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聲有學問
寶寶哭聲有學問
數(shù)據(jù)說話
70%——寶寶都愛哭
根據(jù)國外文獻報告,只有約30%的嬰兒較為安靜,不會有太多哭鬧,其他70%都是愛哭寶寶,尤其約有兩成是超級愛哭寶寶;同時據(jù)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歐美白種嬰兒,中國嬰兒活動量、哭鬧和發(fā)聲都比較少,所以身為中國媽媽,應該能更輕松一些。
40%——寶寶在晚上更愛哭
寶寶40%的啼哭發(fā)生在晚上6點~半夜之間,初生嬰兒剛離開母體溫暖而舒適的子宮,要適應外界獨立的生活,會有些暫時性的不適應感,因而容易在晚上啼哭。
2.5個小時——寶寶每天都要哭很長時間如果新生兒的每一次哭聲都精確記錄和計算的話,一個新生兒每天哭的時間均為1.5小時,哭鬧的高峰期是六周左右,為2.5小時/天。
2個月——小寶寶光哭不掉淚
剛出生的寶寶哭是不會有眼淚的,通常會在出生后兩個月才開始流眼淚。眼淚能潤滑眼睛,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眼睛避免感染和灰塵。
5倍——女寶寶更愛哭
女人哭的頻度是男人的5倍。同樣的,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6個月的男女嬰做對比實驗,在發(fā)生困難的情況下,男寶寶更試圖通過不斷的探索嘗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而女嬰更傾向于用哭泣等手段尋求外力的幫助。
Q為什么嬰兒一出生,都是哭,而不是別的表情?
A哭聲宣告一個小生命來到世間,胎兒是通過胎盤由母親供給氧氣,一旦出生,這條通路被切斷,孩子就靠自己的肺呼吸了。第一聲哭是肺已張開的表示,生后不哭會引起多種疾病及后遺癥??夼c呼吸運動一開始就密切地聯(lián)系著,有力的哭聲就是深呼吸。醫(yī)生可以通過哭聲大小來衡量新生兒的成熟程度,足月產(chǎn)的嬰兒哭聲洪亮,相反早產(chǎn)兒的哭聲很小很弱。這也是醫(yī)學遺傳學上進化的結(jié)果,屬于先天性的反射行為。
Q為什么寶寶哭起來總是一下子很難停止?
A這是因為小寶寶沒有自制力。如果他向大腦發(fā)出這樣的信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了?”那么他就很難把這條信息撤掉。舉個例子,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在驗血時,只要針頭從他的皮膚上拔出來,他就立刻會知道。但是嬰兒的神經(jīng)就不會這么快傳達這條信息,而是保留以前的信息。對于疼痛或者不舒服這種感覺的“停止”按鈕,要到8個月時才會發(fā)育完全。
Q寶寶為什么總會不停地哭?
A對還不懂得說話的寶寶而言,“哭”是與生俱來的原始溝通方式。寶寶以哭聲來表達各種情緒和需求,父母應該耐心且細心觀察,借由熟悉寶寶的不同哭聲,來了解所傳達的生理或心理需求信息。
Q會哭的寶寶講話早,這個說法有科學道理嗎?
A有。據(jù)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哭聲豐富的嬰兒更具語言天賦。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卡特勒恩?韋姆克一直從事語言開發(fā)方面的研究,他曾對大約35名幼兒的啼哭聲進行了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嬰兒發(fā)出豐富多變的曲調(diào)的時間越早,以后學說話時就能越早越多地學會各種詞句。他指出這項研究的意義在于,對于那些啼哭聲調(diào)單一的嬰兒,父母可有針對性地嘗試進行音樂方面的訓練,幫助寶寶提高語言能力。
Q寶寶的哭聲有幾種類型?
A通常寶寶的哭聲分三種類型:
● 生理需求的哭 生理需求的哭往往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尿布臟了或濕了、喝奶時間要到了,渴了、太熱(會流汗)了或太冷(會手腳冰冷)了、太吵了、光線太亮了或是太暗了。寶寶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哭泣,是比較好解決的,只要滿足寶寶的要求就可以了。
● 心理需求的哭 那些所謂“磨娘精”、難帶的寶寶,往往是心理需求的哭。寶寶3~6個月會開始熟悉親近的人,高興就笑,不高興就哭。6個月以后四肢控制更成熟,表情也更豐富,許多生理需求不必借哭來表示了,因此表達情緒的哭泣比重增加,不滿、失望、害怕、生氣、挫折感都是哭泣的原因。所以父母應該在寶寶兩歲前多抱抱他,讓寶寶感受到關愛,這對日后的情緒發(fā)展有良好的啟發(fā)。
● 病理狀況的哭 假如寶寶哭聲比平常尖銳而凄厲,或握拳、蹬腿、煩躁不安,不論如何抱也無法搞定,就可能是生病了!當身體不適引起疼痛的感覺時,不會說話的寶寶一定用肢體語言和哭聲來表達。這時就應警覺是病理狀況引起的哭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