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練習原則
瑜伽是一種態(tài)度。
無論我們是對于自己的生活,還是對于瑜伽都是一樣。
一直以來,在生活中我們強迫自己去做的更好一些,更優(yōu)秀一些。就像習慣中生活一樣,在瑜伽體式中我們強迫自己努力的去拉伸;在呼吸中強迫自己去吸得更滿,呼的更空;在靜坐中我們強迫自己命令自己放松和專注。但是結果如何呢,我們仍舊無法拉伸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于是我們加大力度,甚至尋求教練的協(xié)助,碰巧遇到沒有經驗的教練,最終傷害產生了……
我們無法呼吸到自己滿意的長度,于是我們加大力度,憋氣憋的更久,結果反而呼吸的更急促,而使胸腔內壓上升,造成靜脈血回心受阻,進而心臟充盈不充分,輸出量銳減,血壓大幅下降,導致心肌、腦細胞、視網膜供血不全,產生頭暈、惡心、耳鳴、眼黑等感覺。憋氣結束時,會出現(xiàn)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膜腔內壓遽減,原先滯留于靜脈的血液迅速回心,沖擊心肌并使心肌過度伸展,血壓也劇升,這對兒童的心臟因承受能力低而易使心肌過度伸展、松弛,對老年人因血管彈性差、脆性大而容易使心、腦、眼等部位的血管破損,都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我們無法得到靜坐應有的平和與放松,于是我們開始不耐煩,開始胡思亂想,甚至責備自己的煩亂,越是在意,我們的心越是焦躁、不安……
在這種錯誤的練習態(tài)度下,我們慢慢對瑜伽失去了興趣,失去了信心……那么到底瑜伽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首先就是順其自然的堅持。
關于體式,在練習前必須了解怎樣才是安全的。并且要順著肌肉健康的方向進行拉伸。在過度疲勞,過度緊張,過度疼痛,過度不安……所有超過我們平靜和快樂能夠忍耐的極限的時候,嘗試停下來,休息一下,學習尋找一種舒適的停頓。在這個停頓中,我們?yōu)橄乱淮慰鞓返膱猿肿龊昧顺浞值臏蕚洹H缓笫巧倭Χ啻蔚木毩?。肌肉拉伸的練習,如果每天只練習一遍,要想有長足的進步就會需要更久的時間。
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在拉伸了雙腿之后,雙腿在第二天就會特別酸疼,無論如何都無法再拉伸到第一天的那個位置。這是因為我們的肌肉發(fā)現(xiàn)我們超過了習慣的位置,而自我保護,以防止身體受傷。
我們需要的練習,是對每個位置的練習,每天最少要做到8次以上,這樣,我們的肌肉就會認為這是自然的,這是可以的,就不會做出自我保護,第二天的拉伸只要熱身足夠,就會更加容易一些。而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身體基礎都不盡相同,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即使在不同的練習階段,也要分別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體會身體達到舒適的極限,才能獲得足夠的練習好處。
還有就是自然順暢的呼吸。
由于許多瑜伽資料都是推薦腹式呼吸,基本上所有的瑜伽老師都會教授腹式呼吸,也會要求練習者利用腹式呼吸來進行體式。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真正練習多年瑜伽老師,包括著名的瑜伽大師,多數都是四肢偏細小,腹部偏肥大,這就是在學習過程當中錯誤學習的一部分。瑜伽的腹式呼吸是用來放松身體鎮(zhèn)靜情緒的,體式的練習中放松功效的可以使用腹式呼吸。而其余為了加強肌肉,按摩內臟的體式,則應該配合提升能量和元氣的胸式呼吸來完成。普通練習者在很難分清楚體式的類別時,自然呼吸是最好的。
最后,就是均衡的安排。
身體的鍛煉須要均衡,其中包含身體的平衡,不僅僅單足站立的平衡,還包含身體各個部分控制的平衡。還包含身體前后的均衡,左右均衡,上下均衡。脊柱部分的均衡是指在前彎的伸展之后,要有后彎的伸展,也要有左右彎和左右扭轉的六個方向練習。
髖關節(jié)和肩關節(jié)的伸、屈、外展、內收、內外旋轉六個方向。
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伸、屈、旋前、旋后四個方向的練習。
還要配合面部、頭部、雙手、雙腳的所有細小關節(jié)的活動才能算上整個身體全面的均衡。
不僅如此,還有身體內外的均衡,各個系統(tǒng)的均衡,臟腑之間的均衡,各個組織器官的均衡,身體與呼吸的均衡,身心的均衡,心靈的均衡。只有這樣的練習,身體才會均衡的發(fā)展。所以說,我們不僅僅要依靠外在視線來控制平衡,而是要學會讓心靈傾聽身體的聲音,來發(fā)掘內心力量與身體之間的平衡協(xié)調。比如,在世界健康組織對于亞健康的檢測中,第一條就是閉著眼睛單腿站立30秒。我們能睜著眼睛單足站立很久,但是只要閉上眼睛,就會變的很難。
有時為了讓我的會員們也學會閉著眼睛尋找平衡,我經常會引導會員在整堂課中閉著眼睛。視覺是我們的第一感覺,用雙眼閉合切斷視覺之后,身體的的其他器官感覺就會加倍明顯,頭腦也會更加的清晰。感受每一個動作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很多在過去的瑜伽練習中沒有發(fā)現(xiàn)的感受。
不僅僅是平衡而已。我很希望每一位瑜伽練習者,在看到這一段話之后,能嘗試在做一堂閉合雙眼的瑜伽課,不用挑選特殊的老師和特殊的課程,只需要在你接觸的下一堂瑜伽課開始感受,任何一堂瑜伽課都可以。
在教授瑜伽的這些年里,一次次痛心的看到有人說練瑜珈受了傷,一次次惋惜的看到很多人因為認定自己身體僵硬,就覺得自己練不了瑜伽,漸漸放棄了瑜伽。也看到很多練習者因為沒有時間去瑜伽館學習瑜伽,而放棄了瑜伽。所以才下定決心寫一些東西給大家看,和所有的練習者分享我的練習感受,然后送給所有的練習者可以在家里練習的課程。
關于受傷,曾經有人說過,練瑜珈受傷這個問題不是來自于瑜伽這門藝術,而是因為沒有相當經驗的老師與缺少耐心的學生。我們先說練習者的耐心,其實從這一點上說,依靠老師的引導和自身的領悟,即使一開始沒有耐心,在堅持中逐漸也是可以培養(yǎng)的,我個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練習耐心最好的方法是靜坐,如果我們無法耐下心性,就永遠無法長久舒適的坐下來。當你能夠享受靜坐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開始學會耐心了。想要練習耐心,那么就開始嘗試靜坐吧,嘗試著去享受靜坐。
關于瑜伽教練的經驗,由于現(xiàn)在的市場運作和經濟利益問題,一般的教練或是只參加了一個七天的培訓就開始教授課程,或是初學乍練,或是只作為職業(yè)不再繼續(xù)學習。在街面上有很多的瑜伽書,基本上都把柔韌不夠標志為錯誤的體式,很多練習者也錯誤的認為自己柔韌不夠就無法正確的練習瑜伽。要知道多數出書的瑜伽老師都是體操、舞蹈甚至雜技出身,根本就沒有體會過從硬到軟的過程,用他們本身就很柔軟的身軀,只是展示著各種姿態(tài)罷了。他們不知道僵硬是什么樣的感受,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反而公告僵硬就是不對的。
其實,只要堅持體式的基本原則,不同的柔韌時期,會有不同的練習效果。很多效果,在身體不夠柔軟時能夠感受到,太柔軟了之后,反而沒有了。有機會能夠感受過從僵硬到柔軟,不同時期的不同練習感受才是最難得的,因而,我很幸運。瑜伽的初學者,作為一個專業(yè)上的外行很難分辨教練的好壞,如何挑選一個好教練作為自己的老師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我希望閱讀本書后,讀者會有一定的收獲。
如果你在一個瑜伽教練的課程上,感受到的呼吸引導非常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那么這個教練他自身就是不懂瑜伽的。如果他的課程讓你一直感受到的是疲勞、肌肉發(fā)抖、大汗淋漓、滿臉通紅、甚至不自知的屏息閉氣,而他還告訴你要繼續(xù)堅持,那么他的瑜伽引導能力是不足夠的。如果他一再的要求你做到極限,還去用力地去幫你拉筋,那么他帶你去做的不是瑜伽,而是某種雜技。
愿每一位練習者都有一個安全的練習。
關于僵硬,我記得有人曾經說過:身體僵硬就不能練習瑜伽,就好像身體臟了就不能洗澡一樣荒謬。身體僵硬的人,肌肉的彈性和控制能力更加迫切的需要鍛煉。我們看到很多老人,60幾歲就開始拄著拐杖蹣跚而行,而有些人80多歲還健步如飛。區(qū)別之大令人咂舌。如今一對夫妻贍養(yǎng)四位老人,許多老人都希望自己少得病,不是怕受苦,主要是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也希望自己能高質量的生活久一點,但是身體健康不只是依靠祈禱就能實現(xiàn)的。
很多胖人和僵硬的人,看到其他人靈活的把腳放在面前剪腳趾甲,撿東西的時候不必蹲下,也羨慕不已,但是一旦要做牽伸的練習,卻又躊躇不前。很多40多歲的人在擔心自己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收縮,變得彎腰駝背,舒展不開。但是,這些最需要練習瑜伽的練習者,不是害怕當眾練習時不如他人而丟臉,就是擔心自己基礎這么差就算練也練不出什么成果。其實我的身體在學習瑜伽之前也非常的僵硬,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腰部練習還是沒有從小學習舞蹈的人柔軟。
這本書我只是寫身體上的練習,只要配合自然呼吸能夠完成的練習。寫我自己怎么從一個石板身體慢慢變靈活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每一位練習者也都可以做到。
在開始所有練習之前一定要記住的幾句話:
1.抵制的會永遠存在。
2. 想要避免的通常是最需要的。
吸氣呼氣:呼吸呼吸,先呼后吸
伸展肌肉:伸展伸展,先伸后展
放松肌肉:放松放松,先放后松
上下活動:上下上下,先上后下
左右搖擺:左右左右,先左后右
前后伸展:前后前后,先前后后
體式中的呼吸:向下呼 向上吸,左右扭轉呼,回復正中吸
遵循原則:緩慢進行,做到極限,適可而止,堅持不懈,循序漸進
注意事項:
練習前:
1.任何不適或者剛剛病愈,懷孕又或者心機失調等,必須先咨詢醫(yī)生。
2.空腹練習。進餐2小時以后方可進行。練習時身體的血液集中在局部肌肉或器官上,以適應運動所需。如果進餐后不久就練習瑜珈,就減少了輸送到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如果身體很需要,可補充一些流質的飲品;如:酸奶、蜂蜜、果汁、溫水等。
3. 應排空大小便。
4. 必須通過熱身運動放松肌肉,緊繃時練習易受傷。
練習中:
1.穿著寬松有彈力的衣服(條件允許可以不用穿內衣褲,以減少束縛);手表、眼鏡、飾物應摘除,赤腳進行練習。
2. 除了有特殊要求用嘴呼吸外,其他時候均用鼻子呼吸。
3.緩慢地完成動作,在安全的范圍內伸展,允許身體有點疼痛,但不超過極限。
4.肌肉在吸氣時緊張,呼氣時放松,故在做體位法時須配合呼吸進行練習。
5.注意力集中,用心去體會伸展時的感覺,才能達到身體和精神的放松,避免拉傷。
6.完成每一個姿勢時須靜止不動調息,借此身心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把內心的安詳完全表露于外。
7.獨自完成動作,不可由他人輔助,或邊做邊聊天;以保持規(guī)律、深沉的呼吸節(jié)奏。
8.不急于求成,將每一步驟都做清楚,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進行嘗試及練習。
9.氣息吸進和呼出都必須要緩和、平靜,氣息自然,連續(xù)貫通,保持深而長的呼吸。
10.不要劇烈地做動作,要嚴格遵循老師的指導去做。即使你感覺到肌肉非常的疼痛或緊張,也不要在猛烈拉扯身體之后馬上停下來。
練習后
1.在練習之后,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正常。即使只練習了很短時間,也一定要以放松動作來結束練習。放松練習的時間越長,你恢復平衡狀態(tài)和鎮(zhèn)定。
2.盡量練習后的1小時之內不要進食。
3.練習后切忌立即沐浴。此時皮膚的毛孔呈開啟狀態(tài),沐浴不僅會洗去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分泌,而且忽冷忽熱的刺激還有可能會傷害身體,引發(fā)疾病。
伸展表格
均衡伸展記錄:在表格中自己每一個部分能到的階段做日期標識,每天按照表格練習,當進步到下一個階段是寫下日期,記錄自己的練習,階段最初級的身體部分可以加一些練習的次數,不要加大力量,以便讓身體得到充足的均衡練習。有人認為身體的全面發(fā)展就是指身體的各個系統(tǒng),如神經、肌肉、骨骼、血液循環(huán)、呼吸等得到全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只有全面發(fā)展,才能很好地掌握走、跑、跳、投擲、爬躍、攀登等基本活動能力;才能有效地增強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素質。人身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是彼此相連的統(tǒng)一整體;各種身體素質間是有相互影響作用的,某種素質欠佳,將會影響其他素質的提高,進行全面鍛煉,促使身體素質得到均衡發(fā)展。
注:每一個瑜伽體式鍛煉到身體上不止一個部位,只是按照常見類別進行分類。練習中,要把每一個體式當作全身練習的組合來完成。但是嘗試著把意識力放在你所想要加強鍛煉的部位也許更有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