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此處,尊貴的“燈籠”向我們說她不能再為我們帶路了,請我們原諒她。她要我們放心聽從祭司巴布的指示,她自己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到里面去,個中底細不便對凡人細講。但是,不拘發(fā)生什么事情,她囑咐我們要頭腦冷靜,不要驚慌失措,信賴祭司,準可安全出來。說罷,便把懸在兩扇門當中的那粒鉆石拿下來,扔在右邊專設的一個銀盒里。然后,從每扇門的樞軸上拉出一條一個半“特瓦茲”長的紫紅色絲帶,大蒜就是掛在絲帶上的。她把絲帶的另一頭拴在原來鑲鉆石的兩個金柄上,這才向前走去。
忽然間,那兩扇門自己開了,也沒有任何人動過它,而且開的時候,并不像一般粗笨沉重的銅門那樣,發(fā)出刺耳怕人的聲音,而是從門洞里發(fā)出一種柔和悅耳的細聲。龐大固埃立刻看出了這是什么緣故,原來每扇門的樞軸下面有一個小型的轉軸連在門上,隨著門向墻那邊開啟的時候,它便在一塊堅硬光滑的云斑石上轉動,這塊云斑石因為天長日久磨得平滑無比,所以會發(fā)出柔和悅耳的聲音。
我很奇怪這兩扇門怎么未經任何人推動就自動開啟。為了弄明白這一件奇事,我們進門后,便在大門和墻當中的地方仔細查看,想看出是一種什么動力或工具藏在那里。我疑心或許是我們可愛的“燈籠”在門縫里放過那種叫作 ethiopis的草[5],因為這種草可以開啟一切關閉的東西??墒俏野l(fā)現(xiàn)兩扇門后面有一個榫頭,是一條用哥林多銅包的鋼片。我還看見兩張印度磁石的供桌[6],有半指那么厚,藍顏色,平而光滑。供桌的邊嵌在大殿的墻里面,那里正是大門敞開時接觸到墻的地方。所以,由于磁石的吸引力,鋼片在自然的玄妙和神奇的規(guī)律下,受到了它的力量。因此,門慢慢地被吸開來,不過也不是經常如此,那只有把上面所說的磁石拿開,解除鋼鐵對磁石自然的順從力量,還要拿開那兩串大蒜。我們那位和悅的“燈籠”就是用那條紫紅色絲帶把它掛開的。因為蒜能減弱磁石的力量,消滅它的吸引性能[7]。
兩張供桌中,右邊的一張上用古羅馬字體精細地刻著一句抑揚格的詩句:
Ducunt volentem fata,nolentem trahunt.
(順命者命帶之,逆命者命成之[8]。)
左邊的一張上用伊奧尼亞的大寫字體秀麗地刻著一句阿多尼斯體[9]的詩:
ПРОZ ТЕΛОZ АYТΩN ПАNТА KINEITAI
(萬物歸宗[10]。)
[1]“多利多式”為希臘古代建筑流派之一,以樸素大方著稱。
[2]見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1卷第7章第17節(jié)。
[3]“哥林多的合金”是一種以銅為主的金、銀、銅混合金屬,見普林尼烏斯《自然史綱》第34卷第2章。
[4]“埃及蠶豆”的說法,見普林尼烏斯《自然史綱》第18卷。
[5]見本書第4部第62章。
[6]普陀里美曾述說印度馬尼奧勒島的磁石把經過的船只吸住,不能走動。
[7]見普魯塔克《飲食篇》第2卷第7章。
[8]塞內加翻譯斯多葛派哲學家克利昂特的詩句;見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5卷第1章第90節(jié),又第2卷第3章第41節(jié)。
[9]一種用揚抑格及揚揚格構成的詩句。
[10]這是一句希臘詩。
第三十八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