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辦事,最好是針對關鍵人物下工夫,突破關鍵人物這道關卡,謀求關鍵人物的贊同和協(xié)助,問題往往很容易得到解決。
但是有的時候,關鍵人物不好找,也可以找與關鍵人物密切接觸的邊緣人物。
因此,要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穩(wěn)操勝券,除了著眼于主管、領導一類正式組織身份的負責人外,還應該爭取足以影響主管領導的非正式的“權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幫助。通過當事人或上級主管人的親友故舊,來說服當事人,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從某一方面說,有些時候,即使是上級主管和具體辦事人員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由于下屬某一環(huán)節(jié)作梗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人不論職位大小,也就變成了解決問題所必須疏通的“關鍵人物”。
這時候你切不可因他無權無職,就以為可以隨便應付,否則你的好事兒就可能壞在他的手中。
一天,一位辦理房地產(chǎn)轉讓的房地產(chǎn)公司推銷員來到一位客戶家,帶著這位客戶的朋友的介紹信。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就聽他講開了:“此次幸會,是因為我的同學孫某極為敬佩您,叮囑我若拜訪閣下時,務請您在這個雕像上簽個名……”邊說邊從公文包里取出這位朋友最近才完工的一個小型雕像。于是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起他來。在這里,孫某的仰慕和簽名的要求只不過是個借口,目的是說明自己與孫某的關系,并且對這位朋友進行恭維,使他開懷。
素不相識,陌路相逢,如何讓所求之人了解你與他是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顯然十分牽強,但一般人不會駁朋友的面子,更不至于讓你吃閉門羹。這是一條求人的捷徑。
托人辦事通過第三者的言談,來傳達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在辦事過程中是常有的事。人們會不自覺地發(fā)揮這一技巧。比如:“我聽同學老張說,你是個熱心人,求你辦這件事肯定錯不了?!钡斝模@種話不是說說而已的,也不能太離譜,有時有必要事先做些調查研究。為了事先了解對方,可向他人打聽有關對方的情況。第三者提供的情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與被求者的初次會面有重大意義時,更應該盡可能多方收集對方的資料。但是,對于第三者提供的情況,也不能全部端來當話說,還要根據(jù)需要有所取舍,配合自己的臨場觀察、切身體驗靈活引用。同時,還必須切實弄清這個第三者與被托付者之間的關系。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然,說不定效果會適得其反。
俗話說得好,托人辦事,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盯死主要目標,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對于目標周圍的那些“邊緣人物”,也要多多花費心思,有時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們就像一條條地道,可以順利地把你送到成功的彼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