。與對照組40例,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6~8周后,病情緩解漸減量,每周減5mg,至0.5mg/kg,每日1次,每半個月減5mg,2日量改隔日服,至停。酌情用卡托普利、雙嘧達莫、氫氯噻嗪、螺內(nèi)酯、呋塞米等;抗感染,控制液體攝入量。水腫低(或無)鹽飲食。用6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4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8、13例,部分緩解10、15例,無效2、12例,總緩解率95%、70%(P<0.05)。(陜西中醫(yī),2004,4)

        4.生地二至知柏湯

        [方藥] 生地黃25g,女貞子20g,墨旱蓮15g,知母12g,黃柏、牡丹皮各10g,甘草9g。減量階段加山茱萸、補骨脂各12g,茯苓10g,黨參、黃芪各15g;持續(xù)階段加益母草15g,丹參、當歸各10g,紅花6g等,成人合六味地黃湯加減,小兒合四君子湯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0例,均常規(guī)用潑尼松。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2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4、6例(P<0.05),部分緩解17、14例,無效1、10例。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2、8例(P<0.01)。見不良反應分別11、21例(P<0.05)。(甘肅中醫(yī),2004,7)

        5.山藥芪丹湯

        [方藥] 山藥、生黃芪、丹參各30g,水珍珠20g,茯苓、白鮮皮、仙茅、淫羊藿、續(xù)斷、桑寄生、澤瀉、熟地黃各15g。地膚子12g,山茱萸10g,蟬蛻6g。尿血甚加三七粉、仙鶴草;尿蛋白高加益母草;水腫甚加車前子。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青霉素80萬U,每日3次肌內(nèi)注射;潑尼松20mg,每日3次口服,癥狀好轉后遞減。對照組30例,用青霉素80萬U,加液體,靜脈滴注,每日1次;潑尼松60mg,晨頓服,癥狀好轉后遞減;雙嘧達莫50mg,匯仁腎寶片4片,每日3次口服。用3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86例。結果:兩組分別臨床治愈28、8例,顯效35、7例,好轉19、12例,無效4、3例,總有效率95.35%、90%。(中國中醫(yī)急癥,2004,11)

        6.黃芪女墨湯

        [方藥] 黃芪30g,女貞子、墨旱蓮、生地黃、山藥、茯苓、丹參各15g,山茱萸、黨參、澤瀉、白術、川芎各12g,陽虛加仙茅、淫羊藿;血瘀甚加益母草、板藍根;病久、蛋白尿甚加芡實、金櫻子;外感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火把花根片3~5片(每片0.18g),每日3次餐后服,2個月為1個療程,用2~3個療程。與對照組34例,均用雙嘧達莫100mg,每日2~3次口服。常規(guī)用潑尼松,合并癥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7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5、9例,顯著緩解12、6例,部分緩解5、6例,無效5、13例,總有效率86.49%、61.77%(P<0.05)。(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11)

        7.七寶益腎湯

        [方藥] 茯苓、生黃芪各30g,白術25g,人參、薏苡仁、焦神曲各15g,炙甘草10g。腎陰虛合二至丸;腎陽虛合二仙湯;水腫甚合五皮飲。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20日為1個療程。酌情降壓、利尿、抗感染等。低鹽低脂飲食。禁生冷黏膩及高蛋白之品。用2個療程。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完全緩解2例,基本緩解15例,有效9例,無效4例,有效率86.67%。(吉林中醫(yī)藥,2005,2)

        8.益母丹當湯

        [方藥] 益母草30g,丹參、當歸、白茅根、車前子、澤蘭各15g,紅花、川芎、牛膝、白術各12g,麻黃10g,甘草3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1~3個療程。與對照組20例,均用潑尼松0.8~1mg/kg,晨頓服;漸減量至停用,用12~18個月。利尿,抗感染等。限鈉。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28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各5例,部分緩解17、6例,無效6、9例。療效本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5,3)

        9.黃白苓澤湯

        [方藥] 黃芪30g,白術、茯苓、澤瀉、懷山藥、黨參、熟地黃各10g,酌加川芎、丹參、益母草、生地黃、墨旱蓮、枸杞子、金銀花等。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個療程,用2~4個療程。與對照組50例,均用潑尼松1~2mg/kg,晨頓服,8周后尿蛋白轉陰,每7~10日減5mg。用激素2周后,加環(huán)磷酰胺100~200mg,隔日1次。總計量6~8g。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5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2、6例,顯著緩解22、16例,部分緩解13、8例,無效3、20例,總有效率94%、60%(P<0.005)。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6/48、12/46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5,11)

        10.芪苓二參湯

        [方藥] 黃芪30g,茯苓、太子參、丹參15g,當歸、白術、制半夏各10g,甘草6g。濕熱中阻加黃連、紫蘇葉;腎氣不固加芡實、金櫻子;血瘀加川芎、紅花。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每日用潑尼松1mg/kg(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降脂,補鈣,保護胃黏膜,抗血小板聚集等。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21例。用3個月,結果:完全緩解11例,基本緩解5例,有效3例,無效2例。(四川中醫(yī),2006,2)

        (二)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中藥內(nèi)服方]

        1.益腎健脾湯

        [方藥] 生地黃、山藥、菟絲子、芡實、炒白術、徐長卿、白花蛇舌草、丹參各15~30g,薏苡仁、黃芪、白茅根各30~50g,山茱萸10~15g,蟬蛻10~20g,甘草3~5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16例,用潑尼松30~50mg,每日頓服;雷公藤總苷1~2片,每日3次口服。均30日為1個療程;停用其他藥。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6、1例,基本緩解8、6例,部分緩解各5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96.67%、75%(P<0.01)。(四川中醫(yī),2001,5)

        2.兔狗補腎湯

        [方藥] 鮮兔肉500g,鮮狗腎250g。水煎去渣后,陰虛加龜甲膠、墨旱蓮、覆盆子;陽虛加制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蓯蓉;脾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濕熱加黃柏、川木通、瞿麥、萹蓄;水腫加冬瓜皮、車前子、牽牛子。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8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60例,用四聯(lián)療法:潑尼松1mg/kg,晨頓服,常規(guī)遞減至停用;環(huán)磷酰胺200mg,每日口服,用至6g,改1g/日,總量8g;雙嘧達莫50mg,藻酸雙酯鈉100mg,每日3次口服;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122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65、12例,部分緩解34、22例,無效23、26例,總有效率81.15%、56.67%(P<0.001)。癥狀、ET-1、尿蛋白、血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試管法凝血時間,治療后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0.05)。(山西中醫(yī),2000,5)

        3.五子固腎膠囊

        [方藥] 金櫻子、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龍骨、石韋、車前子、雷公藤。(河南省鶴壁市朝歌腎病??漆t(yī)院研制)

        [用法] 每天3次,每次3~5粒口服。對照組57例,用標準激素療法;抗凝,降血脂,利尿,對癥處理等。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59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8、11例,顯著緩解29、22例,部分緩解10、13例,無效2、11例,總有效率96.6%、80.7%。見不良反應(谷丙轉氨酶升高,白細胞減少)分別7、2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8,5)

        4.二參二黃湯

        [方藥] 黨參、丹參各20g,黃芪、大黃、金櫻子各15g,杜仲、淫羊藿、菟絲子、萆薢、當歸各10g。失眠,潮熱,口咽干燥加生地黃、知母、黃柏;濕熱甚加梔子、金銀花、連翹;水腫甚加車前子、澤瀉、大腹皮;瘀血阻絡加川芎、益母草、雞血藤;尿蛋白多,神疲體倦加覆盆子、桑螵蛸、阿膠。兒童劑量酌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五倍子10g,冬蟲夏草5g。研末,每日分2次沖服。60日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62例。結果:完全緩解38例,部分緩解1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2%。(湖南中醫(yī)雜志,2003,3)

        5.健脾益腎活血湯

        [方藥] 黃芪30g,益母草15g,白術、山藥、薏苡仁、芡實、菟絲子、淫羊藿、甘草、丹參、紅花各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35例,均用潑尼松1~1.5mg/kg,每晨頓服。8周后,漸減量至維持;效不佳用環(huán)磷酰胺。均抗感染,降脂,降壓等。均2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脾腎陽虛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6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4、11例,基本緩解各5例,有效3、7例,無效4、12例,總有效率88.89%、65.71%(P<0.05)。(中國中醫(yī)急癥,

        2009,4)

        [中西藥并用方]

        1.地黃二草湯

        [方藥] 大劑量激素期用:熟地黃24g,益母草15g,墨旱蓮、女貞子、丹參、山藥各15g,山茱萸、澤瀉、牡丹皮、茯苓、地骨皮各9g,全蝎2g。激素減半時,用腎特康方:黃芪、黨參各15g,白術、丹參、芡實、熟地黃各12g,金櫻子、山茱萸、山藥、菟絲子、枸杞子各9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5例,均常規(guī)用潑尼松,首劑1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遞減5mg,至每日0.5mg/kg,將2日藥量合為隔日晨頓服,用2~6個月,漸減至隔日0.4mg/kg,用≥4個月。均西醫(yī)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42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1、10例(P<0.05),基本緩解12、7例,有效6、9例,無效3、9例,總有效率92.9%、74.3%(P<0.05)。分別復發(fā)4、8例(P<0.05)。(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4)

        2.蛇芪丹枸湯

        [方藥] 白花蛇舌草、黃芪各60g,丹參、枸杞子各2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65例,均用潑尼松1mg/kg,每日晨頓服,用8周,每2周減5mg,至0.5mg/kg,每日1次,將2日量合為隔日1次,用4個月,至0.4mg/kg,隔日1次,用>1年。雙嘧達莫75mg,每日3次口服。肝素50~10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2周。尿蛋白不消失用環(huán)磷酰胺0.2g,靜脈注射,隔日1次,總量6~8g。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72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41、15例(P<0.05),部分緩解16、10例,好轉6、14例,無效9、26例,總有效率87.5%、60%(P<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1,6)

        3.參芪淫羊藿湯

        [方藥] 淫羊藿、黨參、生黃芪各20g,巴戟天10g,鹿銜草、石韋、白花蛇舌草、丹參各15g,川芎9g。兼表證加紫蘇葉、蟬蛻、金銀花;尿血甚加白茅根、小薊;蛋白尿加金櫻子、芡實;水腫甚加豬苓、澤瀉;胸腔積液、腹水加葶藶子、大腹皮;血壓高加石決明、菊花;腰痛甚加杜仲、牛膝;尿白細胞高加蒲公英、魚腥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激素首始治療階段,加知柏地黃丸。與對照組32例,均用潑尼松,首劑1mg/kg,每日晨頓服,8周后,每2周減5mg,減至30mg,隔日晨頓服2日量,至隔日20mg,維持6~8個月。無效者用環(huán)磷酰胺0.2g,隔日1次,靜脈注射,總量6~8g。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

        [療效] 治療成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55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4、8例,基本緩解11、7例,有效各6例,無效4、11例,總有效率92.73%、65.63%(P<0.01)。(福建中醫(yī)藥,2001,3)

        4.參芪茯苓湯

        [方藥] 丹參、黃芪各30g,茯苓20g,益母草15g,何首烏、金櫻子、香附、澤瀉各10g,白蔻仁、大黃各6g。氣虛加黨參、白術;肝腎陰虛加枸杞子、熟地黃;脾腎陽虛加菟絲子、淫羊藿;陰虛火旺加知母、生地黃。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3個療程。與對照組30例,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遞減5mg,至每日5mg,用6個月。右旋糖酐-40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20日。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5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1、13例,基本緩解11、6例,部分緩解5、4例,無效3、7例,總有效率94%、76.67%。(遼寧中醫(yī)雜志,2002,5)

        5.健脾補腎湯

        [方藥] 黃芪50g,白術10g,芡實、丹參、山藥、黃精、金櫻子、菟絲子各20g,黨參、杜仲、山茱萸、女貞子各15g,水蛭3g,益母草3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3例,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減10%,至每日0.5mg/kg,2日藥量改隔日頓服,用8周,再每周減10%,至隔日0.4mg/kg,用≥1年。均酌情用抗生素、利尿藥、降壓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用6個月。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68例。結果:兩組分別持續(xù)緩解57、13例(P<0.01),遲緩反應各4例,復發(fā)再次緩解4、7例,部分緩解3、6例,未緩解0、3例。(湖南中醫(yī)雜志,2003,2)

        6.二草石韋湯

        [方藥] 激素治療期用石韋、魚腥草、益母草、白茅根各30g,黃精20g,生地黃、重樓、白花蛇舌草各15g,牡丹皮12g,川厚樸10g。維持期用益母草30g,黃精20g,黃芪、山茱萸、生地黃、赤芍、牛膝各15g,杜仲12g,厚樸、炮穿山甲各10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60例并用潑尼松60mg(兒童2mg/kg),每日分3次口服;用4~8周。完全緩解者改隔日頓服,再每2周減2.5~5mg,至每日維持量5~15mg,共用1~1.5年。無效(或減量即復發(fā))改用雷公藤總苷20mg(兒童0.5mg/kg),每日3次口服,尿蛋白轉陰后,漸減量至每日30mg(兒童1mg/kg),共用6~12個月。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72例。結果:完全緩解48例,基本緩解15例,部分緩解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22%。(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3,6)

        7.參芪地黃湯加減

        [方藥] 黨參、地黃、山藥、澤瀉、茯苓各15g,黃芪30g,山茱萸10g,牡丹皮、丹參各12g。浮腫甚加豬苓、大腹皮;濕熱甚加滑石、白花蛇舌草、車前子;熱毒盛加半枝蓮、蒲公英、連翹;瘀血甚加益母草、當歸尾、山楂;尿蛋白多加桑螵蛸、金櫻子。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24例,均用潑尼松1ml/kg,每晨1次;雙嘧達莫50~100mg,每日3次;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口服。環(huán)磷酰胺0.4~0.6g,靜脈滴注,每2周連續(xù)用2日,1個月后,每月用2日。水腫甚用呋塞米。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26例。結果:兩組分別有效23、17例,無效3、7例。療效本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江西中醫(yī)藥,2004,4)

        8.龜苓女墨湯

        [方藥] 激素治療期用龜甲、茯苓、女貞子、墨旱蓮、生地黃、山藥、麥冬各15g,地骨皮10g,知母、山茱萸、肉蓯蓉、太子參各9g,黃柏、牡丹皮、炙甘草各6g。減量及維持期用黨參15g,黃芪30g,補骨脂、鎖陽、當歸、菟絲子各10g,熟地黃24g,山茱萸12g;氣虛甚黨參易人參。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完全緩解后,用溫陽益氣中藥口服,用約6個月。與對照組30例,均用潑尼松1~2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減10%,至每日5~10mg,維持6~8個月。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4、4例,顯著緩解8、6例,部分緩解5、7例,無效3、13例,總有效率90%、57%(P<0.01)。(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1)

        9.黃芪安腎湯

        [方藥] 生黃芪30g,黨參、芡實各15g,山藥15~20g,當歸、仙茅、淫羊藿、鳳尾草各10g,升麻3g,柴胡、甘草各5g,丹參2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用潑尼松1mg/kg,晨8時頓服;8周后,每周減5mg,至每日0.5mg/kg;6~8個月后,漸減至每日0.2mg/kg,用6個月,漸減至停用。兩組均用雙嘧達莫25mg,雷公藤總苷片10mg,每日3次口服。丹參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5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用2個療程。高血壓用轉化酶抑制藥。用4周。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1例。結果:血清白蛋白、24小時尿蛋白總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視黃醇結合蛋白,兩組治療前后自身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01或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5,6)

        10.黃麥女貞湯

        [方藥] 生地黃20g,麥冬、女貞子、白花蛇舌草各15g,墨旱蓮、解毒草、牡丹皮、蒲公英、知母各12g,黃芩9g,生甘草6g。

        [用法] 每天1劑,水煎服。用8周。與對照組30例,均用潑尼松1mg/kg,每天口服;8~12周后,每1~2周遞減10%至每天10mg,用6~12個月。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7、10例,部分緩解10、9例,無效3、11例,總有效率90%、63.3%。(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5)

        (三)難治性腎病綜合征

        [中藥內(nèi)服方]

        1.益氣補腎化瘀湯

        [方藥] 黃芪30g,生地黃、山藥、茯苓各20g,墨旱蓮、山茱萸、澤瀉、女貞子、車前子、益母草各15g,大黃、水蛭、牡丹皮、淫羊藿、桃仁各10g,甘草、蟬蛻各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個療程。用4個療程。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7例。結果:臨床緩解(癥狀、體征消失;腎功能復常)10例,顯效14例,好轉8例,無效5例??傆行?6.5%。(浙江中醫(yī)雜志,2004,9)

        2.益腎健脾湯

        [方藥] 黃芪、熟地黃、生牡蠣各30g,白術、茯苓、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各15g,甘草6g。陽虛酌加附子、肉桂、巴戟天等;陰虛酌加生地黃、龜甲、女貞子等;濕熱酌加黃芩、黃柏、金錢草等;血瘀酌加水蛭、川芎、益母草等;血肌酐增高酌加生白術、肉蓯蓉、生大黃、草決明等;血壓高酌加夏枯草、鉤藤、石決明、懷牛膝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4周為1個療程。低鹽優(yōu)質蛋白質飲食。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2例。結果:治愈4例,完全緩解11例,部分緩解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7.5%。(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7)

        3.益母白茅根湯

        [方藥] 益母草、白茅根各30g,黃芪、太子參、茯苓、炒白術、熟地黃、龜甲、鱉甲、丹參各15g,地龍12g,川芎、防風、蟬蛻、僵蠶各10g。誘導緩解階段加牡丹皮、赤芍、女貞子、墨旱蓮;減量階段加杜仲、巴戟天、肉蓯蓉;維持階段加山茱萸、黃精、桑寄生;激素停用階段黃芪增量,太子參易黨參。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低鹽飲食。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6、10例,顯著緩解10、8例,部分緩解7、5例。分別復發(fā)5、11例。(四川中醫(yī),2008,9)

        4.地黃枸玄湯

        [方藥] 生地黃25g,枸杞子、玄參各15g,知母、女貞子各12g,鱉甲10g,黃柏、牡丹皮各9g,甘草6g;用激素后,加茯苓、防風各9g,白術15g;用環(huán)磷酰胺后,加黨參20g,黃芪、雞血藤各15g,黃精10g,當歸6g。減量期用熟地黃、山藥、補骨脂各12g,山茱萸、肉蓯蓉各10g,茯苓15g,澤瀉18g,牡丹皮9g,肉桂6g,車前子30g。維持期用黨參、枸杞子、黃芪、白術各15g,益母草20g,女貞子、熟地黃各12g,山茱萸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8例,均用激素8周(或加環(huán)磷酰胺)。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6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5、8例,部分緩解19、18例,無效2、12例,總有效率94.4%、68.4%(P<0.01)。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2、15例(P<0.01)。見不良反應分別13、29例(P<0.05)。(中國醫(yī)藥學報,2002,7)

        5.黃芪苓苡八子湯

        [方藥] 黃芪45g,茯苓、薏苡仁、車前子、芡實各30g,澤瀉、丹參各20g,豬苓、白術、當歸、川芎、水紅花子、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金櫻子、女貞子、桑椹、厚樸各15g,桑螵蛸12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分別用3個月、6個月。病情穩(wěn)定,尿檢及生化指標復常后,再用熟地黃、山藥、茯苓、紫河車各60g,黨參、山茱萸、枸杞子、杜仲、黃芪、白術、砂仁、鹿角膠、龜甲、陳皮、田三七各30g,地龍20g。制成蜜丸,每丸9g,每日2次,用12~18個月。

        [療效總結]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5例。結果:痊愈15例,基本痊愈12例,部分緩解5例,無效3例。(湖北中醫(yī)雜志,2002,12)

        6.黃芪術丹湯

        [方藥] 黃芪30~60g,白術、丹參、益母草各30g,枸杞子、菟絲子、淫羊藿各15g,當歸、芡實、澤蘭、地龍各12g,水蛭粉3g(分沖),甘草6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30例,用潑尼松,常規(guī)漸減量至隔天0.4mg/kg。

        [療效] 治療頑固性腎病綜合征38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4、12例,部分緩解9、7例,無效5、11例,總有效率86.9%、63.3%。(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6)

        [中西藥并用方]

        1.萆薢分清飲加味

        [方藥] 萆薢、白茅根、車前子、白花蛇舌草、丹參、益母草各30g,澤瀉、茯苓、黃柏、蓮子心、石菖蒲、炒白術各10g,黃芪、益智仁各20g,當歸6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水蛭、蟬蛻、僵蠶、牛蒡子、五倍子各等份。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1~2g,口服。用地塞米松80~1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10次為1個療程,可間隔2周再用1個療程。與對照組37例,均用潑尼松標準療程;環(huán)磷酰胺0.5~1g,加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3周1次,用1~3次;蝮蛇抗栓酶0.5萬~2萬U(或尿激酶6萬U,或肝素鈣1萬~2萬U),加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7~15日,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0、4例,基本緩解5、6例,部分緩解3、9例,無效2、18例,總有效率93.4%、51.3%(P<0.01)。(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0,9)

        2.活血化瘀湯

        [方藥] 丹參30g,桃仁、地龍、赤芍各12g,川芎、紅花各9g。肝腎陰虛加六味地黃丸;脾腎氣虛加參苓白術丸、右歸丸;陰陽兩虛加濟生腎氣丸。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均常規(guī)用激素,酌情加環(huán)磷酰胺200mg,隔日1次靜脈注射,總量≤150mg/kg。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43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6、28例,部分緩解9、10例,無效18、5例,總有效率88.3%、58.1%。隨訪3個月,分別復發(fā)3、13例(P<0.05)。見不良反應分別13、34例(P<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2,1)

        3.二草二黃湯

        [方藥] 益母草、白花蛇舌草各30g,黃芪、生地黃、茯苓、澤瀉、淮山藥、當歸、山茱萸、丹參、地龍、半邊蓮各15g。劑量也可根據(jù)體質、病情而定,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至潑尼松停藥后6個月。與對照組31例,均用潑尼松,首劑每日1mg/kg,晨頓服,8周后,每周減5mg,至每日0.5mg/kg維持,6個月后,漸減至每日0.2mg/kg,晨頓服,用6個月,漸減至停用;環(huán)磷酰胺0.2g,加生理鹽水200ml,隔日1次,靜脈注射,總量8g,血壓高用轉化酶抑制藥。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2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0、5例,基本緩解11、6例,有效7、11例,無效4、9例,總有效率87.5%、70.97%(P<0.05)。24小時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本組治療前后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2,1)

        4.黃芪腎和飲

        [方藥] 黃芪45g,茯苓、生地黃各20g,防己、白術、知母、山茱萸、柴胡各15g,大黃10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川芎嗪400~48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2周為1個療程。與對照組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用8~12周后,每周減5mg。并用環(huán)磷酰胺0.8~1g,加生理鹽水200ml,靜脈滴注,每周2次,總量6~8g。均高血壓用貝那普利5~10mg,頓服;抗感染,利尿。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用3個月。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6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2、7例(P<0.01),部分緩解16、11例,無效7、4例,惡化5、8例(P<0.05)。Alb、24小時尿Pr、Scr及TC,本組治療前后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見不良反應分別28、35例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3)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5例。結果:痊愈15例,基本痊愈12例,部分緩解5例,無效3例。(湖北中醫(yī)雜志,2002,12)

        5.益氣祛瘀補腎湯

        [方藥] 生黃芪30g,川芎、丹參各15g,山茱萸12g,白術10g,紫河車9g,紅花、水蛭各6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餐后服。并用冬蟲夏草1.5g,水煎每日分2次空腹服。外感(或見并發(fā)癥)停用。與對照組均用潑尼松1mg/kg,晨頓服,用8周后,每2周減10%,至每日10mg,用半年。高血壓用卡托普利(Scr>130μmol/L用氨氯地平)口服。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3、2例,部分緩解9、8例,無效8、20例,總有效率73%、33%(P<0.01)。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及血脂2項指標,本組治療前后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12)

        6.固腎健脾湯

        [方藥] 附子、熟地黃、山茱萸、菟絲子、淫羊藿各10g,黃芪、茯苓、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30g,白術、萆薢、蟬蛻、黨參各15g,石韋、芡實、地龍、丹參各20g。脾腎陽虛型去白花蛇舌草,石韋減量;脾腎氣虛型去白花蛇舌草;氣陰兩虛型去附子、菟絲子、淫羊藿,加五味子。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酌情降壓、利尿、抗感染,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撤減潑尼松(每周減5mg)至停用,停用免疫抑制藥。

        [療效] 治療成人難治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32例。結果:完全緩解19例,基本緩解4例,好轉6例,無效3例。(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12)

        7.腎綜固本湯

        [方藥] 熟附子、郁金、法半夏、大黃、赤芍、柴胡、牛膝各10g,白術、澤瀉、豬苓各12g,淫羊藿、菟絲子、冬瓜仁、金櫻子各15g,黃芪30g,芡實、熟地黃各2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均用激素標準療程治療,并用環(huán)磷酰胺0.2g,稀釋后靜脈注射,隔日1次,總量150mg/kg,為1個療程。無效于激素減至半量時,再用環(huán)磷酰胺1個療程。低分子肝素鈣5kU,每日1次皮下注射;雙嘧達莫25~50mg,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口服。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3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6、11例,部分緩解14、12例,無效3、10例。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10、16例。見不良反應分別18、28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4,6)

        8.知母地夏玄丹湯

        [方藥] 激素大劑量階段用知母30g,生地黃、夏枯草各20g,玄參、牡丹皮各10g。減量階段用黃芪20g,黨參、淫羊藿、鎖陽、枸杞子各10g。維持階段用黃芪、杜仲、枸杞子各15g,黨參、白術、補骨脂各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蛭蟲膠囊(含水蛭40g,制大黃、地龍、桑螵蛸、石韋各20g,冬蟲夏草10g,炙蜈蚣15g。粉碎,裝0號膠囊)1~3粒,每天2~3次口服,以大便每天2~3次為度。與對照組48例,均常規(guī)用潑尼松;劑量最小時加用環(huán)磷酰胺0.2mg,加生理鹽水200ml,隔天1次靜脈注射,總量<150mg/kg??刂蒲獕?lt;130/80mmHg。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46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0、9例,顯著緩解10、11例,部分緩解6、13例,無效0、15例,總有效率100%、69.8%(P<0.01)。隨訪2年,分別復發(fā)4、19例。見不良反應分別8、20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6,9)

        9.黃益二參湯

        [方藥] 黃芪、益母草、丹參各30g,黨參20g,白術、茯苓、山藥、菟絲子、山茱萸、澤瀉、車前子、大腹皮、白花蛇舌草各15g,桂枝5g。后期用黃芪、白花蛇舌草、益母草、丹參各30g,黨參、地骨皮、麥冬、茯苓、車前子各20g,石蓮子、甘草各15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2例,均每天用潑尼松1mg/kg。8周后,每周減10%,至隔日晨0.4mg/kg,再持續(xù)6~12個月。8周后無效,加用環(huán)磷酰胺。均降壓,降血脂,抗凝,利尿,補鈣。低鹽飲食。用6個月。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1、7例,顯著緩解9、7例,部分緩解7、10例,無效3、8例,有效率90%、75%(P<0.01)。隨訪6個月,分別復發(fā)4、8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3)

        10.地黃墨貞湯

        [方藥] 強化階段用生地黃25g,墨旱蓮、女貞子、知母、麥冬各15g,黃柏、牡丹皮各9g,甘草3g。激素減量階段加肉蓯蓉20g,菟絲子、淫羊藿、補骨脂各12g,黨參、黃芪各15g等。維持階段用肉蓯蓉、熟地黃各20g,黨參、黃芪各15g,仙茅、淫羊藿、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茯苓各9g。用環(huán)磷酰胺時酌加當歸、黃精、何首烏、雞血藤、枸杞子、陳皮、法半夏、竹茹等。易感冒合玉屏風散。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2例,均用潑尼松1mg/kg,每天晨頓服,用8~12周后遞減。同時用環(huán)磷酰胺200mg,隔天1次靜脈注射,總劑量<150mg/kg。

        [療效] 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4、7例,顯著緩解6、4例,部分緩解各5例,無效5、16例。隨訪3年,分別復發(fā)4、11例。見不良反應分別7、15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2)

        (四)激素依賴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中藥內(nèi)服方]

        溫補活腎湯

        [方藥] 生黃芪30g,熟地黃18g,肉蓯蓉、丹參、黨參各15g,山藥、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巴戟天、補骨脂、淫羊藿、當歸各12g,山茱萸、澤蘭各10g,制附子9g。浮腫加車前子、茯苓、桂枝;便溏加白術、薏苡仁。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于撤減激素前1周開始服用,原用激素減至停用。

        [療效] 治療激素依賴性腎病綜合征49例。結果:完全緩解29例,部分緩解6例,復發(fā)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9.6%。(山東中醫(yī)雜志,2004,5)

        [中西藥并用方]

        參芪沖劑

        [方藥] 人參、黃芪、白術、葛根、淫羊藿、山茱萸、何首烏等。每袋含生藥10g。(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研制)

        [用法] 每天2次,每次2袋沖服。與對照組30例,均用潑尼松1mg/kg;8~12周后,每2周減5mg。環(huán)磷酰胺0.8~1g,加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2周1次,總劑量6~8g;無效,每天加環(huán)孢素A5mg/kg,每月減量1mg/kg,至3mg/kg維持。黃芪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各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均3個月為1個療程。均對癥處理。高蛋白低鹽低脂飲食。

        [療效] 治療激素抵抗性腎病綜合征35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3、3例,顯著緩解9、5例,部分緩解7、8例,無效6、14例,有效率82.86%、53.34%。(河南中醫(yī),2007,4)

        [分期辨治方]

        分3期辨治方

        [方藥] 激素治療期用生地黃、山藥、茯苓、女貞子各15g,牡丹皮、山茱萸、澤瀉、知母各12g,甘草8g。減至中等劑量期用黃芪30g,柴胡、白術、當歸各12g,淫羊藿、黨參各15g,陳皮10g。維持期用黃芪30g。淫羊藿、肉蓯蓉、補骨脂、菟絲子、黨參各15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42例,均用潑尼松1mg/kg,晨空腹頓服。用8周后,每周減10%,至每日0.5mg/kg,改1mg/kg,隔日1次,用10~12個月,并加用環(huán)磷酰胺200mg,加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隔日1次,總量≤150mg/kg。激素再每周減10%,至0.4mg/kg,隔日。用12~18個月。

        [療效] 治療成人激素依賴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4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1、9例,部分緩解10、6例,無效9、27例,總有效率77.2%、35.7%(P<0.01)。緩解者隨訪6~48個月,分別復發(fā)4、10例。見不良反應分別13、28例(P<0.01)。(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3,11)

        [分階段辨治方]

        1.分3階段辨治方

        [方藥] 激素大劑量階段用鱉甲(先煎)25g,生地黃、知母各20g,墨旱蓮、女貞子、牡丹皮、山茱萸、地骨皮各15g,甘草5g;中等量階段用黃芪30g,懷山藥20g,黨參、白術、柴胡各15g,淫羊藿、菟絲子各12g;維持量階段用淫羊藿、肉蓯蓉各25g,生地黃20g,懷山藥、山茱萸、牡丹皮、補骨脂、巴戟天、菟絲子各15g。各階段均加丹參25g,當歸20g,川芎、地龍各15g,紅花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28例,均用潑尼松1mg/kg,每天早餐后頓服,8周后,漸減量至每天0.5mg/kg,改1 mg/kg,隔天頓服,6~8個月后,減至0.4mg/kg,用12~18個月,漸減量至停用。均酌用抗生素、利尿藥、雙嘧達莫等。低鹽優(yōu)質蛋白飲食。

        [療效] 治療激素依賴性腎病綜合征3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2、12例,部分緩解6、7例。隨訪2年,分別復發(fā)2、5例。見不良反應分別11、26例。(中醫(yī)藥學刊,2006,12)

        2.分2階段藥針并用方

        [方藥] 第1階段用黃芪、茯苓各30g,黨參、仙茅、白芍各15g,淫羊藿、雷公藤、水蛭、杜仲、巴戟天各10g,炙甘草5g。隨癥加減。第2階段用丹參30g,川芎、生地黃、赤芍、地龍各15g,雷公藤、僵蠶各10g,冬蟲夏草5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取穴:三陰交、涌泉、足三里、腎俞;第2階段配血海,并推長強至大椎。針刺,每周3次。均用8周。與對照組均常規(guī)用激素8周,無效用環(huán)磷酰胺0.2~0.6g,加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每周用1~3次,總量≤150mg/kg。

        [療效] 治療激素耐藥性腎病綜合征67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8、17例,部分緩解38、28例,無效1、17例。隨訪1年,分別復發(fā)1、6例(P<0.05)。見不良反應分別57、101例。(浙江中醫(yī)雜志,2003,4)

        (五)腎病綜合征合并出血熱癥

        [中藥內(nèi)服方]

        益氣養(yǎng)陰湯

        [方藥] 西洋參、黃精各10g,麥冬、五味子、山藥、麥芽各15g,生地黃30g,山茱萸12g。汗甚加龍骨、牡蠣;少氣懶言加黃芪、黨參;五心煩熱、口渴多飲加黃連、烏梅、白芍、阿膠、蘆根、知母;尿蛋白加紫草、黃芪;腰痛甚加黑豆、杜仲;手顫肢麻加地龍、僵蠶、鱉甲;心悸加酸棗仁、炙甘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15日。

        [療效] 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恢復期24例。結果:顯效(癥狀消失或減輕;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增加或血清肌酐下降均≥30%)15例,有效8例,無效1例。(中醫(yī)雜志,2006,2)

        [中西藥并用方]

        1.參芪蛇舌草湯

        [方藥] 黨參、白花蛇舌草各30g,黃芪20g,車前子、生地黃各15g,蒲公英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均用利巴韋林、酚磺乙胺、地塞米松;補液等。均1周為1個療程。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30例。結果:兩組分別治愈15、6例,好轉8、7例,無效7、17例,總有效率76.67%、43.33%(P<0.05)。(四川中醫(yī),2007,7)

        2.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

        [方藥] 豬苓、茯苓各30g,澤瀉18g,制附子(先煎)、白術、白芍、干姜各10g,桂枝、甘草各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取液300ml,于輸液時頓服。與對照組33例,均用潑尼松(或環(huán)磷酰胺)標準治療方案。用激素之前(或同時),限鹽用右旋糖酐-40,非限鹽、皮試陽性者改用706代血漿,均用500ml,于下午3時靜脈滴注,每分鐘50滴。靜脈滴注前后用呋塞米20~80mg,靜脈注射。尿量無增多,藥量依次倍增。最大劑量≤320mg/次。并用維生素E0.1g,每日2次,雙嘧達莫75mg,每日3次,口服。酌情用白蛋白靜脈滴注。對癥處理。低鹽低脂優(yōu)質蛋白飲食。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水腫33例。結果:兩組分別水腫消失33、27例。尿量兩組治療前后自身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5,4)

        [中藥保留灌腸并用西藥方]

        1.大承氣湯加味

        [方藥] 大黃(后下)、芒硝(分沖)、豬苓、地榆、槐米、丹參、大腹皮各30g,桃仁24g,枳實、厚樸各18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取液500ml,保留灌腸30分鐘,8小時1次,用3~5日。并用20%甘露醇125ml,每日2次;呋塞米60~100mg(最大量200mg),靜脈滴注,6小時1次。每日液體量300~500ml,滴速20~30滴/分鐘,慎用高滲性液體。

        [療效] 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并發(fā)高血容量綜合征8例。結果:痊愈7例,無效1例。(天津中醫(yī)藥,2004,6)

        2.清瘟通腑湯

        [方藥] 丹參、生大黃(后下)、牡丹皮各15g,水牛角、大青葉各30g,生地黃、玄參、金銀花、白茅根各20g,枳實、芒硝(分沖)、生甘草各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取液400ml,用200ml,保留灌腸,每次0.5~1小時,每天2次,7日為1個療程。與對照組52例,均抗病毒,抗休克,抗感染,止血,利尿等;腎衰竭及并發(fā)癥甚行血液透析。

        [療效] 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52例。結果:兩組分別治愈52、48例,死亡0、4例。見并發(fā)癥分別0、13例。(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6)

        (六)腎病綜合征水腫癥

        辨證分型方

        [方藥] 風熱犯肺型用赤小豆30g,桑白皮、薏苡仁、鮮蘆根、白茅根、益母草各20g,地龍、魚腥草、蒲公英各15g,連翹12g,麻黃、杏仁各10g,生姜6g,大棗3枚。氣滯水停型用薏苡仁20g,滑石、赤茯苓、豬苓、大腹皮、白術、厚樸、益母草、澤蘭各15g,陳皮、制王不留行、澤瀉各12g,生姜10g。濕熱壅滯型用白茅根60g,滑石、蒲公英各30g,益母草20g,連翹、澤蘭各15g,黃芩、黃連、郁金、佩蘭、白豆蔻各12g,紫蘇葉、大黃、杏仁各10g,甘草、通草各6g。脾腎陽虛型用制附子10g,白術、茯苓、太子參、淫羊藿、巴戟天、山藥、益母草、澤蘭、桑白皮、大腹皮各15g,陳皮12g,黃芪20g。肝腎陰虛型用山茱萸、生山藥、益母草各20g,生地黃、熟地黃、墨旱蓮、女貞子、肉蓯蓉、龜甲、鱉甲、澤蘭各15g,茯苓、澤瀉、牡丹皮各12g,當歸10g,砂仁5g。氣陰兩虛型用薏苡仁、山藥、生黃芪、益母草各20g,太子參、白術、石韋、茯苓、麥芽、赤小豆各15g,玄參、麥冬、生地黃各12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水腫62例。結果:顯效36例,有效、好轉各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75.8%。(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2,3)

        (七)腎病綜合征其他合并癥

        [中藥內(nèi)服方]

        1.白赤蒲公英湯

        [方藥] 白花蛇舌草、赤小豆、蒲公英各30g,知母、黃柏、生地黃、牡丹皮、云茯苓、澤瀉、山藥、山茱萸、赤芍、水蛭各10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清開靈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10~14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3~5日,用2~3個療程。沖擊療法:甲潑尼松龍1g(或10~15mg/kg,兒童0.4~0.8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1小時,每日1次,3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5~7日,用1~2個療程。間歇期及沖擊治療后,用潑尼松1~1.5mg/kg,每日口服,用8周(或至尿蛋白轉陰后2周),常規(guī)漸減量。用環(huán)磷酰胺0.8~1g(兒童0.4~0.6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2周1次;總量8~10g。用抗生素、抗組胺、止血及降壓藥。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合并紫癜癥30例。結果:治愈16例,顯效8例,有效4例,無效2例。(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10)

        2.疏肝降脂合劑

        [方藥] 黃芪30g,丹參20g,白術、茯苓、制何首烏、海藻、生山楂各15g,柴胡、川芎、郁金、澤瀉、淫羊藿各12g,大黃6g。制成合劑300ml。(濟寧市中醫(yī)院研制)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50ml。對照組32例,用煙酸肌醇0.4g,每日3次,均口服。兩組均用潑尼松1mg/kg,晨空腹頓服,8周后,每周減量10%至0.5mg/kg,每日1次,改為1mg/kg,隔日1次頓服,6~8周后,每周減量10%至最小維持量。均8周為1個療程。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高脂血癥36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6、16例,部分緩解8、6例,無效2、10例,總有效率94.4%、68.8%(P<0.01)。TC、TG、HDL-C、尿蛋白、血漿清蛋白,兩組治療前后自身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5)

        3.火把花根片

        [方藥] 火把花根(又名六方藤)片。每片含原生藥3g。(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研制)

        [用法] 每日3次,每次3~5片,餐后服。2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36例,用潑尼松標準療程,必要時加環(huán)磷酰胺,總量100~150mg/kg。兩組均西醫(yī)對癥處理。不用影響脂代謝藥。用6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繼發(fā)脂質代謝紊亂6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9、11例,部分緩解24、14例,無效7、11例,總有效率88.33%、69.44%(P<0.05)。腎功能、血脂各4項指標本組治療前后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1)

        [中西藥并用方]

        1.芪丹益母草湯

        [方藥] 黃芪、丹參、益母草各30g,淫羊藿15g,水蛭6g。脾氣虛加黨參、白術;腎陰虛加生地黃、墨旱蓮;腎陽虛加制附子、杜仲;陰虛火旺加黃芩、地骨皮;血漿白蛋白低加鹿角膠、山藥;濕熱甚加滑石、鳳尾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與對照組30例,均用潑尼松片1mg/kg,晨頓服;8周后,無效者加用環(huán)磷酰胺。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高黏滯血癥50例。結果: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5、9例,顯效13、5例,有效4、8例,無效各8例,總有效率84%、73.3%(P<0.05)。Cr、BUN、Alb、血脂2項及血液流變學6項指標,本組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新中醫(yī),2002,9)

        2.養(yǎng)陰益氣通絡湯

        [方藥] 黃芪30g,生地黃、山藥、茯苓、丹參、女貞子、墨旱蓮各15g,山茱萸、澤瀉、白術、川芎各12g。陽虛甚加淫羊藿;血瘀甚加紅花、地龍;病程長、蛋白尿甚加芡實、金櫻子;外感加金銀花、連翹、魚腥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25例,均用潑尼松1mg/kg,每晨頓服,8周后,每周減5mg,至0.5mg/kg,用3~6個月,再減至隔天0.4mg/kg,至停用。雙嘧達莫75mg,每天2~3次口服。對癥處理。用2個月。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腎小管損傷28例。結果: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溶菌酶(LYS)、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hU-TP),兩組治療前后自身及前3項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9)

        3.益母丹黃湯

        [方藥] 益母草30g,丹參18g、黃芪、當歸、生地黃各15g,赤芍、桃仁各12g,川芎8g,水蛭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2周。與對照組11例,均用尿激酶20萬U,靜脈推注;80萬~100萬U,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5~7日。

        [療效] 治療腎病綜合征并發(fā)下肢靜脈血栓形成12例。結果:兩組分別痊愈6、4例,顯效5、4例,有效1、2例,無效0、1例。血液流變學指標兩組治療前后自身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福建中醫(yī)藥,2001,2)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