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者最聰明,聰明者最愚
愚蠢者最聰明,聰明者最愚
在為人處世中,有些人巧妙地利用在他人心目中制造自己“愚鈍”和“低能”的假象,明哲保身,騙過了無數(shù)聰明的當事者。真應(yīng)了那句名言:“愚蠢者最聰明,聰明者最愚。”
蜀后主劉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人人熟知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為他能干,而恰恰是因為他“無能”。按照通常的說法,此人是個典型的低能人物。關(guān)于他,有許許多多或多或少帶有侮辱性的傳說,以至于后來連他的乳名“阿斗”也成了呆笨無能的代名詞。
那么,劉禪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從自保的角度而言,他乃是個大智若愚的非凡之才。
公元263年5月,曹魏大舉攻蜀,蜀國兵力不敵,劉禪被迫投降。由于劉禪的“識時務(wù)”,因而受到敵方的優(yōu)待。次年,劉禪被遷北上,來到洛陽。
到了洛陽之后,劉祥發(fā)現(xiàn)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封他為安樂公,而曹魏的實權(quán)派人物、剛剛晉封為晉王的司馬昭對他卻外信內(nèi)疑,懷有戒備心理。因此,這位人稱阿斗的蜀漢后主皇帝決心利用自己的“愚鈍”姿態(tài)來自保。
不久,司馬昭設(shè)宴招待劉禪。席間特請人演出蜀地技藝,由于司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觸景生情狀,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馬昭身旁的劉禪本也應(yīng)哀傷于心,但他看見司馬昭那陰晴不定的面孔,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強充笑臉,嬉笑自若。見此,—向?qū)⒍U懷有戒心的司馬昭放下心來,悄悄對他的親信賈充說:“人之無情,乃至于此。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邪?”
一向被成為清客的賈充湊趣地說:“不如此,公何由得之!”戲藝終了時,司馬昭戲問劉禪:“頗思蜀否?”一驚之后,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這句話居然騙過了司馬昭,但與劉禪一起降魏的舊臣欲正認為他“愚”得還不到位。宴會之后,欲正對劉禪進言說:“主公方才的答話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馬公再問您這類話,您應(yīng)該流著眼淚,難過地說:‘祖先的墳?zāi)苟荚谑竦?,我怎能不想念呢?!彼妓髁似蹋瑒⒍U點了點頭。
幾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馬昭又一次問起劉禪是否想念故國。按照欲正的指教,劉禪背出了那幾句話,并裝作一副悲傷的樣子,只是竭力不讓眼淚流出來。司馬昭見了,心中有數(shù),突然說道:“你的話怎么像欲正的腔調(diào)?”
劉禪假裝一驚,睜開眼,說:“先生您怎么知道?這正是欲正教我的?!彼抉R昭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自此以后,忙于篡魏,遂不再對劉禪生毒害之心??棵髡鼙I淼捻w晦之計,劉禪雖身處險境而有驚無險,平安地了卻了余生。
古今一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作為前蘇聯(lián)黨和圖家領(lǐng)導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嚴”的驅(qū)使,變得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唯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允許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
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前夕,大本營總參謀長朱可夫?qū)④娫ㄗh“放棄基輔城”,以免遭德軍的“合圍”。這本來是一個很有戰(zhàn)略眼光的建議,但斯大林聽不進去,當面罵朱可夫“胡說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未可夫趕出大本營。不久,基輔果然遭德軍合圍,守城的紅軍精銳部隊全軍覆沒。等到斯大林對朱可夫說“你是對的”時已經(jīng)是馬后炮了。但是,一度當了蘇軍大本營總參謀長的華西里也夫斯基,卻往往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覺采納他的正確的作戰(zhàn)計戈,從而發(fā)揮了杰出作用。
在斯大林的辦公室,在斯大林與華西里也夫斯基談天說地的“閑聊”中,華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不經(jīng)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不鄭重其事,也不頭頭是道??墒瞧婷畹氖牵人吡艘院?,斯大林便會想起一個好計劃。過不了多久,斯大林在軍事會議上陳述了這個計劃。大家都驚訝斯大林的深謀遠慮,紛紛稱贊。斯大林自然十分高興。再看看華西里也夫斯基本人,也與大家一樣顯得驚異,并且也與眾人一道表示贊嘆折服。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人想到這是華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這樣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統(tǒng)帥部實施的畢竟還是華西里也夫斯基的計劃。
華西里也夫斯基也在軍事會議上進言,但那方式方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講三條正確的意見,但口齒不清,用詞不當,前后重復,沒有條理,聲音含混,因為他的座位通??拷勾罅郑灾灰顾勾罅忠粋€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著他又畫蛇添足地講兩條錯誤的意見。這會兒,他來了精神,條理清楚,聲音洪亮,振振有詞,必欲使這兩條錯誤意見的全部荒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罷休。這往往使在場的人心驚膽戰(zhàn)。
等到斯大林定奪時,自然首先批判華西里也夫斯基那兩條錯誤意見。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暢。接著,斯大林逐條逐句、清晰明白地闡述他的決策。他當然完全不像華西里也夫斯基那樣詞不達意、含混不清。但華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闡述他剛剛表達的那幾點意見,當然是經(jīng)過加工、潤色了的。不過,這時誰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見是從哪里來的。
這樣一來,華西里也夫斯基的意見也就移植到斯大林心里,變成斯大林的東西,因而得以付諸實施。事后,曾有人嘲諷華西里也夫斯基神經(jīng)有毛病,是個“受虐狂”,每次不讓斯大林罵一頓心里就不好受。華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
只是有一次,他對過分嘲諷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樣聰明,一樣正常,一樣期望受到最高統(tǒng)帥的當面贊賞,那我的意見也就會像你的意見一樣,被丟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進言被采納,我只想前線將士少流血,我只想我軍打勝仗,我以為這比討伐斯大林當面贊賞重要的多?!比A西里也夫斯基運用的就是一種潛智慧,這無疑是一種更為明智的選擇。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