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金國正墓墓碑碑文
金國正墓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朝廷賜準,地方建筑的陵園。陵園位于同心縣城南約1.5千米處,融清代陵園建筑與回族喪葬形式于一體。南臨回族公共墓地,東靠銀平公路,西接清真大寺。塋域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南北長124米,東西寬72米,占地面積11115平方米。墳塋圍墻原為藍磚砌成,現(xiàn)為黃土夯筑。
陵園正門為四柱大牌坊,高約8米,牌坊頂檐、立柱均由大塊石材構(gòu)成,上有精美雕刻,立柱、眉額均有名人所題楹聯(lián),牌坊前有石獅一對。陵園內(nèi),東西兩側(cè)各有廂房3間,為磚木結(jié)構(gòu),作值守管理之用。南北向藍磚鋪成寬約4米、長約50米的甬道。甬道兩側(cè)設石羊、石馬等雕像,直通墓冢。墓冢前有石碑兩塊,其中一座為清代雍正皇帝賜金國正加封晉爵之碑文,碑文內(nèi)容為:“皇封榮祿大夫鎮(zhèn)守山西太原等處地方總兵官加一級記錄一次金國正先塋”。另一座為記錄金國正生平事跡之碑文。
金國正與夫人墓座下方為后人墓數(shù)座,均為平地隆起土堆,上鑲少量青石裝飾。墓冢正北是祭臺,祭臺高約1米,東西長7米,南北寬5米,呈長方形,由藍磚石條構(gòu)建,南北向設臺階。祭臺正北立碑一座,碑額上刻二龍戲珠圖案,碑座刻鳳凰麒麟圖案,表明亡者身份。碑額碑座為黃花石,碑身為花崗巖,記載雍正皇帝為金國正疾薨特頒祭文。祭文內(nèi)容如下:
恩倫特頒諭祭文
皇帝諭祭,原任山西太原總兵官金國正之靈,曰: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賜恤報勤,國家之盛典。爾金國正行性純良,才能稱職。方冀遐齡,忽聞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葬,以慰幽魂。嗚呼,寵賜重壚,庶沐匪躬之報;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榮。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雍正四年十一月立
距陵園東南側(cè)約200米(今回族公墓北端),有金國正生前所乘騎戰(zhàn)馬墳墓一座,原墳墓高約4米,呈圓柱狀,占地50平方米,世稱金大人(國正)馬墳。
清順治時,金國正出生于同心城,自幼學文習武,家境敗落后投軍。戎馬膠東,以生石灰消除倭寇水賊而聞名。因治疆有功,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金國正調(diào)任寧夏花馬池(今鹽池縣)副將??滴跷迨哪辏?715年),升任太原鎮(zhèn)總兵官署都督僉事。他愛兵如子,公正廉明,家鄉(xiāng)人皆尊稱其為金大人。他每次回家,到離同心城5千米處必下馬步行。他說:“于桑梓父老,不能高高在上?!笨滴跷迨拍辏?720年),金國正調(diào)任固原提督(從一品)。雍正元年(1723年),金國正告老還鄉(xiāng)養(yǎng)病。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聞報金國正病逝,于十一月特頒諭祭文,隆重祭葬并加封晉爵,榮封為榮祿大夫加一級記錄一次(正一品),盛贊其忠勇報國之功績。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