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傷痛中成長
四、在傷痛中成長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心情故事
媽媽走了
小帆性格開朗,學習成績不錯,外貌俊朗。他到心理咨詢室是班主任推薦過來的,見到我非常有禮貌,簡單介紹后,我問他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他輕聲說,今天是媽媽的祭日。語未畢,淚先流。小帆的媽媽是急性腫瘤手術(shù)意外去世的,媽媽手術(shù)當天怕影響小帆的學習,并沒有告訴他,周末小帆回到家才知道媽媽走了,他非常難以接受。媽媽的葬禮上,小帆神情麻木,一滴眼淚都沒有流?;貋砗?,感覺很悲傷,整整哭了兩天兩夜。
休息一周后,小帆回到學校上課,但是他的情緒卻一直很低落。平時上課還好,一個人的時候,會忍不住想起媽媽,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想念她做的飯菜,有時也很后悔自己沒能在媽媽臨終前陪伴她,后悔以前時常不聽媽媽的話而沒有認真學習。回到家里,更是難受,睹物思人,望著空空的房間,時常忍不住淚流滿面。小帆的爸爸一直陪著他,勸慰他,但是小帆卻覺得沒有用。他有時會恨爸爸,因為爸爸之前曾經(jīng)和媽媽吵架,對媽媽不好,有時又覺得爸爸也不容易,要一個人撐起這個家,要照顧自己,也要忍受失去妻子的痛苦。
小帆覺得自己這一年過得很累,還沒有習慣媽媽不在的日子?,F(xiàn)在他們在另外的地方租了房子住,情緒會好一些,可是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會想念媽媽。
心理解碼
人世間最大的悲痛莫過于親人的逝世。比起正常的生老病死,意外的死亡更讓人難以接受。中學生喪失親人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卻足以讓人痛心。有些家長擔心讓孩子參與整個過程會影響孩子的學業(yè),就盡量少占用孩子的時間,于是較晚通知孩子,個別家長甚至干脆不通知孩子。這些學生則要在最短的時間承受喪親之痛,承受未能與離別親人見最后一面的終生遺憾。盡管老師會做一些安慰工作,仍有不少有此經(jīng)歷的學生事后變得敏感、內(nèi)向、孤獨,不論在學業(yè)上還是人際方面都有一些不良的變化。
親人去世,是人生中最重要且不能避免的喪失體驗。它意味著失去生活中關(guān)系密切的物質(zhì)、情感、心理支持對象,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我的喪失。喪失親人對當事人的生活和心理影響很大。與逝者的關(guān)系越親密、越重要,當事人的痛苦就會越大。意料之外的去世,比可預期的死亡更令人難以承受,也會使哀傷反應更強烈、更持久。
同樣是喪失親人,大人的承受能力和調(diào)節(jié)能力要比小孩子好一些。這和青少年特殊的成長階段有關(guān)。多數(shù)學生對社會生活了解不足,缺乏獨立的能力,還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中成長,對親人有較強的依賴心理。一旦親人去世,自己外在的支撐力量會嚴重弱化甚至消失,內(nèi)心會產(chǎn)生恐慌和無助的感覺。如果又未能在親人臨終前見面,積郁的哀傷之情很可能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但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他們又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熟,必須在別人面前顯得堅強,往往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所以不要被學生表面的堅強迷惑而忽視他們內(nèi)心的脆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居喪者有以下這些常見的誤解。
1.應該讓喪親者處于很忙的狀態(tài),這樣他們就沒有時間來想這件事了。
事實:喪親者需要時間來想并且需要經(jīng)歷悲傷的過程。如果總是讓他們那么忙,沒有自己單獨的時間來想,來感受悲傷,那么這些情況會延遲出現(xiàn)或者阻礙悲傷過程的度過。
2.悲傷期持續(xù)的時間太長了,喪親者現(xiàn)在應該沒事了。
事實:經(jīng)歷悲傷的強度及時間通常依賴于喪親者與死者的關(guān)系,同時也取決于我們對喪失的正常反應。每個人經(jīng)歷喪失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同的,通常取決于他們與死者的關(guān)系親近與否,或喪失一事在他自己看來意味著什么。
3.將死者的所有物件都拿開,包括死者的照片,以能夠讓喪親者忘記死者的一切,將對喪親者有所幫助。
事實:通常情況下,如果喪親者在一年之內(nèi)做的重大決定,一般不是他真的所想做的決定??赡艿脑?,他最好一年以后再對重要的事情做決定(如搬家、賣房子或生意上的決定等)。將死者的物件拿開沒有問題,但是有些物品還應該是保留的。如果將死者的物品放在喪親者的身邊令其太痛苦的話,可以將它們暫時拿開。
4.喪親者不愿意談論他們喪親一事。我不敢先提出這件事,或提及死亡者的名字。
事實:大多數(shù)人很可能認為所有的喪親者不愿意說到喪親的事。不要擔心提及他們喜愛的人的名字和問及他們的死亡情況(是怎么死的,是什么時候死的等)。問問他們是如何應對的,現(xiàn)在是怎么應對的。
5.我不應該引起喪親者心煩。
事實: 他們確實心情很煩亂。心煩不會有什么傷害,它是一種好的治療方式。眼淚可以使郁積在內(nèi)心的痛苦情感釋放出來,而且可以除去他們的一些軀體上的癥狀。它還有利于其憤怒、內(nèi)疚情感的表達。要注意傾聽,花些時間來陪伴、安慰他們。要注意說話的語氣、用詞、安慰的方式。
錦囊妙計
如何走出親人離去的哀傷
1.正視現(xiàn)實。親人已經(jīng)離去了,傷心、難過、痛苦都會有的。需要正視死亡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不管是誰都會有面對這一刻的時候,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2.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面臨親人的失去,哭泣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表現(xiàn),不是軟弱。眼淚可以使郁積在內(nèi)心的痛苦情感釋放出來,而且可以除去一些軀體上的癥狀。要順其自然,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可以通過向他人傾訴、寫日記、繪畫等方式表達情感。
3.親人的離去,會讓你更深刻地體驗到死亡的意義。從親人的離去中,你能了解生命的不易,親情的可貴。從而學會去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
4.至親雖已遠離,但他對你的關(guān)愛與祝福會永遠在你的心里。帶著他的祝愿與希望,認真地學習、生活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你可以在一些特別的日子為逝者做一些祭奠活動,通過這些儀式來寄托自己的哀思,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生活的情況告訴他,相信他在另一世界也會為你祝福。
5.哀傷會擊垮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親人的離去讓你失去了很多,也能讓你學會堅強與獨立。
心靈自助餐
你了解自己的抗挫能力嗎?請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下面的測試題。
1.在過去的一年中,你自認為遭受挫折的次數(shù)是
A.0~2次
B.3次~5次
C.5次以上
2.你每次遇到挫折
A.大部分自己能解決
B.有一部分自己能解決
C.大部分自己解決不了
3.
你對自己才華和能力的自信程度
A.十分自信
B.比較自信
C.不太自信
4.你對遇到的問題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是
A.知難而進
B.找人幫助
C.放棄目標
5.遇到非常令你擔心的事時,你
A.無法工作
B.工作照常無誤
C.介于A、B 之間
6.碰到討厭的對手時,你
A.無法應付
B.應付自如
C.介于A、B之間
7.面臨失敗,你常常會
A.破罐子破摔
B.將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的動力
C.介于A、B之間
8.學習進展不順時,你常常會
A.焦躁萬分
B.冷靜地想辦法
C.介于A、B之間
9.碰到難題時,你常常會
A.失去自信
B.為解決問題而動腦筋
C.介于A、B之間
10.學習中感到疲勞時,你常常會
A.一直想著疲勞,腦子也不好使
B.休息一段時間,就忘記了疲勞
C.介于A、B之間
11.教室里比較吵鬧時,你常常會
A.無法認真學習
B.克服困難認真學習
C.介于A、B之間
12.產(chǎn)生自卑感時,你
A.不想再學習
B.立即振奮精神去工作
C.介于A、B之間
13.接到很難完成的任務時,你常常會
A.推給別人去完成
B.千方百計做好
C.介于A、B之間
14.困難落到自己頭上時,你常常會
A.厭惡之極
B.認為這對自己是個鍛煉
C.介于A、B之間
1~4題選A得2分;選B得1分;選C得0分。5~14題選A得0分;選B得2分;選C得1分。將各題得分相加,計算出總分。
19分以上:說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強,什么困難都不會輕易把你打敗。
9分~18分:說明你雖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對某些挫折的抵抗力薄弱。
8分以下:說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弱,要加強鍛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