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親疏有度
君子之交親疏有度
【原文】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莊子·山木》)
【譯文】
君子間的交往像水一樣清淡,小人間的交往像甜酒一樣甘濃。
【解析】
這句話乍聽起來讓人不好理解,為什么君子之交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小人之交卻反如美酒一般甘甜可口呢?原來莊子對人與人之間過多的利害往來和利益交換頗為不滿,認(rèn)為這種拉拉扯扯,小恩小惠的人際關(guān)系,看似甜甜蜜蜜,美若甘醴,實際上卻是最狹隘、最功利、最靠不住的利益關(guān)系。一旦利益交換的條件不再具備,平日里稱兄道弟的小人們就會冷眼相向,甚至反目成仇。
與之相反,真正的君子之交是以人格的相互欽佩和品德的相互青睞為基礎(chǔ)的,這其中并不摻雜著更多的利害關(guān)系。好友分別日久,渴望重逢,但見了面卻用不著豐盛地大擺宴席,也許一杯濁酒甚至一杯白開水也就足夠了。然而這杯白開水卻并非淡而無味,而是回味無窮。于是,莊子接著說:“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惫笊畹么艘猓⒃?“無利故淡,道合故親?!眳浅卸髡f得更加真切:“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若蜜,轉(zhuǎn)眼如仇人?!?/p>
君子之交淡若水,這句話還有這樣一個典故。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jīng)常接濟。后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luò)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壇,負責(zé)啟封的執(zhí)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zhí)事官取來大碗,當(dāng)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jīng)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贝撕?,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guān)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君子之交,由于沒有什么利益摻雜在中間,交往的是心靈的溝通。好就好在淡字上,淡泊名利,地位,金錢,拋棄雜念,只是志同道合,并且雙方都是高尚的人,如果品行低下就談不上了。水是透明的,君子之間的交往應(yīng)該像水一樣清澈見底,而不是互相爾虞我詐,也不是互相利用,牽扯太多的利害關(guān)系。相互之間既存在心靈的溝通,而彼此也保持一段距離,尊重對方的私人空間。這樣的友誼才最容易長久和維持。如水一般清凈、自然,源遠流傳。朋友間只有淡薄如水,才能維系長久。
范仲淹在泰州當(dāng)官的時候,認(rèn)識了當(dāng)時年僅二十歲的富弼。一見面之后范仲淹就對富弼大為欣賞,認(rèn)為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薦給當(dāng)時的宰相晏殊,還替他做媒,讓他做了晏殊的女婿。幾年以后,因為當(dāng)時在山東一帶多有兵變,有些州縣的長官看見亂兵來攻打不是進行抵抗,而是開門延納,以禮相送。兵變被鎮(zhèn)壓后,朝廷派人追究這些州縣長官的責(zé)任。
富弼很生氣地說:“這些人都應(yīng)該被判處死罪,否則的話,就沒有人再提倡正氣了?!?/p>
范仲淹則說:“這些縣官進行抵抗的話,又沒有兵力,只是讓百姓白白受苦罷了,他們這種做法,大概是為了保護百姓采取的權(quán)宜之計?!倍艘庖姴煌?,爭執(zhí)起來。
有人勸富弼說:“你也太過分了,你難道忘了范先生對你的大恩大德了嗎?你考中進士后,皇帝就下詔求賢,要親自考試天下的士人。范先生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馬上派人把你追回來,還給你準(zhǔn)備好了書房和書籍,讓你安心溫習(xí)考試,你因此被皇帝賞識,難道你都忘記了嗎?”
富弼回答說:“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范先生舉薦我并不是因為我的觀點始終和他一樣,而是因為我遇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我怎么能因為報答他舉薦我的情意而放棄自己的主張呢?”范仲淹聽后說:“我欣賞富弼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啊?!彼院笕朔Q頌范仲淹和富弼的交往是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友朋之道。儒家認(rèn)為朋友是人與人之間除了親情之外最重要的人際關(guān)系。對朋友要待之以誠,友情應(yīng)該建立在互相欣賞、互相了解的基礎(chǔ)上。因此,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要堅持自己的主張,不盲從,不隨便附和。這樣的友情,雖然看起來像水一樣平淡,但是卻可以更加長久。
對于我們一般人來看,朋友的交往,你幫助我,我?guī)椭恪D銓?,我也會對你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我有好吃的,邀請你也來分享。這樣的朋友在一般人眼里應(yīng)該算是很好的,有恩情,講義氣。
當(dāng)然,對朋友有恩情和意氣都是對的。但是真正的恩與義卻不是建立在日常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上的,也不是簡單的表面上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如果朋友的交往都是建立在這些上面,即便是真的友情也很世俗,這樣的朋友之交是不能長久的。正如故事中的富弼如果因為范仲淹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就要有支持范仲淹的想法,看起來很夠朋友。其實只是凡夫俗子的朋友之道,建立在這樣基礎(chǔ)上的朋友,就會如同這些表面的物質(zhì)利益一樣,轉(zhuǎn)眼就會消逝。這些都是最表面的,也是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自私、貪婪和欲望的東西。這樣朋友交往又如何能長久而高尚呢?
君子之交,重道義,相敬相知,看重的是心靈的交往,淡淡如流水,綿綿不斷絕。古人有句話叫:神交已久,說的是一個人仰慕另一個人的人格才華,想和他交為朋友,這樣的朋友之交一定會成為君子之交。
清香淡雅的茶要比濃烈的酒和刺激的咖啡高雅得多。然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卻未能始終保持這種淡泊的情懷,無論是請客,還是送禮,都是一種“唯物主義”的味道,倒是西方人顯得比較超脫。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君子之交”吧。
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當(dāng)然需要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尤其是當(dāng)他人遇到困難和不幸的時候。然而與此同時,莊子又確實揭示出一種常被忽視的道理。這就是人要獲得一種寬松自由的心境,又應(yīng)該與他人之間也保持某種適當(dāng)?shù)木嚯x。對他人過多的關(guān)懷、過多的憐憫、過多的撫慰也難免讓人感到不舒服。說到底,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并有權(quán)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對待生活中的苦難和不幸。真正的君子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卻應(yīng)該盡量淡化情感色彩,這也是“君子之交淡知水”的另一層含義。
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其實朋友之間的交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越平淡才能越長久。一個人如果能夠凡事做到心靜如水,他必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