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丹移駐恒河,阿努·麥利克叛亂
在全國干旱之際,素丹率其大軍移住印度人朝拜的恒河,那里離德里為十日程。素丹下令修建大營,因原先只是搭起草棚,經(jīng)常失火傷人,后來又挖建地下窯洞,一旦失火則將什物土塊堵塞洞口。我于此時抵達素丹大營,大營所在地地處河西,當(dāng)?shù)貥O其干旱,河之東則為沃土。河?xùn)|地區(qū)的長官是阿努·麥利克·本·馬西爾。區(qū)內(nèi)有阿尤加城、扎法拉巴德城和勒克瑙等城。長官阿努·麥利克每日須供應(yīng)五萬曼尼的小麥、大米和用做牲畜飼料的豌豆。素丹下令將大象和大部分馬騾趕到肥沃的河?xùn)|放牧,令阿努·麥利克妥為保管。阿努·麥利克弟兄四人,他們是:佘赫倫拉,奈素倫拉,另一位已記不起其姓名。他們與阿努·麥利克商定奪取素丹的大象和馬匹,擁戴阿努·麥利克對素丹造反,阿努·麥利克趁夜逃往他們處,大事幾乎成功。印度君王慣于派一奴隸去大小長官處作為素丹的眼線,隨時匯報情況,有時派使女去各府第監(jiān)視其婦女,這類使女名為掃地女,實際上她們出門入戶不受限制。近婢報告她們,她們轉(zhuǎn)告報告人員,再上報素丹。素丹有一奴隸,稱作伊本·麥利克·沙,是派在阿努·麥利克身邊的眼線,他向素丹報告了阿努·麥利克潛逃渡河的事,素丹大驚失色,因馬匹、大象和莊稼,一切都在阿努·麥利克手里,加上素丹大軍分散各地。素丹原想趕回京城調(diào)集人馬再來作戰(zhàn),為此征求政府官員的意見,而呼羅珊人和異鄉(xiāng)人的長官們,對此舉更覺可怕,因阿努·麥利克是印度人,印度人對異鄉(xiāng)人深惡痛絕。對此,他們不敢直言,卻說:“主公啊,如那樣辦,他得訊后會加緊招兵買馬,勢態(tài)日大,歹徒亂黨結(jié)合在一起,大局則不可收拾。應(yīng)于其羽毛未豐、立足未定之際,迅予處理,實為上策?!笔紫劝l(fā)言者為納綏爾丁·穆塔希爾·奧海勒,大家都贊成他的意見。素丹采納了他們的建議,連夜發(fā)函給附近各長官、士兵,要他們立即前來,并安排了一條妙計。即如有一百騎兵到來時,從素丹原有人馬中派幾千人馬夜間迎接,一同開進大營,好像都是援軍一樣。素丹沿河岸移動,置卡瑙季城于背后,因該城地勢險要,城高池深,離原來駐地為三日程。
素丹安排就緒,啟程至一日程處,使全軍成一字隊形安寨,每人將武器置于面前,馬匹置于身旁,每人立一小帳篷供食宿坐息,大本營相距甚遠。在此三日內(nèi)素丹從未入帳中休息乘涼。有一天我正在帳篷內(nèi),我的一名男仆,名叫孫布勒的慌忙找我,那時我的使女們正在帳內(nèi),我一出來,他說:“素丹現(xiàn)已下令,凡與其妻妾在一起的都格殺勿論?!备鏖L官都去求情,但素丹仍下令軍營中不許留一名婦女,將婦女們運往附近三米里遠的一座城堡中,所以全大營沒有一名婦女,素丹處也沒有。當(dāng)夜準(zhǔn)備戰(zhàn)斗。第二天素丹把大軍分成若干隊,每隊中有披甲的大象,象背上載有戰(zhàn)塔,塔內(nèi)有戰(zhàn)士,當(dāng)夜全軍披掛準(zhǔn)備戰(zhàn)斗。第三日,謠傳阿努·麥利克已渡河,素丹對此深為擔(dān)憂,素丹立刻下令,將良馬分發(fā)各親信。素丹送我一份,我有一同伴,名叫阿米爾·艾米臘尼,他是克爾曼人,為人驍勇,我分給他一匹青驄馬,他剛一動它,馬就驚狂逸去,他被摔在地上,登時身亡。求安拉恩賜他吧!素丹于當(dāng)日兼程前進,傍晚前抵卡瑙季城,因素丹擔(dān)心叛將捷足先登。素丹親自連夜調(diào)整人馬,看到我們在他的堂弟長官法魯茲所統(tǒng)率的先頭部隊內(nèi),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埃米爾艾達·本·木罕納和納綏丁·穆塔希爾以及呼羅珊的長官們,素丹即讓我們編入他的親兵內(nèi),他說:“你們是我最親愛的人,怎好離開我呢?”這樣結(jié)果很好。因叛亂者于拂曉前襲擊了先頭部隊,內(nèi)有宰相海瓦哲·吉汗,人群中喊聲大作,這時素丹命令各守其位,只許用刀劍戰(zhàn)斗,全軍都拔出刀劍,沖向?qū)Ψ?,展開了一場白刃戰(zhàn),事前素丹下達的口令是:“德里·加茲尼。”凡見騎兵來,便說:“德里。”如對方以“加茲尼”回答,就知道是自己人,否則便格殺勿論。叛亂者想襲擊素丹駐地,但向?qū)бe了路,誤入宰相營地,向?qū)Я⒓幢粴⑺?,宰相部隊中有許多波斯人、突厥人和呼羅珊人,他們和印度人是世仇,所以奮勇戰(zhàn)斗。叛亂者全軍約五萬人,于黎明時潰敗。以班智著名的長官易卜拉欣,是韃靼人,素丹曾將散底賴地區(qū)封賞給他,散底賴在阿努·麥利克地區(qū)的附近,他們一起謀叛,易卜拉欣被任命為宰相。達烏德·本·古圖布·麥利克和伊本·麥利克·圖扎爾奉命看守大象和馬匹,他二人也與叛亂者同謀,而達烏德被封為近侍。這個達烏德在襲擊宰相營寨時,曾破口大罵素丹,語言丑惡,不堪入耳。而素丹不僅聞其聲,亦知其人。當(dāng)他們敗局已定時,阿努·麥利克對其代表韃靼人易卜拉欣說:“長官易卜拉欣,你看怎么辦?軍隊潰散,主力已破,可有辦法逃命嗎?”而易卜拉欣用他們的語言對其同伴說:“如果阿努·麥利克要逃走,我抓住他的辮子,這時你們就砍他的坐騎,待他落馬,立即將他擒住送呈素丹處,以便立功贖罪,借免一死。”
當(dāng)阿努·麥利克逃走時,易卜拉欣對他說:“素丹阿拉烏丁,你到哪兒去?”這原是對阿努·麥利克的稱呼,說著便抓住了他的發(fā)辮,同伴們便砍倒他的坐騎,他倒在地上,易卜拉欣趕緊撲在他身上,宰相的人想將他帶走,但易卜拉欣死也不肯,還說:“我決心將他押到宰相處,不達目的死不甘心。”于是大家將他放開,將叛亂者押解宰相處。清晨,我看到大象和旗幟都送到素丹處,不久,有一位伊拉克人來說:“阿努·麥利克就擒了,已被押至宰相處了。”我聽到還不敢相信。不久,侍飲長官鐵木耳走來,他抓住我的手說:“恭喜!阿努·麥利克已被生擒,現(xiàn)押在宰相處?!边@時,素丹動身去恒河上的阿努·麥利克大營,我們隨著,看見敵大營被搶掠一空,阿努·麥利克的部隊多數(shù)落水溺死。達烏德·本·古圖布·麥利克、伊本·麥利克·圖扎爾等多人被俘;資財、馬匹、雜物被一搶而光。素丹駐節(jié)于渡口,宰相將阿努·麥利克押來,他騎著一頭公牛,赤身露體,下身綁一布塊,繩子系在脖頸上,站立在大帳門外。各位長官的兒子都咒罵他,往他臉上吐唾沫,打他的同伴們耳光。素丹派總長官來,問他:“你干了些什么?”他無言以對。素丹讓人給他穿上了馬夫號衣,用四副鐐銬把他鎖起,兩手反縛著,交宰相看守。至于他的弟兄們,已渡河逃至爾翰祖城,還帶上家屬子女和能攜帶的財產(chǎn)。他們對阿努·麥利克的妻子說:“你帶上孩子同我們一塊逃命吧!”但她卻說:“我就不能像異教徒的婦女們那樣自焚殉夫嗎?夫歿我死,夫存我生?!庇谑牵麄儣壦?。這消息傳到素丹處,這竟成了她幸福的原因,使素丹產(chǎn)生了惻隱之心。后來,男仆蘇海勒捕獲這幾弟兄中的奈素倫拉,將他殺死,將首級送呈素丹處。還將阿努·麥利克的母親、妹妹和妻子押來,素丹將她們交給宰相,把她們安置在靠近關(guān)押阿努·麥利克地方的帳篷內(nèi),允許他有時去看望她們,與她們座談后,再回到關(guān)押處。
擊潰敵人之日的傍晚,素丹下令將跟從阿努·麥利克的馬夫、市民、奴隸等閑雜人等,盡行釋放,將上述的那位韃靼人易卜拉欣·班知押來,軍隊長官報告說:“這是一位叛亂者,應(yīng)予斬首。”宰相說:“他已將叛亂頭子獻出,立功贖罪?!彼氐⑺饷猓航饣剜l(xiāng)?;瓒Y后,素丹于木塔內(nèi)坐朝,押上叛亂要人六十二人,當(dāng)即牽來大象,將犯人丟在大象面前,大象便用牙上的利刃將他們碎尸萬段,有的象將人卷起,擲向空中,在落地前一剎那,用牙將人叉住,這時戰(zhàn)鼓頓作,號角齊鳴,而阿努·麥利克親眼目睹他們的慘死,有時把人摔在他面前,最后再將他收監(jiān)。
素丹在渡口駐扎多日,人多船少,素丹的家什珍寶,皆用大象泅運,素丹并分派大象泅運親信們的家什,派一大象泅運了我的行囊。我們隨同素丹去巴赫賴奇城,這是薩魯河岸上的一座美麗城市,河水湍急。素丹渡河去探訪清廉英雄謝赫薩拉爾·歐迪的墳?zāi)?,他是占領(lǐng)該地區(qū)大部地方的人,他的奇事是很多的。人們渡河擁擠不堪,有一只大渡船載三百余人,船翻人溺,幸免于難者只有埃米爾艾達的同伴—一位阿拉伯人。我們幸而搭乘一條小船平安渡至彼岸。那位幸免的阿拉伯人名叫賽利姆[64],這真是巧事。他原想與我們一起上船,但見船已在河心,就乘上那條大船。當(dāng)他出水后,都以為他同我們在一起。我的同伴們和大家都嚷了起來,還以為我已淹死??吹轿移桨步≡跁r,都十分高興。我們探訪了那座清廉者的墳?zāi)?,墳上有一拱北,因人群擁擠簡直不得其門而入。就在這一地方,我們走進一葦塘,遇上了一只犀牛,殺死后將犀牛頭帶回。犀牛體小于象,但其頭卻比象頭大幾倍,詳情茲不贅述。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