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船中的文明
先睹為快
有了“物質(zhì)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在黑暗里征服了兩個女人,這正是我們的光榮;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見了——于是乎書。
第一次乘夜航船,從紹興府橋到西興渡口。
紹興到西興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來杭,又因年來逐逐于火車輪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領(lǐng)略現(xiàn)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所以不顧親戚們的堅留和勸說(他們說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決然的于下午六時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質(zhì)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兩個軍弁是例外。滿船沒有一個士大夫;我區(qū)區(qū)或者可充個數(shù)兒,——因為我曾讀過幾年書,又忝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這不消說得,都到了輪船里去了!士大夫雖也擎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千慮不免一失,竟為那物質(zhì)文明的孫兒,滿身洋油氣的小玩意兒騙得定定的,忍心害理地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雖然照常行駛,而光彩已減少許多!這確是一件可以慨嘆的事;而“國粹將亡”的呼聲,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嗚呼,是誰之咎歟?
狀元筆記
從航船也可看出文明進步啊,先前的航船就這么被汽油船所取代了,那些士大夫雖也擎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卻也舍棄“老相好”了。作者的調(diào)侃,引出了“國粹將亡”的論調(diào),讓人不禁啞然失笑。文明的進步,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
隨手記
無障礙詞語
既然來到這“精神文明”的航船里,正可將船里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虛此一行。但從哪里下手呢?這可有些為難。躊躇之間,恰好來了一個女人?!艺f“來了”,仿佛親眼看見,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來了”,是在聽見她尖銳的語音的時候。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還沒有看見呢。這第一要怪我的近視眼,第二要怪那襲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后面;那女人離我至少有兩丈遠,所以便不可見其臉了。且慢,這樣左怪右怪,“其詞若有憾焉”,你們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樣美呢。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約略的”看來,都是鄉(xiāng)下的黃面婆而已。至于尖銳的語音,那是少年的婦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為奇。然而這一次,那來了的女人的尖銳的語音竟致勞動區(qū)區(qū)的執(zhí)筆者,卻又另有緣故。在那語音里,表示出對于航船里精神文明的抗議;她說:“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后面來,(因前面太擠,實無他故,合并聲明,)而航船里的“規(guī)矩”是不許的。船家攔住她,她仗著她不是姑娘了,便老了臉皮,大著膽子,慢慢地說了那句話。她隨即坐在原處,而“批評家”的議論繁然了。一個船家在船沿上走著,隨便地說:“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錯。做秤鉤的也是鐵,做秤錘的也是鐵,做鐵錨的也是鐵,都是鐵呀!”這一段批評大約十分巧妙,說出諸位“批評家”所要說的,于是眾喙都息,這便成了定論。至于那女人,事實上早已坐下了;“孤掌難鳴”,或者她飽飫了諸位“批評家”的宏論,也不要鳴了罷?!笆欠侵摹?,雖然“人皆有之”,而撐船經(jīng)商者流,對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這樣“詳明”,也著實虧他們了。中國畢竟是禮儀之邦,文明之古國呀!——我悔不該亂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狀元筆記
“男女分坐”就是這么個“精神文明”,作者明褒實貶,寫出了這所謂的精神文明的荒謬,正像物質(zhì)文明進步一樣,這樣的精神文明不也應(yīng)當(dāng)進步嗎?
隨手記
無障礙詞語
“禍不單行”,湊巧又來了一個女人。她是帶著男人來的?!剑瑤е腥?!正是;所以才“禍不單行”呀!——說得滿口好紹興的杭州話,在黑暗里隱隱露著一張白臉;帶著五六分城市氣。船家照他們的“規(guī)矩”,要將這一對兒生刺刺地分開;男人不好意思做聲,女的卻搶著說:“我們是‘一堆生[1]’的!”太親熱的字眼,竟在“規(guī)規(guī)矩矩的”航船里說了!于是船家命令地嚷道:“我們有我們的規(guī)矩,不管你‘一堆生’不‘一堆生’的!”大家都微笑了。有的沉吟地說:“一堆生的?”有的驚奇地說:“一‘堆’生的!”有的嘲諷地說:“哼,一堆生的!”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婦者,服也”,這原是她的本行呀。只看她毫不置辯,毫不懊惱,還是若無其事地和人攀談,便知她確乎是“服也”了。這不能不感謝船家和乘客諸公“衛(wèi)道”之功;而論功行賞,船家尤當(dāng)首屈一指。嗚呼,可以風(fēng)矣!
在黑暗里征服了兩個女人,這正是我們的光榮;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見了——于是乎書。
1924年5月3日。
狀元筆記
作者以平靜的語調(diào)“稱贊”了航船的“精神文明”,這是對封建禮教衛(wèi)道士的莫大的諷刺!也不免讓人為作者的妙筆感到快意,令人在詼諧之中,不知不覺深受教育了。
提高理解
名師鑒賞
本文寫了作者在航船上的經(jīng)歷,通過描寫船客與兩個婦女之間關(guān)于座位的爭執(zhí),寫出了這種“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的荒謬,表達了作者追求進步的思想訴求。通過小事來說明大道理,正可見作者駕馭各種材料的不凡功底了。
深度思考
1.全文運用了欲抑先揚的寫作手法。文章一開始就表達了作者對航船的向往之情,但是后文對于航船中的“精神文明”的描寫,讓讀者體會到“男女分坐”的“不文明”,前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諷刺了“男女分坐”的陋習(xí)。
2.反語的運用。“文明”這個詞語貫穿全文,看似是對航船這種“現(xiàn)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的贊美,其實作者是要表達對于“男女分坐”這種“不文明”現(xiàn)象的不滿之情。兩個女人的要求都被否決了,“光榮”其實是“可恥”,“文明”其實是“不文明”。表面上看是一種表揚,特別是文章的最后“在黑暗里征服了兩個女人,這正是我們的光榮”一句,很有五四作家的批判精神。盡管朱自清先生喜歡傳統(tǒng)文化,但是他喜歡的是催人上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而不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聯(lián)系朱自清先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能顯示出他對于文化的態(tài)度較為公正與得當(dāng)。
【注釋】
[1]原注:“一塊兒”也。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