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補虛類
【摘要】:[主治] 命門火衰,腎陽虛弱所導致的便秘。常伴有腰酸腳軟,肢體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舌質(zhì)淡胖,尺脈沉細。
1.蓯蓉通便口服液
[組成] 肉蓯蓉、何首烏、枳實、蜂蜜。
[功用] 滋補脾腎、潤腸通便。
[主治] 適用于中、老年人病后便秘,婦女產(chǎn)后體虛便燥。
[用法] 20ml,每天1次。該藥通便之力較弱,以補虛為主。
2.半硫丸
[組成] 半夏(姜制)、硫黃(制)、生姜(取汁)。
[功用] 溫腎通便。
[主治] 腎陽虛弱所導致的便秘、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舌淡脈弱等癥。
[用量用法] 3~6g,每天2次。
3.金匱腎氣丸
[組成] 干地黃、薯蕷、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
[功用] 補益腎陽通便。
[主治] 命門火衰,腎陽虛弱所導致的便秘。常伴有腰酸腳軟,肢體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舌質(zhì)淡胖,尺脈沉細。
[用量用法]:1丸,每天2次,溫開水或淡鹽湯送服。
◎杜 仲
4.杜仲丸(青娥丸)
[組成] 杜仲、龜甲、黃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當歸、芍藥、黃芪、補骨脂。
[功用] 補腎陰助腎陽,益氣養(yǎng)血通便。
[主治] 腎虛血虛所導致的便秘。常伴有腎虛腰痛,尺脈沉細。
[用量用法]:1丸,每天2次,空腹用酒或米飲送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