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們享用物質的、勞務的消費品和使用由他人支配的自由時間的方式,是全部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對人們生活發(fā)生作用的結果。社會的生產方式根本上決定著生活方式,社會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環(huán)境、民族習俗、歷史文化動態(tài)、社會意識形態(tài)、社會心理等都對生活方式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社會主義生活方式應以勞動為基礎,勞動和享受相統(tǒng)一,富裕的物質生活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相統(tǒng)一,其目的是崇高的,內容是豐富的,結構是合理的,效益是先進的。不同的職業(yè)群體,其生活方式各有特點。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道路、生活條件、主體素質、自我意識及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同,個人的生活方式總帶有濃厚的個性特色。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具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的特殊社會群體,更應該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學生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個人生活方式從心理特征、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目標等方面可以分為奮發(fā)型的生活方式、頹廢型的生活方式、理智型的生活方式、放縱型的生活方式等。大學并非世外桃源,它歷來都是各種思潮匯集的場所,是各種勢力爭奪的前沿。青年學生的世界觀正在形成且尚未成熟,思想容易波動,生活方式還沒有定型,校外的各種思潮和五花八門的生活方式都直接或間接對他們產生影響,而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覺性和能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著名社會學家阿列克斯·英克爾斯認為,一個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樂于接受新經(jīng)驗;隨時準備社會變遷;有獨立見解,能應付各種復雜局面;掌握信息;時間觀念強,惜時如金;重視科學技術,追求知識,學而不倦;愛專業(yè),懂本行,有獻身精神;樂觀主義;不搞宗派。美國學者的這一看法,對我們很有參考價值。其次,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需要。它可以幫助大學生處理好生活、學習、娛樂的關系,安排好衣、食、住、行等,順利完成學業(yè)。
要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科學地安排時間
人生短暫,大學的四年生活就更有限了。大學生一定要惜時如金,并從一開始就學會科學安排時間。
首先,要安排好每日時間表。第一,參照自己的生物鐘,選擇最佳時間利用點。如:一天之內,哪一段時間記憶力最好?哪段時間分析和理解力最強?哪段時間精力旺盛?……若能參照自己的生物鐘,安排合適的學習內容,定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第二,合理安排其他活動,如較大的活動可用大塊時間進行,較小的活動可利用飯前、飯后、課間等零星時間進行。第三,每天睡覺前要把當天時間表的執(zhí)行情況回顧一下,并考慮第二天的時間安排。這樣長久堅持下去,就會養(yǎng)成嚴格計劃、科學支配時間的習慣。
其次,不放棄零星時間。大學生活越豐富多彩,時間就切割得越碎,零星時間就越多。早操前后,飯前飯后、會前會后、文體活動前后等,都有大量可用的零星時間,如化零為整將是一個可觀的數(shù)目。華羅庚教授說: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英國大數(shù)學家科爾,在1903年攻克了一道200年無人攻取的數(shù)學難題而轟動數(shù)學界。當有人問他:你解這道題用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我用了將近三年的全部星期天。事實上,分秒必爭的成就者,從來都是把可用的零星時間和大部分假日納入學習計劃之內。
最后,要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生命的長河是由許多個今日組成的,昨日已成過去,明日只可期待,只有今日是現(xiàn)實的,可直接把握的。凡有成就的人都是惜今者,失敗者往往都是混世者。有的大學生在執(zhí)行時間表時缺乏毅力,尋找各種借口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長此以往,浪費了不少大好時光,新同學一定要以此為鑒,切莫重蹈覆轍。
2.樹立自強自立精神
大學教育不是免費教育,在我國,除農林、水利、地質、礦業(yè)、石油、師范、軍校和海運院校的學生,按國家規(guī)定可享受專業(yè)獎學金,免交或降低學雜費外,其他院校的學生不享受專業(yè)獎學金,需交學雜費。1997年,所有高校招生并軌。并軌后,考入同一高校的學生交費相同。由于我國經(jīng)濟尚不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很不平衡,部分學生生活比較困難,有的十分困難,這就出現(xiàn)了我國高校中一個特殊的群落——特困生。為了鼓勵同學們勤奮學習并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國家設立了獎學金,各高校還發(fā)放生活補助,提供貸款,設有獎學金和勤工助學崗位等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對部分確因生活困難交不上學費的學生,還實行了部分減免學費制度。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由于是民用資本投資辦學,大學生收費是按成本交費上學。實行收費上學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學們要給予足夠的理解。
對上述情況,大學生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更要自強自立。首先,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堅決避免高消費。艱苦奮斗是我國革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目前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大學生,無論其家庭條件好壞都應堅持這一原則。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到這一點,但也有少數(shù)大學生心安理得地躺在父母身上花錢,生活講排場,吃穿講高檔,娛樂講刺激,學習不努力,出現(xiàn)了“通宵玩電腦,宿舍煙頭一片,大街經(jīng)常溜轉,電影院里??停砩献粤暢誀Z面”的現(xiàn)象。學校里的長明燈、長流水,司空見慣。一些學生浪費糧食嚴重,每餐過后,桌上、地上白花花一片,饅頭、米飯成堆。其次,自己動手解決生活困難。學校為困難生提供了很多勤工助學的崗位,受到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大部分困難生積極參加勤工助學,從中受益。但也有不少大學生挑肥揀瘦,怕臟怕累,對打掃衛(wèi)生之類的工作不屑一顧,不愿去干;也有少數(shù)學生觀念落后,思想保守,寧愿受窮也不愿參加勤工助學,原因只有一個——怕人笑話!中央電視臺曾經(jīng)報道過的某大學的一位特困女生為我們樹立了正面的榜樣。這位女大學生從小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連學費都交不起。她被學校安排在學生食堂幫忙,基本上解決了生活困難問題,而且學習也沒有耽誤。
最后,我們再具體談談大學生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財政危機”。
第一,要按照自己的計劃支配收入,不受外界干擾。每月初收到家里寄來的生活費用,還有助學金等,要統(tǒng)籌計劃,除去日常生活必需費用,余額要慎重處理。切勿認為,“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要針對自身情況置物。
第二,要做支出假設。月初,計算了所有的生活費用后,有意識地存起十幾元錢,就當沒有這些錢,月底不夠或急需時,再拿出來應急。
第三,一切量力,三思后行,購買價值昂貴的物品,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購買時間不要過于集中,否則會造成經(jīng)濟情況驟然緊張。事先預計好再買,比較穩(wěn)妥。
第四,要戒煙、戒酒、戒零食,少請或不請客。抽煙、喝酒、吃零食,這完全屬于額外開支,其中,酗酒和吸煙還是學生守則所禁止的。應當杜絕這些不良習慣。有的同學錢多時,或遇上自己生日,或趕上學校發(fā)放補助和獎學金,出于義氣,一時頭腦發(fā)熱,邀上一些好友上餐廳、下飯館,猛吃海喝一頓。其結果必然是月底“破產”。
第五,不到迫不得已決不向別人借錢。高消費不是我們現(xiàn)在實際生活水平所能承受的。因而解決財務問題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在你的頭腦中樹立一個“勤儉”的觀念,千萬不能不顧家庭實際經(jīng)濟條件,亂借錢,高消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