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食物中毒在這里是指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xiàn)的急性疾病,主要體征有:發(fā)熱、休克、腹瀉、惡心與嘔吐、腹痛、脫水、代謝性酸中毒等。
主要原因有:①對野外有毒的動植物了解不夠,被困或缺糧時饑不擇食。②用了不干凈或者有毒的水清洗食物。③自我保護意識不高。
主要措施有:①平時或者出發(fā)前了解一下容易中毒的野外植物,并謹記于心,對于不熟悉的植物,寧愿挨餓也不要胡亂食用。②帶上足夠的食物,注意購買時查看生產日期和保存方法,確保不變質。③對于飲用水要經過高溫殺毒后飲用,起碼要經過沉淀過濾。④不要胡亂試吃自己不熟悉的食物,對于完全陌生的植物更是要小心,切勿被其外形所誘惑。
(1)癥狀判斷: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fā)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fā)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fā)生嘔吐的情況。
(2)催吐:如果服用時間在1~2小時內,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溶化,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fā)嘔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3)導瀉:如果中毒者服用食物時間較長,一般已超過2~3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
經上述急救,癥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y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