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對人才的觀察要全面
作為領導,在任用人才之前,一定會對這個人做一個全面、透徹的了解,以便做到知人善任。也只有徹底地了解了這個人,才能夠掌握這個人的性格脾性、能力特征,以及潛能、特長所在,這樣才能夠給他們安排更合適的崗位,才能夠更恰當?shù)厝斡盟麄?,更有效地指導他們?/p>
但是,要想真正透徹地去了解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每個領導都必須具備判斷、鑒賞的能力,而且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如此才能夠避免人才流失。那么,在這方面,領導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應該先入為主
對于任何一位下屬,相信領導者在任用他之前,肯定都會從其他同事或者他的簡歷中,得到一些間接的評價和反映。例如“某人恃才傲物,驕傲自大”、“某某是個難得的好員工,工作認真踏實,紀律性很強”、“某人的組織能力很強,適合做個小領導”。這樣的評價可能會干擾領導者的思路,使他們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事實上,這些材料和議論,只能作為上司考察下屬時候的參考,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來看。而且,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這需要時間來證明,需要通過觀察來了解。
(2)不能夠僅從表面看人
領導們單純從表面看人常常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二是看文憑識人;三是以言語取人;四是憑借資歷;五是憑借年齡;六是看這個人表面是否溫順、老實、聽話等。而這些都是應該注意防止的。
就拿幾乎所有人都重視的文憑來說吧,日本索尼公司已經把所存的職工學歷表全部燒掉,當然,其意思并不是說學歷一點用都沒有,而是說應該徹底防止單憑學歷來衡量人。另外,諸葛亮對人的表里不一也做過詳細的論述,他說人“有溫良而偽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盡力而不忠者”,意即看人如果只看表面,就很容易看錯人。
(3)不應該根據(jù)個人的好惡看人
有的領導者看人時全憑自己的喜好,例如有的領導喜歡唯唯諾諾、曲意逢迎的人;有的領導者則格外寵愛那些十分聽話的下屬;還有的領導非常欣賞那些個性強烈的下屬;等等??偠灾@種憑個人好惡、恩怨、親疏、得失看人用人的現(xiàn)象,是任人唯親的反映,它極容易使一些德才平庸,甚至有著嚴重缺點的人受到領導的青睞,而另外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則被埋沒和冷落。
(4)不能以一時一事看人
有的領導,看到某個下屬某件事辦得漂亮,或者聽到某個下屬說了一句好聽的話,就認為這個下屬非常出色;而其他下屬因為一句話沒有說對,或者辦某件事情出現(xiàn)了小差錯,就認為這個人工作能力不行。這樣的定論未免有失偏頗。因為要真正地了解一個人,需要了解他的全部經歷,更需要根據(jù)他以后的表現(xiàn)。
(5)不以一己之見看人
一個下屬是否能干,是否有潛力,這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才能夠看得出,也需要眾人的鑒別。僅僅依靠自己一個人的觀察和評價是不行的,因為這樣的結論難免會有片面性,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夠了解得更徹底、更深刻。
(6)不能把人看死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告訴我們,看待他人時不能總是用靜止的觀點。過去的功勞和錯誤只能代表他過去怎么樣,并不能決定他的未來。任何事情都處在變化發(fā)展之中,因此千萬不能把人看死。
厚黑智慧
每個人都是多面的,想要徹底、真正地去了解一個人,離不開全面地觀察。這是領導識人時應該堅持的一大原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