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充不敢歸宋
杜充不敢歸宋
南宋[22]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京城留守兼開封尹(軍政長官)宗澤領軍收復被金軍占領的部分失地,數(shù)次上書請宋高宗返回開封而遭到拒絕,在憂憤中病逝。宋朝廷任命樞密直學士(皇帝侍從顧問)杜充接任宗澤職務。杜充上任后改變宗澤軍事部署,軍心渙散。
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金軍大舉南下,攻占磁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磁縣)。杜充得知金軍南下驚恐萬狀,欲離開開封退往建康(由江寧府改稱,位于今江蘇省南京市)。留守司統(tǒng)制(軍事將領)岳飛勸阻說:“中原的土地一尺一寸亦不可放棄。如果動身離開,京都這塊地方就不再屬于我們的了。今后再想收回來,非動用數(shù)十萬兵眾血戰(zhàn)不可?!倍懦渎牪贿M岳飛的意見。七月,他讓副留守郭仲荀代為留守開封,帶著岳飛等人撤往建康。杜充走后不久,郭仲荀等人也退回建康,金軍隨即占領開封。
杜充臨敵棄城南逃后,反被宋高宗提任同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機關副長官)。對此,杜充仍不滿意,聲稱患了中風,裝病躺下。宋高宗知道杜充在鬧情緒,隨即任命他為守右仆射、同平章事(宰相)兼御營使(隨皇帝出行的警衛(wèi)部隊長官)。任命下達后第四天,杜充起身上任。
當月,宋高宗動身去臨安,改任杜充為江、淮(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及淮河流域)宣撫使(軍政長官),率領十多萬兵士守衛(wèi)建康。杜充留守建康后,排斥異己,暴橫濫殺,不得人心。
十一月,金軍將領兀術(完顏宗弼)率部進抵烏江(位于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烏江鎮(zhèn)),直逼建康。大敵當前,杜充竟閉門不出。統(tǒng)制岳飛心急如焚,流著眼淚勸說杜充出面視察軍隊,組織防御,抗擊金兵。杜充拒不采納岳飛的正確意見。兀術探知杜充疏于防備,隨即率軍從馬家渡(位于今江蘇省江寧縣西南)渡過長江,攻占建康。
杜充見建康失守,當即逃離。他沒敢南逃,渡江向北,逃往真州(治所位于今江蘇省儀征市)。真州守將怨恨杜充平日對他們嚴酷刻薄,想乘機殺死他。杜充獲知這一動向后,不敢進入他們的軍營,躲入真州長蘆寺內。真州知州(行政長官)向子忞勸杜充去通州(位于今江蘇省南通市)由海路南返臨安護衛(wèi)宋高宗,但杜充已準備叛國投敵,沒有聽從。
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兀術派人來勸說杜充投降,許諾比照張邦昌的先例,讓他統(tǒng)治中原。杜充隨即叛宋降金。宋高宗聽說杜充投降金軍,對輔政大臣說:“我待杜充不薄啊,他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宋高宗下令撤銷杜充的官職,將他的子孫流放廣州(位于今廣東省廣州市)等地。
當年冬天,杜充被帶到云中(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金西路軍統(tǒng)帥粘罕(完顏宗翰)對他十分鄙視。金國沒有讓杜充像張邦昌那樣當皇帝,過了很久才任命他為相州(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安陽市)知州(行政長官)。
紹興二年(1132年),杜充的孫子從南方流放地偷偷來到相州。相州副知州胡景山痛惡杜充專橫猜忌,借此誣告杜充暗通南宋朝廷。粘罕下令將杜充逮捕入獄,施以各種酷刑,后因查無實據(jù),才把他從牢獄里釋放出來。粘罕向杜充問道:“你還想不想回到宋朝去?”杜充回答說:“元帥你可以再到南方去,我杜充是不敢再回歸宋朝了?!闭澈甭犓@么說,嗤之以鼻。
紹興十一年(1141年)冬天,宋金兩國達成和議。杜充時任燕京(治所位于今北京市區(qū))行臺右丞相(行政長官),聞訊后在憂懼中死去。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杜充傳》
卷三百六十五《岳飛傳》
《續(xù)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宋紀一百五》
卷一百六《宋紀一百六》
卷一百七《宋紀一百七》
【簡評】
宋高宗害怕金軍威勢,稱帝后不顧京城留守宗澤、宰相李綱等力主抗金的大臣勸阻,率領群臣南撤。杜充“喜功名,性殘忍好殺,而短于謀略”。宗澤去世后,宋高宗任用杜充留守開封是一大失誤。金軍南下,杜充放棄開封南逃,宋高宗又讓他鎮(zhèn)守建康,是一誤再誤。杜充先后將開封、建康二重鎮(zhèn)拱手讓給金軍,向金軍投降,入金國做官。宋金達成和議后,杜充不敢回歸南宋,憂懼而死,其下場亦很可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