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友誼
珍貴的友誼
案例
周強家新買了一臺電腦,爸爸給強強買了許多學習輔導軟件來指導他的學習,同時,又買了《三國演義》的游戲讓他學習之余放松放松。得到這些,周強真是高興極了,第二天,在學校的時候,他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好朋友鄭潔明,約他周末時一起到家里來學習和玩游戲。那個周末,兩個好朋友一起品味著擁有新電腦的喜悅,別提多開心了。
正在一心一意學習的馮艷突然收到上一年級一名男同學來的信,說要“和她交個朋友”。頭一回收到這樣的信,馮艷嚇壞了,她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丶液?,就找到了和她一起長大的像親姐姐一樣的隔壁的韓洋。洋洋姐比馮艷高二屆,當然主意也多。聽完她的敘述,洋洋姐替她出了許多主意。按照洋洋姐的辦法,馮艷終于把這種事“擺平了”,她又可以專下心來學習了。
分析
友誼是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朋友既可以分享你的喜悅,也可以分擔你的憂愁。青少年朋友談?wù)撝亚椋桧炛亚?,追求著友情,他們從友誼中品味著幸福和愉悅,也吸取著營養(yǎng)。友誼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戀基礎(chǔ)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人類社會中一種優(yōu)美的感情。正由于此,它成了古今中外哲人的談話內(nèi)容,也成為難以計數(shù)的詩文的主題。我國唐代詩人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吟詠友誼的千古佳句。
那么,人為什么需要友誼呢?這是由于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是要有多種多樣的需要,友誼體現(xiàn)了人們的一種社交需要。
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他們精力旺盛,社會活動量大,生理和心理日漸成熟,因此,喜歡交際、廣交朋友幾乎成為中學生的共同特征。有人曾對11所中學1600多名同學的友誼現(xiàn)象進行調(diào)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當代中學生的交往既不同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學生的交往,也不同于“文革”時期中學生的交往,更不同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學生的交往。相同的特征不是沒有,而不同的特征尤其明顯,從而形成了當代青少年的一系列交往特點: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
當代大中學生,大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父母由于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經(jīng)歷陪他們一起玩,也沒有兄弟姐妹一塊玩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他們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起玩的興趣也逐漸降低,因此與同窗、同學、朋友打交道的愿望就越來越強烈。
2.交往觀念的開放性
人在孩童階段,其交際觀念被父母的教育所左右,進入中學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成熟,開始擺脫父母的左右,也不愿受以往交際觀念和傳統(tǒng)習俗的束縛,呈現(xiàn)出強烈的自我意識的開放性,尤其在今日的社會環(huán)境氛圍下,青少年都希望廣結(jié)同窗友,多結(jié)交天下友。
3.交往范圍的廣泛性
當代青少年觀念解放,他們已不像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那樣交往是“清一色”,即多數(shù)只和同性朋友打交道,或只與本年級、本班同學來往,而是呈現(xiàn)出交際的拓展趨勢。他們不僅與同性同學交友,也和異性同學交往,既與低年級同學一塊玩耍,也能與高年級同學湊到一起娛樂。
4.交往內(nèi)容的豐富性
當代青少年視野開闊、頭腦靈活、聰明活躍,因此,他們言語交談的內(nèi)容涉及面寬,什么國內(nèi)外大事、政壇新聞、奧林匹克運動會、流行病、時裝模特、流行金曲、影、視、舞、歌、球星,什么“太空隧道”、“米老鼠”、“唐老鴨”、“特種兵”、“圣斗士”、“全力無敵”等都可成為他們交談的主題。
5.交往手段的多樣性
由于當代青少年生活內(nèi)容的豐富,他們的交往便可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如通過數(shù)學、語文、英語、理化等科目的學習進行聯(lián)系,通過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打籃球、賽跑、跳高、跳遠等文體活動進行聯(lián)系,可以通過琴、棋、書、畫等活動聯(lián)系起來,此外,有的朋友還可通過打臺球、攝影、集郵、參加各種競爭游戲等現(xiàn)代形式聯(lián)系起來。
6.交往的日趨深刻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友誼開始呈現(xiàn)出選擇性,而不再像童年期那樣主要是生活的朋友,他們開始側(cè)重心靈的溝通,他們對朋友在心理上的親密、理解以及真誠和坦率都達到了最充分的程度。在交友過程中,他們講究志同道合,認為對朋友應理解、尊重、諒解、寬容。
7.交往的差異性
一般地說,青少年的交往開始有了明顯的性別及個性差異。
如女孩一般比男孩對深厚而密切的交往要求要早,而男孩交友要略晚一些;男孩在交友方面的要求也不像女孩那樣“細膩、深刻”,而是比較粗略、實在,帶有沖動色彩;另外,不同性格氣質(zhì)類型的人在交友方面也呈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來。
上述可作為當代青少年交往的“畫像”。的確,交友是青少年朋友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交友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友誼則是生活中的一盞明燈。尤其是能交幾個知心朋友,可以使你獲得友情的溫暖,為學習和生活增添光彩。假若一個人沒有朋友和伙伴,沒有友誼和幫助,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很難順利地航行并達到勝利的彼岸。因此,古往今來,人們都特別重視交友,珍惜友情。
但是,要提醒青少年朋友們注意的是,一定要慎重擇友并正確對待友誼。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友中汲取力量,獲取養(yǎng)分,完善自己和修正自己。那么,什么是青少年建立正確、健康、崇高友誼的根本內(nèi)容和標準呢?具體說來,可有如下幾點:
1.交友要以共同的遠大理想和追求作為基礎(chǔ)
馬克思和恩格斯40年的革命友誼是以對人類社會命運的關(guān)注為基礎(chǔ)的。毛澤東曾在他青年時代著名的《征友啟事》中明確提出:“邀請對愛國工作感興趣的同志與我聯(lián)絡(luò),并特別提出要有決心而且能為祖國犧牲?!痹谶@里,毛澤東以是否懷抱救國之心,以天下大任為己任作為交友的基礎(chǔ)和前提。
2.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
在共同理想的前提下,朋友之間還要相互信賴,做到不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彼此心心相印。信賴的條件是雙方的真誠及無私奉獻。此外,朋友之間要勤溝通、勤交流,即所謂“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蹦欠N“知人知面不知心”的狀態(tài)是與真誠的友誼大相徑庭的,是為摯友所不齒的。
3.交友應直率、坦白
老革命家陳毅曾寫道:“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笨梢?,諍友對人生的可貴。它表現(xiàn)為敢于當面批評,這一點青少年往往難以做到。他們往往可以同吃、同玩,花錢不計較,不分你我,但若朋友做了錯事,卻不能當面直言批評或勸阻,甚至明知不對,也不肯勸諫,惟恐傷了“哥們兒義氣或哥們兒的和氣”而毀了交情。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使朋友在錯誤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直至釀成大錯而不能挽回,最終不僅從根本上傷了朋友,又褻瀆了友誼的純潔含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