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冬季修剪
2.1 概述
葡萄樹需要一段足夠寒冷的天氣,通常為一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平均氣溫低于10℃,以便于內(nèi)部冬眠。這段寒冷的時期之后,葡萄樹可以生長,但通常并不會生長,因為晚冬的氣溫不夠高。這段時間內(nèi),植物很明顯是一種休眠的狀態(tài),為來年的生長貯存能量。夏季營養(yǎng)生長已經(jīng)停止,夏季葉片產(chǎn)生的碳水化合物已經(jīng)貯存在葡萄樹根和樹干中,夏季綠芽已經(jīng)木質(zhì)化并成為枝條,葡萄已經(jīng)采收落葉。冬眠期間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冬剪。
冬季修剪是修剪所有或部分當季生長的新梢,保留一定數(shù)量的芽以保證來年的產(chǎn)量。修剪旨在通過新枝更換上年結果枝從而調(diào)整下一年的產(chǎn)量,擁有足夠的留芽量可保證要求的產(chǎn)量。充分考慮葡萄樹活力和健康的精心修剪會形成平衡的葡萄樹,產(chǎn)生一定數(shù)量掛有所需果穗的新梢以及足夠的葉面積使葡萄成熟。如果通過修剪使葡萄樹形成特定的架形,比如“新梢垂直定位”或VSP系統(tǒng)(見4.1.1),會形成一個開放的樹冠,這樣就會有足夠的日光和空氣流通使果實健康生長并成熟。
2.2 目的
為什么要修剪?
原因如下:
1)通過限制留芽量控制產(chǎn)量。
2)根據(jù)葡萄樹生長勢,通過修剪從而控制樹冠生長(如果生長旺盛便多留芽,如果生長不旺盛便少留芽)。
3)保持樹冠的生長高度在機械和人工可操作的范圍內(nèi)(疏梢、疏葉、修剪、噴藥、采摘等)。
4)通過采用開闊樹冠的架形有助于樹冠管理,從而有助于果實成熟并降低病害風險。
5)通過保持樹體平衡以及控制其生長勢從而提高果實質(zhì)量。
2.3 產(chǎn)量管理
2.3.1 留芽量
冬季修剪是為了實現(xiàn)目標產(chǎn)量而調(diào)整單位土地面積的芽數(shù)。非常簡單優(yōu)化的葡萄栽培系統(tǒng)(不受水分和營養(yǎng)的限制)的目標是冬季修剪后芽數(shù)保持9萬~12萬芽/公頃(每畝6000~9000芽)。由于各種限制因素,通常芽數(shù)多于12萬芽/公頃(每畝9000芽)也不會生成更高的產(chǎn)量。
如果沒有過大的樹冠密度或樹蔭問題,較密行距或分開樹冠系統(tǒng)更有利于芽(新梢)數(shù)量的增多,但是單位土地面積的芽數(shù)相對不受葡萄樹數(shù)量的約束。
VSP系統(tǒng)中,如果每延米的留芽量大,造成密閉,那么萌芽率和每芽的產(chǎn)量就會下降。為了達到最大產(chǎn)量,一行中每延米留芽數(shù)(和隨后的新梢數(shù)量)通常在25~30個的范圍內(nèi)。但為了達到最優(yōu)品質(zhì),這個數(shù)值應該再低一點,一般在10~15個的范圍內(nèi)。
在固定的行距(3.5米)下,每株葡萄樹的留芽數(shù)與每米期望的萌芽數(shù)和葡萄樹的間距有函數(shù)關系。例如,預計每米萌芽數(shù)為20芽,葡萄樹密度為每公頃6000株,則每株葡萄樹留芽量應為10芽左右。然而密度為3000株時,每株葡萄樹留芽量應加倍。在同樣的情況下,葡萄樹密度為每公頃9000株時,每株葡萄樹的留芽數(shù)僅為6~7芽。
2.3.2 芽的豐產(chǎn)性
其他決定產(chǎn)量的主要因素是冬季修剪之后留芽的豐產(chǎn)性。
圖2-1 芽的豐產(chǎn)性
一般來說,基部的芽(上圖中的0、1和2)的生命力沒有枝條前端的生命力強。
枝條的上季活力對修剪保留的長梢或短梢上休眠芽的豐產(chǎn)性起作用?;盍梢酝ㄟ^第三個節(jié)點間枝條的直徑大概估計。長梢或短梢的活力越強則芽的豐產(chǎn)性也越強。生長在直徑小于0.8厘米的長梢或短梢上的芽的豐產(chǎn)性明顯沒有直徑大于0.8厘米的長梢或短梢上生長的芽的豐產(chǎn)性強。
在陽光直射條件下的出芽比在遮陰處的出芽生命力強,這也是確保樹冠在六七月(北半球)不能太稠密以及修剪時選留在良好光照條件下生長的長梢和短梢的一個重要原因。
枝條的光照環(huán)境、藤條的成熟和堅硬程度同時也影響糖分的積累,并最終影響其耐凍害的能力。
2.4 修剪方式
葡萄樹有兩種基本修剪方法。
2.4.1 短梢修剪
圖2-2 短梢修剪
1)主蔓是最初幼苗單獨長梢沿著鐵絲整形固定形成的。
2)選擇健壯的枝條,留2芽(稱作短梢)剪,剩下的枝條從底部剪除。在寧夏,推薦冬季埋土前留4芽剪。如果前端短梢出土后存活,則留2芽剪(參考1.4.9和1.4.10)。
3)主蔓上保留的2芽短梢枝組的數(shù)量取決于葡萄樹內(nèi)空間大小和產(chǎn)量要求。推薦的短梢枝組之間的距離為15厘米左右。
4)對于每個短梢枝組,剪除前端枝條,留下靠近主蔓的枝條留2芽剪(圖中步驟5和6)。
這個體系被稱為短梢修剪。
2.4.2 長梢修剪
圖2-3 長梢修剪
1)選擇靠近主蔓基部的枝條(通常2根),留6~10芽剪。建議寧夏產(chǎn)區(qū)保留2根長梢冬埋。如果來年出土時2根都安全越冬,那么只留1根長梢(參考1.4.5和1.4.6)。
2)再次把其余枝條從基部剪除。
3)也可保留主蔓前端的1根或2根“儲備短梢”,這樣將為來年提供一些新的結果長梢和短梢。
4)長梢的修剪長度和留芽數(shù)依然取決于葡萄樹內(nèi)空間大小和產(chǎn)量要求。
這個體系被稱為長梢修剪(在法國被稱為guyot)。
2.5 修剪技巧
2.5.1 短梢修剪的順序和方法
1)落葉后,所有主蔓上去年的2芽短梢應定位,選擇2根枝條(現(xiàn)已木質(zhì)化長梢并成為“當年生枝”)。
2)選擇2根枝條的低位枝條(也就是接近主蔓的那根),留2芽剪(忽略枝條基部右邊的2個基芽)。從基部往上數(shù)2個芽(第1芽應該在基部上端約0.5~1厘米處),在第2芽上端約1厘米處平剪。
3)剪除2根枝條中的上位長梢(遠離主蔓的那根)。同樣,在基部上端1厘米處平剪。
4)對主蔓上所有短梢枝組重復這個修剪過程,這樣每個短梢枝組部位僅保留1根2芽短梢。
5)從基部剪除沿著主蔓生長的所有其他枝條,特別是一些側部和底部的枝條。
6)把所有修剪過的枝條都拉離第二道鐵絲(葉片絲),需要時剪掉卷須,然后把它們放置到行間。不要把任何枝條或是部分枝條掛在鐵絲上或是主蔓的底下。
7)如果有1根健壯的新梢是從基芽或是老蔓上發(fā)出并筆直生長,在疏梢時保留(參考4.2)下來了,那么可以代替現(xiàn)有短梢,完全剪除老的短梢。更新的2芽短梢枝組盡可能地靠近主蔓。保持短枝,易于冬埋和出土。
8)如果短梢上沒有長梢,或是因為折斷或從未生長,那么將其修剪到基芽的位置。如果修剪的時候還是綠色,那說明還有生命力,新梢也許在下一生長季發(fā)出。
9)挑選長梢,留2芽剪時,確保:
a.基部完全木質(zhì)化(堅硬,呈棕色)。
b.直徑0.8~1.2厘米。
c.未損傷或折裂,特別是基部。
d.健康,無病害。
e.有生命力(剪口的組織應呈亮綠色。如果枝條剪口的顏色是深綠色、暗綠色,那么枝條可能被凍傷或者快死;如果是暗棕色,那么就是死枝)。
2.5.2 長梢修剪的順序和方法
1)落葉后,確認上一年的結果枝和2芽儲備短梢及其上的2根新梢(現(xiàn)已木質(zhì)化)。老儲備短梢上的2根枝條應提供下一生長季新的結果枝和新的短梢。
2)修剪儲備短梢前端的枝條(遠離基部的那根),留芽量應是20芽,剪除副梢和卷須。小心不能損傷留芽。這根長梢將會是新的結果長梢。
3)修剪儲備短梢基部的枝條(接近基部的那根),留芽量應是2芽。從基部開始數(shù)前2芽,不算基部芽(第一個被數(shù)的芽應在基部上端0.5~1厘米處),第2個芽上端約1厘米處平剪。這將是來年新的儲備短梢。
4)一旦選中并修剪新的結果長梢和儲備短梢,應從基部剪除老的結果長梢,并從頂部剪除其他無用長梢。
5)如果儲備短梢前端的長梢不夠長或受損或折斷,不適宜做結果長梢,那么應修剪基部枝條,留2芽剪(如上述3),前端的長梢連同正在生長的短梢一并剪除。同樣,在基部枝條上端1厘米處平剪。
6)新的結果長梢將會從上一年的結果枝中選留。選擇最低(接近基部)、健壯且夠長(參考下述8的標準)的長梢。留20芽,修剪如上述2。
7)把所有修剪過的枝條拉離葉片絲,必要時修剪卷須,不要把任何枝條或是部分枝條掛著或掛在鐵絲下面。
8)選擇長梢,留2芽剪時,確保:
a.基部完全木質(zhì)化(堅硬,呈棕色)。
b.直徑0.8~1.2厘米。
c.任何部位都未損傷或是折斷。
d.健康,無病害。
e.有生命力(剪口的組織應呈亮綠色。如果顏色是深綠色、暗綠色,那么枝條可能被凍傷或者快死;如果是暗棕色,那么就是死枝)。
2.5.3 “龍干”整形修剪的注意事項
“龍干”是一個典型的混合架形,包括同一株葡萄樹上長梢和短梢的修剪。
2芽短梢應按固定間隔(15~20厘米或修枝剪長度)沿著葡萄樹主蔓保留。
短梢枝組均勻地形成有助于保持葡萄樹的均衡。
可以保留主蔓前端的1根單一長梢(6~8芽)。這根長梢承擔葡萄樹的大部分果實,要謹慎選擇。
葡萄樹齡和每公頃葡萄樹的數(shù)量決定著每株葡萄樹的總留芽量。這被稱為芽的留芽量。
2.6 其他修剪注意事項
如果沒有長枝,剪枝前通常先修剪短梢,確保其健康有活力。否則選擇其他枝條。
剪枝前通常先篩選并修剪長梢,確保其健康有活力,否則選擇其他長梢。
如果最大化長梢上芽的豐產(chǎn)性,那么選擇第三節(jié)直徑不小于1厘米、堅硬且棕褐色、在良好光照環(huán)境(接近樹冠頂部)下生成的枝條。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