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手部反射區(qū)

        手部反射區(qū)

        時間:2023-06-23 百科知識 版權反饋
        【摘要】:左側(cè)三叉神經(jīng)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側(cè)三叉神經(jīng)反射區(qū)在左手上。肺反射區(qū)位于雙掌掌側(cè),橫跨第二、三、四、五掌骨,靠近掌指關節(jié)區(qū)域;支氣管反射區(qū)位于中指第三節(jié)指骨,中指根部為反射區(qū)敏感點。轉(zhuǎn)彎處為反射區(qū)敏感點。雙手背側(cè),內(nèi)側(cè)肋骨反射區(qū)位于第二掌骨體中部偏遠心端的橈側(cè),外側(cè)肋骨反射區(qū)位于第四、五掌骨之間近掌骨底的凹陷處。

        手部反射區(qū)

        大腦(頭部)

        img29

        【部位】雙掌掌側(cè),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腦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半腦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頭痛、頭暈、失眠、高血壓、腦卒中、腦血管病變、神經(jīng)衰弱等。

        【按摩手法】從指尖分別向指根方向推按10~20次。

        額 竇

        img30

        【部位】雙掌掌面,十指頂端約1厘米范圍內(nèi)。左側(cè)額竇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側(cè)額竇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頭痛、頭暈、失眠及眼、耳、鼻疾患。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在反射區(qū)上點按5~10次。

        小腦、腦干

        img31

        【部位】雙掌掌側(cè),拇指指腹側(cè)面,即拇指末節(jié)指骨體近心端1/2尺側(cè)緣。左側(cè)小腦、腦干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側(cè)小腦、腦干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記憶力減退,帕金森病、腦腫瘤及小腦萎縮引起的病變、共濟失調(diào)等。

        【按摩手法】由指尖分別向指根方向推按或掐按10~30次。

        垂 體

        img32

        【部位】雙手拇指指腹中央,在大腦(頭部)反射區(qū)深處。

        【主治】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性腺等功能失調(diào),小兒生長發(fā)育不良、更年期綜合征、骨質(zhì)疏松、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點按或掐按5~10次。

        三叉神經(jīng)

        img33

        【部位】雙手手背側(cè),拇指指腹尺側(cè)緣遠心端,即拇指末節(jié)指腹遠心端1/2尺側(cè)緣。左側(cè)三叉神經(jīng)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側(cè)三叉神經(jīng)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偏頭痛、牙痛、眼眶痛、面神經(jīng)麻痹、三叉神經(jīng)痛等。

        【按摩手法】從拇指端向虎口方向推按或掐按10~20次。

        img34

        【部位】雙手手掌和手背第二、三指指根部之間。左眼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眼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結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內(nèi)障、近視等眼疾和眼底病變。

        【按摩手法】尋找敏感點掐按5~10次,或由橈側(cè)向尺側(cè)推按掌面30~50次。

        img35

        【部位】雙手手掌第四、五指指根部。左耳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耳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中耳炎、耳聾、眩暈、暈車、暈船等。

        【按摩手法】尋找敏感點掐按或點按,每側(cè)5~10次。

        內(nèi)耳迷路

        img36

        【部位】雙手背側(cè),第三、四、五掌指關節(jié)之間,第三、四、五指根結合部。

        【主治】頭暈、暈船、暈車、耳鳴、高血壓、低血壓、平衡障礙等。

        【按摩手法】以拇指、示指指端沿指縫向手指方向推按5~10次。

        img37

        【部位】雙手掌側(cè)拇指末節(jié)指腹橈側(cè)面的中部。左鼻反射區(qū)在右手上,右鼻反射區(qū)在左手上。

        【主治】鼻炎、鼻竇炎、鼻衄(鼻出血)、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頭痛、頭暈等。

        【按摩手法】掐揉或點按10~20次。

        喉、氣管

        img38

        【部位】雙手拇指近指骨背側(cè)中央。

        【主治】氣管炎、咽喉炎、咳嗽、氣喘、聲音嘶啞等。

        【按摩手法】從拇指近指骨背側(cè)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食管、氣管

        【部位】雙手拇指近節(jié)指骨橈側(cè),赤白肉際。

        img39

        【主治】食管腫瘤、食管炎癥、氣管疾患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向指根方向推按或掐按10~30次。

        舌、口腔

        img40

        【部位】雙手拇指背側(cè),指間關節(jié)橫紋的中央處。

        【主治】口舌生瘡、味覺異常、口腔潰瘍、口干唇裂、口唇皰疹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或點按10~20次。

        扁桃體

        img41

        【部位】雙手拇指近節(jié)背側(cè)正中線肌腱的兩側(cè),也就是喉、氣管反射區(qū)的兩側(cè)。

        【主治】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等。

        【按摩手法】向指尖推按,每側(cè)10~20次。

        上、下頜

        【部位】雙手拇指背側(cè),拇指指間關節(jié)橫紋與上下最近皺紋之間的帶狀區(qū)域。橫紋遠側(cè)為上頜,橫紋近側(cè)為下頜。

        img42

        【主治】牙周炎、牙齦炎、牙痛、口腔潰瘍、顳下頜關節(jié)炎、打鼾等。

        【按摩手法】由尺側(cè)向橈側(cè)推按或掐按10~20次。

        頸 項

        img43

        【部位】雙掌拇指近節(jié)掌側(cè)和背側(cè)。

        【主治】頸項酸痛、頸項僵硬、落枕、頸椎病、高血壓、消化道疾病等。

        【按摩手法】向指根方向全方位推按5~10次。

        斜方肌

        img44

        【部位】手掌正面,在眼、耳反射區(qū)下方,呈一橫帶狀區(qū)域。

        【主治】頸、肩、背部疼痛、落枕、頸椎病等。

        【按摩手法】由尺側(cè)向橈側(cè)推按10~20次。

        胸、乳房

        【部位】手背二、三、四掌骨的遠心端。

        img45

        【主治】胸部疾患、各種肺病、食管病癥、心臟病、乳房疾患、胸悶、乳汁不足、胸部軟組織損傷、重癥肌無力等。

        【按摩手法】向腕背方向橈側(cè)推按或掐按10~20次。

        心 臟

        img46

        【部位】左側(cè)尺側(cè),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近掌骨頭處。

        【主治】心臟疾病、高血壓、失眠、盜汗、口舌生瘡、肺部疾患等。

        【按摩手法】向手指方向推按10~30次,或拿捏30~50次。

        肺、支氣管

        img47

        【部位】肺反射區(qū)位于雙掌掌側(cè),橫跨第二、三、四、五掌骨,靠近掌指關節(jié)區(qū)域;支氣管反射區(qū)位于中指第三節(jié)指骨,中指根部為反射區(qū)敏感點。

        【主治】肺與支氣管疾患,例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哮喘、胸悶、鼻炎、皮膚病、心臟病、便秘、腹瀉等。

        【按摩手法】從尺側(cè)向橈側(cè)推按10~20次;由中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推按10~20次,掐按中指根部敏感點10~30次。

        膈、橫膈膜

        【部位】雙手背側(cè),橫跨第二、三、四、五掌骨中點的帶狀區(qū)域。

        img48

        【主治】呃逆、腹痛、惡心、嘔吐等。

        【按摩手法】由橈側(cè)向尺側(cè)推按10~30次。

        img49

        【部位】右手的掌側(cè)第四、五掌骨體中點之間。

        【主治】肝臟疾病,如肝區(qū)不適、肝炎、肝硬化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高脂血癥、腎臟疾患、眼病、眩暈、扭傷、指甲疾患等。

        【按摩手法】拿捏10~20次。

        膽 囊

        img50

        【部位】右手的掌側(cè),第四、五掌骨之間,緊靠肝反射區(qū)的腕側(cè)第四掌骨處。

        【主治】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癥、厭食、消化不良、高脂血癥、胃腸功能紊亂、失眠、皮膚病、痤瘡等。

        【按摩手法】按壓或拿捏10~20次。

        頭頸淋巴結

        【部位】各手指根部凹陷處,手掌和手背側(cè)均有頭頸淋巴結反射區(qū)。

        img51

        【主治】治療眼、耳、鼻、口腔等部位疾病,以及淋巴結腫大及免疫力低下。

        【按摩手法】點掐5~10次。

        甲狀腺

        img52

        【部位】雙手掌側(cè)第一掌骨近心端起至第一、二掌骨之間,轉(zhuǎn)向拇指指間方向至虎口邊緣連成帶狀區(qū)域。轉(zhuǎn)彎處為反射區(qū)敏感點。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心悸、失眠、煩躁、肥胖、小兒生長發(fā)育不良等。

        【按摩手法】從橈側(cè)赤白肉際處推向虎口10~20次,按揉敏感點10~30次。

        甲狀旁腺

        img53

        【部位】雙手橈側(cè)第一掌指關節(jié)背部凹陷處。

        【主治】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或亢進、佝僂病、低鈣性肌肉痙攣、心臟病、各種過敏性疾病、腹脹、白內(nèi)障、心悸、失眠、癲癇等。

        【按摩手法】點按10~30次。

        胸腺淋巴結

        img54

        【部位】第一掌指關節(jié)尺側(cè)。

        【主治】各種炎癥、發(fā)熱、囊腫、癌癥、子宮肌瘤、乳腺炎、乳房或胸部腫塊、胸痛等。

        【按摩手法】點按10~30次。

        上身淋巴結

        img55

        【部位】雙手背部尺側(cè),手背腕骨與尺骨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各種炎癥、發(fā)熱、囊腫、癌癥、子宮肌瘤、免疫力低下等。

        【按摩手法】掐按10~30次。

        下身淋巴結

        img56

        【部位】雙手背部橈側(cè)緣,手背腕骨與前臂橈骨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各種炎癥、發(fā)熱、水腫、囊腫、癌癥、子宮肌瘤、蜂窩織炎、免疫力低下等。

        【按摩手法】掐按10~20次。

        【部位】左手掌側(cè)第四、五掌骨間(中段遠心端)。

        【主治】發(fā)熱、貧血、高血壓、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皮膚病等。

        img57

        【按摩手法】點按10~20次。

        img58

        【部位】雙手掌中央,相當于勞宮穴處。

        【主治】急慢性腎炎、腎結石、腎功能不全、尿路感染、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眩暈、耳鳴、水腫、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按摩手法】點按10~30次。

        腎上腺

        img59

        【部位】雙手掌側(cè)第二、三掌骨之間,距離第二、三掌骨頭1.5~2厘米處。

        【主治】腎上腺功能低下或亢進、各種感染、過敏性疾病、哮喘、風濕病、心律不齊、暈厥、糖尿病、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

        【按摩手法】點按10~30次。

        膀 胱

        【部位】雙手掌下方,大魚際、小魚際交接處的凹陷中,其下為頭狀骨骨面。

        【主治】腎、輸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統(tǒng)疾患。

        img60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點按10~30次。

        輸尿管

        img61

        【部位】雙手掌中部,腎反射區(qū)與膀胱反射區(qū)之間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輸尿管結石、尿路感染、腎積水、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腹腔神經(jīng)叢

        img62

        【部位】雙掌掌側(cè)第二、三掌骨及第三、四掌骨之間。

        【主治】胃腸功能紊亂、腹脹、腹瀉、胸悶、呃逆、煩躁、失眠、頭痛、更年期綜合征、生殖系統(tǒng)疾患等。

        【按摩手法】由指端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生殖腺(卵巢、睪丸)

        img63

        【部位】雙手掌腕橫紋中點處,相當于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大陵穴。

        【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癥、不育癥、月經(jīng)不調(diào)、前列腺增生、子宮肌瘤等。

        【按摩手法】按揉10~30次。

        前列腺、子宮、陰道、尿道

        img64

        【部位】雙手掌側(cè)橫紋中點兩側(cè)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尿道炎、陰道炎。

        【按摩手法】由中間向兩側(cè)分推30~50次。

        腹股溝

        img65

        【部位】雙手掌側(cè)腕橫紋的橈側(cè)端,橈骨頭凹陷處。相當于太淵穴。

        【主治】生殖系統(tǒng)病變、性功能低下、前列腺增生、年老體弱等。

        【按摩手法】按揉10~30次。

        【部位】雙手掌第一掌骨體遠心端。

        【主治】胃炎、胃潰瘍、胃下垂等胃部疾患、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膽囊疾患等。

        img66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胰 腺

        img67

        【部位】雙手掌第一掌骨體中部。

        【主治】胰腺炎、胰腺腫瘤、消化不良、糖尿病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十二指腸

        img68

        【部位】雙手掌側(cè),第一掌骨體近心端。

        【主治】十二指腸炎、十二指腸潰瘍、食欲缺乏、腹脹、消化不良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小 腸

        【部位】雙手掌心結腸各反射區(qū)所包圍的區(qū)域。

        【主治】小腸炎癥、腹瀉、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貧血等疾患。

        img69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快速、均勻推按10~30次。

        大 腸

        img70

        【部位】雙手掌側(cè)中下部分,包括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肛管各反射區(qū)。

        【主治】腹脹、便秘、消化不良、闌尾炎、結腸炎、腹痛、結腸腫瘤、直腸炎、乙狀結腸炎、痔瘡、肛裂等。

        【按摩手法】推按、推揉或掐揉10~30次。

        盲腸、闌尾

        img71

        【部位】右手掌側(cè),第四、五掌骨底與腕骨結合部近尺側(cè)。

        【主治】腹瀉、腹脹、便秘、消化不良、闌尾炎及術后腹痛等。

        【按摩手法】掐揉10~30次。

        回盲瓣

        【部位】右手掌側(cè),第四、五掌骨底與腕骨結合部近橈側(cè),盲腸、闌尾反射區(qū)稍上。

        img72

        【主治】下腹脹氣、腹痛等。

        【按摩手法】掐揉10~30次。

        升結腸

        img73

        【部位】右手掌側(cè),第四、五掌骨之間,腕掌關節(jié)結合部的盲腸、闌尾、回盲瓣反射區(qū)至第四、五掌骨體中部(約與虎口水平)之間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腹瀉、腹痛、便秘、結腸炎、結腸腫瘤。

        【按摩手法】由手腕向手指方向推按10~30次。

        橫結腸

        img74

        【部位】雙手掌側(cè),升降結腸反射區(qū)至虎口之間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腹瀉、腹痛、便秘、結腸炎等。

        【按摩手法】右手自尺側(cè)向橈側(cè)推按,左手自橈側(cè)向尺側(cè)推按,各10~30次。

        降結腸

        【部位】左手掌側(cè),與虎口水平,第四、五掌骨之間至腕骨之間的帶狀區(qū)域。

        img75

        【主治】腹瀉、腹痛、便秘、結腸炎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乙狀結腸

        img76

        【部位】左手掌側(cè),第五掌骨底與鉤骨交接的腕掌關節(jié)處至第一、二掌骨結合部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直腸炎、直腸癌、便秘、結腸炎、乙狀結腸炎等。

        【按摩手法】由尺側(cè)向橈側(cè)推按10~30次。

        肛 管

        img77

        【部位】左手掌側(cè),第二腕掌關節(jié)處,乙狀結腸反射區(qū)的末端。

        【主治】肛門周圍炎、痔瘡、肛裂、便血、便秘、脫肛等。

        【按摩手法】掐按10~30次。

        直腸、肛門

        img78

        【部位】雙上肢前臂橈側(cè)遠心端約3橫指的帶狀區(qū)域。

        【主治】痔瘡、肛裂、便血、便秘、脫肛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頸 椎

        img79

        【部位】雙手背側(cè)各近指骨橈側(cè)以及各掌骨遠心端約占整個掌骨體的1/5。

        【主治】頸椎病,落枕,頸椎酸痛,僵硬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30次。

        胸 椎

        【部位】雙手背第一、三掌骨遠心端約1/2。

        img80

        【主治】肩、頸、背部軟組織損傷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胸椎間盤突出等胸椎各種疾患。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腰 椎

        img81

        【部位】雙手背側(cè),各掌骨近心端約占整個掌骨體的1/2。

        【主治】腰酸背痛、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骨質(zhì)增生、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jīng)痛等各種腰椎病變。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肋 骨

        img82

        【部位】雙手背側(cè),內(nèi)側(cè)肋骨反射區(qū)位于第二掌骨體中部偏遠心端的橈側(cè),外側(cè)肋骨反射區(qū)位于第四、五掌骨之間近掌骨底的凹陷處。

        【主治】肋骨病變、肋軟骨炎、肋膜炎、胸悶、胸膜炎、胸肋疼痛等。

        【按摩手法】點按10~20次。

        肩關節(jié)

        【部位】第五掌指關節(jié)尺側(cè)凹陷處。手背部為肩前部反射區(qū),手掌部為肩后部反射區(qū)。

        img83

        【主治】肩周炎、肩部損傷、肩峰下滑囊炎等肩部疾患。

        【按摩手法】掐按10~30次。

        骶 骨

        img84

        【部位】雙手背側(cè),各腕掌關節(jié)結合處。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腰肌勞損、便秘等。

        【按摩手法】向手腕方向掐按10~20次。

        尾 骨

        img85

        【部位】雙手背側(cè),腕背橫紋區(qū)域。

        【主治】尾骨部損傷、疼痛等。

        【按摩手法】找到敏感點后,掐按10~30次。

        肘關節(jié)

        【部位】雙手背側(cè),第五掌骨體中部尺側(cè)處。

        【主治】網(wǎng)球肘、學生肘、礦工肘等肘部疼痛。

        img86

        【按摩手法】按揉或掐揉10~30次。

        髖關節(jié)

        img87

        【部位】雙手背側(cè),尺骨和橈骨莖突骨面的周圍。

        【主治】髖關節(jié)疼痛、坐骨神經(jīng)痛、肩關節(jié)疼痛、腰背痛等。

        【按摩手法】按揉10~30次。

        膝關節(jié)

        img88

        【部位】第五掌骨近尺側(cè)緣與腕骨所形成的凹陷處。手背部為膝前部,赤白肉際處為膝前兩側(cè),手掌部為膝后部。

        【主治】膝關節(jié)病變。

        【按摩手法】掐揉或點按10~30次。

        頸肩區(qū)

        【部位】雙手拇指根部近節(jié)指骨的兩側(cè)。手背部為頸肩后區(qū),手掌面為頸肩前區(qū)。

        【主治】頸椎病、肩周炎等各種頸肩部疼痛。

        img89

        【按摩手法】向指根推按或掐按各5~10次。

        胸腔呼吸器官區(qū)

        img90

        【部位】雙手掌側(cè),拇指指間關節(jié)橫紋至腕橫紋之間的區(qū)域。

        【主治】胸悶、咳嗽、氣喘等呼吸系統(tǒng)病癥。

        【按摩手法】向腕橫紋推按各10~30次。

        胃脾大腸區(qū)

        img91

        【部位】手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的橢圓形區(qū)域。

        【主治】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腹脹、腹瀉、貧血、皮膚病等。

        【按摩手法】揉按30~50次。

        血壓區(qū)

        img92

        【部位】雙手背側(cè),由第一掌骨、陽溪穴、第二掌骨所包圍的區(qū)域,示指近節(jié)指骨遠心端1/2的橈側(cè)。

        【主治】高血壓、低血壓、頭痛、眩暈、嘔吐、發(fā)熱、胃痛、便秘等。

        【按摩手法】按揉本區(qū)域10~20分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