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夢想是“我想有一個大房子”,而理想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夢想中藏著一種理想,而理想中又透出一絲夢想。因此,夢想既有理想的一種真實性,又有夢的一種虛幻般的感覺,夢想高于現(xiàn)實。相比于夢想既源于現(xiàn)實又飄在現(xiàn)實之上,理想就顯得枯燥無味了。也可以說,夢想是人們從理想上派生出來的,而人們在不斷朝自己理想努力的同時,將它美化了,讓它成為一種特殊的夢。又可以說理想是夢想的基石,理想中的一切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在實踐中升華出來的。
講故事,說夢想
皮爾·卡丹的選擇
皮爾·卡丹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成功的舞蹈家,可是,他嘗試了很多,卻總以失敗告終。
于是他求助于他從小就崇拜的有著“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里,皮爾覺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這種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他決定給布德里寫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這個學生。在信的最后,他寫道,如果布德里在一個星期內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為藝術獻身了。
很快,皮爾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布德里在信中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因為家境貧窮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跑江湖賣藝。他告訴皮爾,人生在世,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理想與現(xiàn)實生活中,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星閃閃發(fā)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布德里的回信讓皮爾幡然醒悟。
后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從23歲那年起,他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yè)。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皮爾·卡丹說,其實自己并不具備舞蹈演員的素質,當舞蹈演員只不過是少年輕狂的一個夢而已。
這就是夢想和理想的距離。夢想有時可以是虛無縹緲的,你摸不著,也看不見的,但是一定要美好。而理想要現(xiàn)實,它將作為你的奮斗目標,有時需要一生的時間。
威爾遜曾說過:“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p>
理想和夢想相近,但仍有區(qū)別,夢想可以理解為目標,分解為階段規(guī)劃,再通俗點可以稱之為心愿,它們在條件充分的基礎上可以完成了卻。夢想的載體是階段,注重結果,最終目的要求完成實現(xiàn),因此,這也就有了消亡的形式和終結的本質。這也是夢想和理想區(qū)別開始的分水嶺。理想的主線,是以踐行開始并一直貫穿到底,有無限的生命力和無休止的追求。理想前行的力量不是來自某個階段,而是源于整個過去,在當下奮發(fā),為迎接每個新的時刻而不息探索和踐行。夢想和理想的相同點在于,兩者都來源于人們心間,是人們欲望的化身。夢想在于完成,理想在于完善,夢想依賴階段,理想則可以創(chuàng)造階段,依附整個過程之上。夢想是為到達預期的生活,而理想是為了追求一種“為前人所未有過的生活”!
夢想在實現(xiàn),理想在踐行。雖然沒有褒貶之分,但相比之下,理想更加需要勇氣,更加需要堅持,更加擁有尊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